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不為負心漢守寒窯(1 / 2)

[綜]頭號炮灰 蘭桂 4692 字 2020-06-16

蘇雪雲旋身一躲,讓代戰撲了個空。隨即借著袖子的掩飾從空間中取出一柄匕首,她在代戰警惕的眼神中嘲諷的笑了下,道:「來得正好,不枉我忍受了薛平貴那么久!」

代戰握緊寶劍驚疑不定的看著蘇雪雲,只見舉起匕首在左臂上淺淺一劃,剛好劃出一道不深的傷口,劃破的衣袖上立即被染上了血漬。隨即蘇雪雲就快速沖出門去!代戰不明所以,感覺是個陷阱,卻不願錯過這個機會,下意識的追出去提劍刺向蘇雪雲。

「大膽狂徒,竟敢刺殺大唐縣主,放肆!來人,拿下!」蘇龍似乎只是路過,見有人追殺蘇雪雲連忙厲喝一聲,守夜的護衛們立即拔刀圍了上來。

蘇雪雲趁機跑到蘇龍身後,面色鎮定,一手捂著傷口,故意將血在衣袖上抹了一大片。蘇龍見狀心里一驚,急忙問:「三妹!你受傷了?」

蘇雪雲對他使了個眼色,低聲道:「我沒事。」然後才揚聲說道,「此人乃西涼刺客,快抓住她!」

蘇龍看蘇雪雲這樣便知道她是故意受傷的,有些不贊同她的做法,心想這下回去要好生跟岳父解釋了,便怒道:「兩國交戰尚且不殺來使,西涼竟幾次三番的挑起事端,還派人來刺殺縣主。是可忍孰不可忍,來人!立刻啟程回大唐,本大人要面見皇上稟報此事!」

「是,蘇大人!」時刻准備著的使臣團大聲應下,迅速整頓行裝打算出發。

護衛們故意沒點燈,聽了蘇雪雲的吩咐避開刀劍,專用拳腳對付代戰,一招一式都打在最痛的位置,毫不留情。待使臣團收拾完畢,他們才做做樣子抓住了代戰,此時代戰已是傷上加傷,站都有些站不住了。

燈火大亮,蘇龍故意露出一副又驚又怒的神情,當著許多西涼宮人的面憤恨的指著代戰道:「刺客居然是西涼公主?是不是西涼王對大唐不滿?」

西涼的宮人們嚇了一跳,原本還在看熱鬧,現下卻報信的報信,維護的維護,立即與大唐的人僵持起來,要求蘇龍放了他們公主。

蘇龍不理會他們,大手一揮,使臣團的人全上了馬車出發,代戰自然被護衛捆了起來押在馬車後面跟著。蘇龍放了信號,車隊剛走了一刻鍾的時間便有一隊軍中精銳前來接應,他們護在車隊周圍,渾身充滿了肅殺之氣,路上的行人見了紛紛避讓,對狼狽的代戰指指點點,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西涼王得到消息,只覺頭痛欲裂,騎著馬匆忙帶人追趕上來,凌霄和麗娜也被通知著跟來了。西涼王見到狼狽至極的代戰,心疼難忍,怒意勃發,攔住蘇龍的馬車臉色十分難看。他不能失了西涼的威風,自然只能強硬一些,先聲奪人道:「蘇大人這是作何?怎能如此對待我兒?」

街上的百姓們全都躲在一邊圍觀,看著國王、公主的樣子紛紛趕到震驚。蘇龍冷哼一聲,下了馬車,待蘇雪雲出現後指著蘇雪雲衣袖上的血跡冷聲道:「這話該是本大人問西涼王才是!西涼公主夜里刺殺我朝使臣,意欲何為?是不是西涼王授意的?莫非西涼王對大唐不滿?」

西涼王臉色一變,看到車隊周圍那些之前沒見過的人便覺不好,「蘇大人!事情如何還未有定論,不要因小小誤會而傷了和氣,反倒不美。大唐使臣前來,西涼一直熱情招待,偏偏因大唐使臣的到來惹出許多事來,不是西涼對大唐不滿,本王看是大唐對西涼不善!」

蘇龍嗤笑一聲,揚聲道:「西涼王好一個顛倒黑白的本事!西涼王後殺害小王子殘害妃子與我等何干?西涼駙馬毆打西涼公主至其落胎與我等何干?如今西涼公主深夜刺殺使臣被本大人抓住,西涼王竟還想包庇於她?!西涼分明是不將我大唐放在眼里!這一樁樁一件件,本大人定會上稟陛下,如何處置由陛下定奪。」

西涼王幾次想打斷他的話,奈何蘇龍聲音大又語速很快,竟被他把西涼王室的丑聞說了個一干二凈,西涼王感受到周圍落在他身上的視線,只覺臉上火辣辣的,頗有些惱羞成怒。他冷哼一聲,壓著怒氣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蘇大人抓住我兒分明是圖謀不軌!既如此,你等還是留下,帶本王向大唐皇帝問個清楚再行處置。」

蘇龍抬起手,精銳部隊的將士們立即拔刀對准了西涼人,他沉聲道:「西涼王好大的威風!我大唐願意與西涼休戰,完全是不忍生靈塗炭,沒想到西涼王竟絲毫不顧兩國交好之約,連使臣都要加害,看來今日我等若想要平安離開就不得不得罪了!」

西涼王被他說的啞口無言,事實不容狡辯,偏偏他又不能任由大唐的人把公主抓走。這時代戰大聲喊道:「我沒傷王寶釧,是她自己拿匕首刺傷自己嫁禍給我的!」

這話說得沒一個相信的,這幾日的傳言滿天飛,就連百姓們也知道宮中的事態發展,此時紛紛對代戰產生了一絲反感。但西涼王得了她這一句話,卻只能硬著頭皮斥道:「爾等休想陷害我兒!來人,把他們給本王抓起來!」

雙方氣氛緊綳,西涼人一動便交起手來。麗娜小聲說道:「王上,如此一來,大唐定不會善罷甘休,倒不如放了他們回去,只要他們將代戰放回來就是了。」

西涼王沒好氣的道:「哪有那么容易!你沒看見代戰被折磨成什么樣了?」

麗娜搖頭嘆道:「大唐縣主被代戰刺傷,但代戰身上卻不見什么傷,想必是之前小產尚未養好身子就逞強去刺殺王寶釧了,此事若鬧大了,大唐皇帝追究起來,到底是我們理虧,到時該如何收場?」

西涼王也知道是這個道理,可如今騎虎難下,命令已出怎能再收回。如此一來,他看向代戰的目光便少了心疼,多了幾分恨鐵不成鋼的惱怒。

蘇龍和蘇雪雲之前已經預想過這樣的後果,所以才故意像邊境將軍求援,此時那些將士們便派上了用場,在西涼侍衛搶奪代戰之時,下手毫不留情,邊打邊退,招招狠厲。精銳對上匆忙帶出來的侍衛,孰高孰下一目了然,很快就死了一片西涼侍衛,而大唐使臣則紛紛騎馬趕路,在精銳部隊的護送下,很快趕到了邊境。

代戰在他們手中,西涼人投鼠忌器,蘇龍便用代戰做人質,直接踏上了大唐的土地,之後將代戰丟回西涼,義正言辭的說道:「西涼王的待客之道,本大人定仔細稟報皇上,西涼王後人如此不堪,西涼危矣!我們走!」

大唐使臣團轉身離去,有大唐軍隊虎視眈眈,西涼王再也無法做什么,憤怒積壓在心里,憋屈的無處發泄。他怒瞪了代戰一眼,命人將她帶回去,就騎馬離去,完全沒了剛聽到消息時的擔心,取而代之的是惱恨,認定代戰被王後給教壞了,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麗娜看了凌霄一眼,意味不明的問道:「代戰受傷了,你不去關心她?」

凌霄怔了怔,搖頭苦笑道:「麗娜,你不需要如此試探我,我對麗娜真的沒什么了,我只當她是妹妹而已。」

麗娜勾唇一笑,淡淡的說道:「妹妹又如何?聽王寶釧說,薛平貴有個青梅竹馬又愛慕他的妹妹,還有個對他一片痴情的義妹。」

凌霄往代戰的方向看了一眼,發現心里確實是沒什么波動的,這才底氣十足的說道:「麗娜,我答應過你會一心一意對你,絕不會食言。代戰的事有她自己負責,與我無關,以後她是公主,我只是將軍而已。我再不會多管閑事,插手她的生活。」

麗娜心里滿意,她和蘇雪雲接觸多了,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如今看凌霄完全是待選模樣,若凌霄不符合她的要求,她寧願換個夫君。反正多活了一世,自己舒坦才是真的,她絕不會憋屈度日,以她的身手,實在不行還可以去民間做個俠女,仗劍恩仇反而更自在。

凌霄也感受到麗娜有些變了,不那么黏他,還比較在意他是不是一心一意。他想了想,覺得麗娜很可能是被薛平貴惡心到了,才怕他會像薛平貴那樣三心二意,事情涉及到薛平貴,凌霄下意識就想與薛平貴對比一番,這樣想來心里就全是對薛平貴的鄙視,更加堅定了一心一意的想法,決不能步上薛平貴的後塵。

代戰渾渾噩噩的看到凌霄陪在麗娜身邊,心中惱恨,她還記得她上一次懷孕就差點被麗娜害得落胎,若不是那次傷了身子,她怎么會多年不再有孕?又怎么會這么容易小產?如今蘇雪雲走了,她暫時對付不了,滿腔仇恨就轉移到了麗娜身上,見凌霄不像從前那樣保護她,她更是對麗娜厭惡不已,只當全是麗娜把持著凌霄,讓凌霄同她疏遠了,等她好了,一定要讓這些對不起她的人好看!

代戰半路上就暈了過去,失去意識前,她還在憤恨的想著要怎么報仇。她現在有些偏激,這幾日遇到的事對她的刺激太大,母後被揭穿了惡行,還不知道將來會被如何處置,她同父王的關系也不如從前融洽了。她還失去了胎兒,愛人對她拳腳相向,不見半分愛意,曾守護她的青梅竹馬也對她不聞不問,仿佛所有的人都拋棄了她。如今刺殺蘇雪雲又害西涼顏面大失,她簡直不敢想象西涼百姓會如何嘲笑她!這些事每一樁每一件對她來說都是晴天霹靂,她已經失去了理智,只想讓她的仇人一個個死無葬身之地。

西涼王命太醫給代戰檢查,可代戰身上本就被薛平貴打的青紫一片,此時還是青紫一片,間隔時間又短,實在分不清有沒有新傷,只能肯定沒有刀劍的傷口。西涼王又是一陣氣怒,連這個把柄都抓不到,可見大唐人之狡猾,定是早有預謀。西涼王想到大唐那不知何時潛入的精銳部隊,心中更是驚怒交加,宮中所有人都緊綳起來,生怕惹到西涼王被遷怒丟了性命。而麗娜趁機傳出去許多對西涼王和代戰不利的消息,西涼的亂象已現,可惜盛怒中的西涼王一點都沒有發現。

蘇龍也在命太醫給蘇雪雲檢查傷口,其實蘇雪雲的傷只是看著嚇人,在上就已經止血了。蘇雪雲不在意這點小傷小痛,這是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回報,十分劃算,她在太醫上葯包扎傷口的時候完全是面不改色,好像受傷的不是她一樣。

等蘇雪雲包扎完出來,蘇龍就氣惱道:「三妹你這次也太任性了!就算想找機會和西涼鬧翻也不該傷了自己啊!」

蘇雪雲淡淡一笑,「姐夫稍安勿躁,不過是一點小傷罷了,和跌了一跤沒什么不同,無需擔憂,我有分寸的。」

蘇龍無奈的道:「你真是和以前一樣倔強,什么都不聽人勸,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這次回去,還不知岳父、岳母要怎樣擔心。」

「我這不是沒事嗎,代戰要更慘一些。」蘇雪雲不在意的一笑,轉而說道,「此事皇上未必會高興,他一向不喜歡戰亂的,回到長安很可能要連累姐夫挨罵了。」

蘇龍微微皺眉,搖了搖頭,「若真是如此,我也無可奈何。只是從西涼王的態度來看,西涼一直都不安分,所謂的兩國和平不過是一紙空談,西涼遲早還是要攻打大唐的。不管皇上如何想,此番西涼必定會內亂,若趁此機會真能攻下西涼,也算是除去了一個心腹大患。」

兩人簡單的說了說,蘇龍便叮囑蘇雪雲去休息,怕她才養好身體又傷到元氣。至於和西涼鬧翻的事,事已至此,多想無益,反正他們是占理的一方,總比委曲求全丟了大唐臉面要好得多。

蘇雪雲一路上用自己配置的傷葯,等到了長安時,傷口就已經完全恢復了,連道疤痕都沒留下。所以回了相府,雖然王允和王趙氏聽得後怕不已,卻見蘇雪雲比往常還要健康,很快就放下了心。而蘇龍則是將蘇雪雲跟老婆婆學本事的事一五一十的稟報了王允,令王允震驚之余心中生出一股自豪來,覺得他王允的女兒就該得天獨厚,先前吃的苦定然只是對女兒的考驗罷了。

相處的這段時間,蘇雪雲對父母很是孝順,常常親自下廚燉補湯給他們喝,又關心他們的身體,時常噓寒問暖。人心都是肉長的,王允同女兒的隔閡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反而有一種女兒終於長大懂事了的感覺。如今要論貼心,三個女兒當屬蘇雪雲為最,連大女兒王金釧都比不上,王允自然對蘇雪雲疼愛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