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衡山忠烈祠(感謝起點讀者紫日尊者的打賞)(2 / 2)

超級抗戰系統 青山羊 1058 字 2020-09-06

一目十行的看完這封復興社北平辦事處轉發來的電報,葉天驚呼連連。

熟悉抗戰史,葉天知道,現在對趙登禹這位民族英雄來說,毫無疑問,是危急時刻!

也就是說,距離趙登禹犧牲的時刻,越來越近!

在歷史上,1937年7月28日,因為扛不住鬼子的立體式攻擊,部隊損兵折將無數,趙登禹得到了撤退令。

不過,在奉命向北平撤退的半路上,出現了意外。

在豐台區大紅門處,趙登禹部遭到了鬼子的伏擊。

讓人唏噓不已的是,因此趙登禹壯烈殉國了!

而這一年,趙登禹將軍才年僅39歲!

不得不說的是,趙登禹的壯烈殉國,還有另外一層意義。

在八年全面抗戰當中,他是抗日殉國的第一位師長。

他的犧牲,轟動國內外,也是華夏軍隊的一個重大損失。

為此,1937年7月31日,政府發布命令,在中將的基礎上,追贈趙登禹為陸軍上將。

事實上,在這次平津作戰當中,除了趙登禹將軍外,華夏還犧牲了一位大將。

他叫佟麟閣,是29軍的副軍長。

南苑陣地無法堅守,按照宋哲元的命令,所有人都要撤退。

而抱著必死決心,佟麟閣繼續率領一部將士堅持。

在這個過程中,佟麟閣先是腿部受傷,緊接著,頭部又收到了重創。

因此,讓人唏噓不已的是,就這樣,佟麟閣將軍喋血南苑!

這一年,他年僅45歲!

事後,政府追封他為二級上將!

並且,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當中,就有佟麟閣和趙登禹的名字。

事實上,在全面抗戰開啟前,根據軍事大家蔣百里等人的理論指導,預感到全面抗戰將會特別被動,損兵折將肯定無數,為鼓舞軍心民心,政府就有了設祠奉祀烈士的規劃。

1936年,政府正式提出,各縣都要設置忠烈祠,祭奠對象就是為抗日犧牲的官民。

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衡山忠烈祠!

在南岳衡山,有一座忠烈祠,保存著唯一的紀念抗日陣亡將士的大型烈士陵園。

在衡山忠烈祠中,共供奉過上萬名抗日英烈的英魂。

這其中,排名首位的,就是抗日第一名將張自忠!

現在,張自忠就在29軍效力,並擔任第38師師長!

和佟麟閣、趙登禹不同的是,在這次平津作戰當中,張自忠雖然同樣很頑強,同樣很拼命,但卻活了下來。

從此以後,張自忠繼續征戰各個抗戰戰場。

這其中,他參與的臨沂保衛戰,最讓人津津樂道。

當時,龐炳勛率部包圍臨沂,形勢很緊急。

張自忠奉調,率第59軍以急行軍的方式趕去增援。

不得不說的是,張自忠與龐炳勛原是宿仇。

因為種種原因,兩個人率部打了很多年的內戰。

兄弟睨於牆,而外御其侮!

關鍵時刻,張自忠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拋卻個人恩怨,率部與龐部合伙打鬼子。

經過一系列激戰,鬼子受到了沉重打擊。

具體來說,鬼子向台兒庄前線增援的戰略企圖被完全粉碎,從而保證了華夏軍隊取的台兒庄大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