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29章(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嫁給老男人最新章節!

從老太太的院子里出來,夫妻倆直接回房。

二爺吩咐了青叔幾句,沒一會,就見青叔拿著一疊賬本似的東西過來。

「這是咱們家庄子及鋪子的賬本,以後就勞煩夫人了。」二爺示意青叔將賬本交給夫人,待青叔退下去後。

楊宜接過,好奇地看了最上面的賬本一眼,並不急著翻閱。

二爺轉身,於北面的暗格處取出一榻紙張,遞給楊宜,壓低聲音道,「這是咱們家的房契和田契,最下面的是銀票,只是明面上的,你拿著,充作宅子里的開銷。嗯,還有部分銀子被我藏在暗處了。」

楊宜拿著這薄薄的一疊紙,只覺得這份信任重俞千斤,她澀澀地開口,「你就那么相信我?」

「傻丫頭,咱們是夫妻,要一起過一輩子的,我不信你還能信誰?」二爺的大手安慰地摸摸她的頭,不忍見她如此,二爺難得地開了個玩笑,「不過這些銀子咱們得好生經營啊,要不然虧了,以後孩子要跟著咱們喝西北風的。」

楊宜白了他一眼,「烏鴉嘴!」

「這些房契和田契你仔細收好,賬本你抽空看看,一會我得出門一趟去見個朋友,不懂的地方待我回來再與你說。」

聽聞他要出門,楊宜忙叫人安排了馬車。見他穿得單薄,不贊同地看了他一眼,轉身去拿了件暗青色錦緞厚披風。

「外面不比家里,還是穿厚實點好。」

二爺心中一暖,笑道,「從軍之人哪里就怕這點子冷了?想當初,我們還在冰天雪地下打過赤膊操練呢。」不過他卻微微低下身子,讓她將披風系上。

下人來報,馬車已備好。

臨出門前,二爺仔細叮嚀自家小媳婦,「午飯我怕是不能回來吃了,你叫廚房多做幾個你愛吃的菜,要多吃點知道不?你太瘦了。」多長點肉,摸起來才舒服。

她很瘦嗎?時下的姑娘都長這樣好不?「嗯,我知道了,你趕緊出門吧。」先應下來再說,做不做那是後面的事了。

待二爺出門後,楊宜讓尤媽媽把宅子里的丫環婆子管事小廝叫了上來,認認人。重點自然是和那些管事見個面,大致地知道這些管事分別是管哪一塊的。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少人心里打鼓,以為夫人這是要給他們一個下馬威了。

不管此刻他們是沉穩還是慌張,也不管他們是怎么坐到管事的位子的。沒有十足的把握前,楊宜是不會動他們。是驢是馬,到時候出來溜溜就知道了。她現在不了解,手上也沒有人可用,就讓他們維持原樣好了,省得她胡亂折騰弄得一團亂,達不到目的反讓他們輕視。

說了幾句場面話,楊宜便讓他們散了。這樣反而讓這些管事忐忑了,夫人這把火沒放出來,他們時刻不敢放松自己啊,誰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一個被拿來開刀的人呢?還是夾緊尾巴做事吧。

回到屋里,楊宜拿起賬本來看了一下。鋪子有三個,大記米鋪、洪興布庄,平樓鐵鋪,她隨意看了看,收益都不是很好,米鋪還好點,每年還有近千兩銀子的進賬,但布庄和鐵鋪收益就少得可憐了,只有兩三百兩。

她記得童府有些香料鋪子、酒樓、銀樓都是挺賺錢的,每年沒少為童府摟錢,可他們二爺那是一個都沒分到啊。可以說,人家一個香料鋪子的收益都頂他們三個了,更別提酒樓了。

再看庄子,通州兩個,京城郊區一個,離通州也不是很遠,雲州一個。雲州那個就別指望有什么產出了,不往里貼錢就算不錯了。其他三個的每年的產出都是直接運往通州的,收益她也不好估算。

不過她看總帳本時,發現每年除了這些進賬外,每年的七月和一月份,都有一筆兩三千兩銀子的外財,來處只是用了一個符號來標記。楊宜猜測,這應該是二爺在別處的買賣。

銀票她算了算,約有一萬六千兩八百兩左右。

看著這些東西,楊宜只覺得責任重大。這可不是她那幾百兩私房銀子的小打小鬧,要是一個弄不好,就像她家二爺剛才說的,兒子都得跟著他們一塊喝西北風呢。

其實這些對於普通人家來說算是多的了,對楊宜來說,也是很多,她兩輩子加起來,別說一萬六千兩了,連零頭都沒見過。可惜對於二爺來說,恐怕不算多。想想人家,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他們家這點銀子就不夠看了。如果她家二爺還打算更進一步的話,少不得要打點一番。這些銀子看著多,其實不經花啊。

思來想去,也沒個頭緒,楊宜決定不想了,晚上二爺回來再問他好了。她將帳本地契銀票這些妥善收好,去睡個午覺補眠。

楊宜醒來時已是未時,錯過了午飯,她隨意用了些點心,便叫丫環拿來筆墨紙硯。讓她們退下後,她便坐在暖椅上,仔細回憶上輩子的點點滴滴。

她的根基太淺,資本嘛,那是幾乎沒有的,除了上輩子的記憶。二爺與大爺分家後,原本童家的勢力及關系都由大房那邊接收了,與他們二房沒什么關系。既然與二爺成親了,日後她會有自己的孩子,總得為他們謀劃一二才好。這些記憶大的作用沒有,但用來趨吉避凶還是可以的。

說實話,她上輩子真的過得很蒼白,除了專注於討童文棟的歡心外,關注更多的還是童府內宅的事,那里畢竟是她棲身的地方。外頭的事,她知道的不多。不過不過歷年發生的一些大事,如戰事天災等,她還是知道的。以前童文棟在她屋里歇的時候,時不時也會提一些外頭的事來給她解悶。

想了想,她決定用隱晦的字眼將它們記錄下來,以此來提醒自己,她自己有那份記憶,只要關鍵的幾個字就能起讓她想起來。而且這樣也比較保險,就算別人拿到這張手扎,也看不明白她寫的是什么。

至於童家以後會發生的事?現在他們與大房分了家,那邊的事也輪不到她操心,她就不費那個心了。現在整個童府真心待他們的就是老太太了。

不過上輩子她對老太太卻是了解不多,她一個通房,即便生了孩子後升為姨娘,地位也不高,能見到老太太的機會屈指可數。她對老太太的印象很淺,關於老太太最讓她記住的是,她逝於元和二十一年,死於失榮(頸部淋巴結腫瘤)。恰好比上輩子的楊宜先走兩年。此事也是楊宜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如今是元和十八年,也就是說,老太太還有三年壽命。

對於失榮,她懂的不多。只知道是一種很厲害的絕症,頸部堅硬如石的腫塊,初期症狀不明顯,腫塊只有黃豆大小,後期時腫塊潰破,面容憔悴,形體消瘦,失去榮華,是為失榮。

至於病因為何,據傳言,當時給老太太醫治的大夫說是脾傷氣滯、肝失條達引起的。大夫及當時的下人都被大奶奶下了令封口了。這些話也只是在仆人中暗暗流傳,不過她想,應該有幾分真實性的。

醫書上說,怒傷肝,思傷脾、哀傷胃。元和二十一年,老太太娘家那邊的確發生了大事。據說在雲州大軍與韃子對戰期間,由於軍事機密的泄露,使得這場仗陷入苦戰,僵持了大半年,雖說是安和國勝了,但展家帶領的嫡系部隊折損了十之七八,而展家男兒,幾乎全部戰死,只余下兩個展家男兒。那一仗,慘勝。

大半年,老太太外憂內郁不得疏解,等來的卻是這么一個結果,病敗如山倒,這就樣去了。

這些事以後是不是會發生,她無能為力,她如今只希望老太太能盡量避免得這個病。旁的她做不了,但去陪老太太說說話,和她逗逗趣,讓她保持愉悅的心情,再在飲食起居上多關心一下還是可以的。

想到就做,沒一會,楊宜領著春雪冬梅往老太太的院子走去。

「夫人來了?」青娘看到楊宜,眼里劃過一抹訝異。

「嗯,青嬤嬤,老太太可是起了?」楊宜笑著問道。

青娘忙將她引進門,「起了,老人覺少,老太太正和幾個丫頭玩葉子牌呢。」

「老太太真是的,明知媳婦我手頭緊,玩葉子牌也不叫上我。」楊宜一臉不依。

旁邊一個丫頭眼明手快地站了起來,將位子讓給楊宜。

楊宜看了她一眼,相貌平平,不算出眾,不過卻是個伶俐的。

老太太樂呵呵地配合,「瞧這丫頭說的,敢情她一准能贏一樣。碧菡,你幫我盯緊點,別叫她把我的私房全贏去了啊。」

「老太太放心吧,奴婢幫您看著哪。」站在老太太身後的碧菡柔聲應著。

碧菡的艷麗叫楊宜多看了幾眼,楊宜微微一笑,「老太太,該您摸牌了。」

「老太太晚上睡得可好?」楊宜一邊玩牌一邊與老太太閑聊,話題不自覺就聊到了養生上頭。期間,她不著痕跡地打量著老太太,可老太太身上穿著重紫色團花高領錦袍,她實在看不出來她脖子處有沒有異樣。

「還好,就是睡到半夜腳冷,睡得不安穩,易醒。」

「老太太睡前可有泡腳?」

「泡了。」

「晚上叫下人煮些艾草水來泡腳吧。」艾灸泡腳可以驅寒除濕,活血化瘀,通經活絡,能改善睡眠、腳浮腫,還可預防外邪入侵體表。

這泡腳的方子是她有一回回老家時隨手幫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見了她的臉,和她說的,又嘮叨了艾草的諸多好處。當年她十二三時,臉上沒少長面胞(豆豆),正因為這樣,二少奶奶姜氏才放心讓她升為二等丫環侍候童文棟吧?後來她就用艾草泡腳,才泡了十天,她的臉就不長面胞了。其實艾草泡腳還可以調理女人身體,驅除胞宮濕寒,有助懷孕。可惜她沒把那老奶奶的話放在心上,只把艾草當作一種能去面胞的葯草,若不然,何至於當時多年未懷上?當然,她當年也不知道自己多年懷不上孩子是因為宮寒及月事不規律。

「可有效?」

「效果很明顯。」

「好,聽你的,那就試試。」兒媳婦的關心讓老太太很受用,臉上的笑容也真了幾分。

「老太太,不來了不來了,您兩個欺負一個,媳婦好不容易攢下的私房錢都給輸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