1893.第1893章 俏也不爭春 微妙之局(1 / 2)

官道無疆 瑞根 1609 字 2020-06-14

阜頭和大垣成了寵兒,什么資源政策都往這兩地傾斜,豐州市是主城區所在,古慶有資源,雙峰也有一定產業基礎,唯獨南潭和淮山,人口最多,經濟發展最落後,照理說這本來是最應該支持的,但是從現在地委行署表現出來的姿態來看,南潭和淮山很有點兒被放棄的感覺。

誰都知道資源也好,政策也好,就那么多,給了你,也許別人就得要少一塊。

像豐州到大垣的豐大公路,雖然只有十六公里,但是這條道路標准極高,一旦建成,基本上就是把大垣徹底拉近了豐州城區,而這種毗鄰市區而又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基礎設施的地區在招商引資上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而且也是最容易發展起來的,也難怪地委行署這么感興趣。

阜頭現在的產業已經具有一定規模了,進入了良性發展階段,可以說不需要地區多大支持,也能實現自我增長,但是地區仍然不遺余力的給予支持,像阜河三橋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據說地區交通局要給予一定財政補貼,同時豐州經阜頭到洛門的高速公路據說地委行署也在積極促成,要力爭在明年立項開建,進一步打通交通瓶頸,而這是典型的肥上添。

而南潭想建設與南邊閩省的崇安的南崇公路,打通南潭南下進入閩省的道路,這條路名義上是省道303,但是路況很差,根本達不到二級路面,南潭一直希望把這條路進行改建,改善南潭南下出省的狀況,但是這個規劃已經提了幾年,地區和省里都是以地質條件惡劣投資巨大為由束之高閣,這也讓徐曉春和徐越頗感無奈。

陸為民的態度還算相對好一些的,至少還是在南潭扎扎實實呆了一個整天,但是其他地區領導對於南潭的關注度就明顯不夠了。

張天豪從擔任行署專員到就任地委書記,迄今為止也知道南潭來調研過兩次,因為其他工作來過三次。

而按照徐越的統計,地委副書記吳光宇平均要去雙峰三次才會到南潭一次,要去阜頭五次才會到南潭一次,王自榮好一點,但是去雙峰、古慶和南潭的次數比例也起碼是2:1,可以說地委行署里邊對於南潭的發展也的確是有點兒束手無策的感覺。

也難怪徐曉春和徐越兩人都對地委有些怨氣,地區在有些方面的確做得太過了太露骨了一些。

只是徐曉春和徐越也知道這也是形勢使然,豐州地區要想拉近與前面幾個地市的距離,又要避免被黎陽和曲陽這些地市追上來,就不得不有所側重,唯有經濟大縣經濟強縣發展起來,才能拉動全地區的經濟增速,而像南潭淮山這樣的農業縣,花太多精力也許在地區領導眼里就覺得不值。

但是對於徐曉春他們來說,地區這樣的做法無疑太傷人心,而且地區始終要面對落後地區的發展,你現在置之腦後,只會讓落後地區和其他縣市差距越來越大,而以後你再想要來彌補回來,那么付出的代價就會更大。

當然對於一任領導來說,他的一屆任期就這么長,他只需要考慮他這一屆任期里成績光鮮,讓上邊認可,能夠為他提供一個更上一層樓的台階,領導關注、媒體聚焦都更容易向靚麗的一面傾斜,而選擇性的忽略陰暗面,所以這種情形下領導作出這樣的抉擇也無可厚非。

只不過這樣就虧了南潭和淮山了,你越是干不出成績來,地區里邊就越不會重視,各方資源也理所當然不會像你傾斜,而反過來地區不重視,資源不向你傾斜,你發展的機遇也就越少,你想要發展起來的難度就會越大,這就是一個悖論。

********************************************************************************************************************************************

「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自己,你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那就是不切實際的虛妄。」陸為民很坦然的接過斟滿的酒杯,平靜的道:「我知道你們肯定要說地區太過於功利,太過於趨炎附勢,但是市場經濟本來就是如此,我們豐州地區的條件擺在這里,在地區尚不具備雄厚的財力來支持各縣市區的發展時,地區必須要有所選擇,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個論斷用在讓一部分地區先發展起來也沒錯,平均用力,既不符合市場經濟法則,同樣也不能產生實際效益,就像一條路一樣,是每個縣都修一截,還是集中力量先修好一條最需要的?高速公路的建設為什么都是從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開始建設?都是這個原理。只有這樣地區才能積累更多的資金,為下一步的發展提供更充足的財力支持。」

陸為民毫不諱言的話讓飯局上的氣氛似乎一下子沉悶了不少,徐曉春和徐越一時間都沒有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