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第1956章 俏也不爭春 班子成員(2 / 2)

官道無疆 瑞根 1591 字 2020-06-14

豐州雖然是一個農業地區,但是教育水平卻不差,豐州一中是全省小有名氣的全國性示范中學,也就是所謂俗稱的全國重點中學,全省也只有區區幾所,而豐州在尚未建地區時就獲此殊榮,而豐州二中後來也是異軍突起,據說教學質量不輸於豐州一中,所以豐州一中和豐州二中遠近聞名,不少周邊地市的學生都願意走後門到豐州一中和二中來讀書。

雖然說豐州在普通教育這一塊相當不錯,但是豐州在職業教育這一塊上卻乏善可陳,就目前來說,除了在雙峰當時借助北方機械廠和長風機器廠兩廠的技校搞起來一個技校外,目前全市像樣的技校也就只有在阜頭和豐州本身有,而豐州最有名還不是北方機械廠和長風機器廠的技校,而是從長風機器廠出來的的幾個老師自己辦起來的南都技術培訓學校。

這所學校位於南渡鎮,在規模上雖然不及北方機械廠和長風機器廠的技校,但是由於辦學風格靈活、培訓技能貼近實際,加之收費合理,很是吸引了不少人到這里來學習,陸為民對這所學校進行過考察,想法也很簡單,就是要大力扶持這一類民辦職業技術學校的發展,促進豐州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通過這種短期職業教育培訓能夠迅速向城市工業熟練勞動力轉化。

潘曉方也聽出陸為民顯然是對目前的職業教育格局不滿意,要在這上邊有突破,略作思索之後就道:「陸專員,你的意思是不是要在民辦職教上做文章?」

陸為民心里也在說,潘曉方的確也很聰明,能當到副專員,腦瓜子還是很夠用的,稍微一琢磨就能琢磨出味道來,「嗯,老潘,現有的職教格局不適合我們豐州社會經濟事業的發展了,而且是很不適應,你看看昌州、宋州以及昆湖、青溪這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市,哪一個職業教育不是搞得紅紅火火,我們豐州落後有其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我們要找准切入點,一個一個的查缺補漏,在職業教育這一塊上,我們必須要下大力氣來解決,關系到我們豐州今後十年二十年的發展後勁,但我們地區政府這一塊的力量有限,我們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

「民辦職教,我們政府給予政策支持?」潘曉方沉吟道。

「對,政策支持,但是什么政策支持,不能僅僅是口頭上的政策支持,私人老板也不是傻子,搞職教他們是想要賺錢,這一點必須要搞清楚,但是我們政府卻又需要他們在這一塊上搞起來,土地上的,財政補貼上的,畢業學生就業問題上的,這一系列問題上,我們政府都是可以發揮作用的,我相信民辦職教也應該看得到這一點,也是有前途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來扶持民辦職教符合我們政府的產業發展意圖和轉化勞動力實現勞動力增收這一終極意圖。」

陸為民這個題出得很大,潘曉方覺得有些棘手,看來自己太小瞧這位了,他要的根本就不是一個泛泛而談的規劃構想和意見,而是一個切合當前實際的理解可以操作的方案,這個方案就是建立在充分的調研基礎之上,而現在自己做的這些工作顯然還遠遠不夠。

「專員,先前我對你的意圖理解有些偏差,現在我基本上明白了,不過這個方案要出來,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需要行署辦和教育局重新有針對性的進行一次調研,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潘曉方吞了一口唾沫,為難的道。

「我再給你兩個星期時間,你督促行署辦政研室和教育局立即辦這件事情,我建議你們可以剖析一下南都技校的發展歷程,這算是一個解剖麻雀,順便也了解一下,像民辦職教在發展壯大上還存在哪些制約和瓶頸,哪些是我們政府能夠予以解決的。」陸為民也沒有客氣,潘曉方的性格他很清楚,你如果不把壓給他加緊一點,他又得要拖拖踏踏。

潘曉方點點頭,「好,這件事情兩個星期會拿出一個方案來。」

看見潘曉方的背影消失,陸為民才吐出一口濁氣,潘曉方的情況他比較了解,班子成員中他能力上可能是缺陷最明顯的了,管文教衛已經是最適合他的了,甚至在陸為民看來,他連新來的梅琳都不如,一個缺乏野心和魄力的領導,往往也就缺乏動力和執行力,這一點上潘曉方表現得特別明顯,他很滿足於現狀,對自己分管的部門和單位管理督促也很寬松,這讓文教衛這一塊的干部們都覺得潘專員是個好領導,很好說話,潘曉方在這一圈里人緣關系很好,不過這恰恰是個問題,這也讓一些有些能力個性的領導不太聽潘曉方的招呼。

這兩天單位事情多,欠的會補上,請兄弟包涵,給幾張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