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四大才子之秋月(1 / 2)

[綜]頭號炮灰 蘭桂 2335 字 2020-06-16

陳小生看了文征明一眼,不緊不慢地笑道:「回太師的話,我同征明是一起長大的好兄弟,然而我們的經歷卻大有不同。征明是文天祥的後人,他爹也在我們蘇州十分有名望,他出身這樣的家族,從小被他娘教導要行得端、做得正,不得給家族抹黑。所以他從小就一心一意讀書,要效仿先祖,考科舉,入朝為官,報效朝廷,為民請命,這一步步在他懂事的時候就已經定好了,是他畢生的心願,所以讀書考科舉的學問就是對他最實用的學問。」

華太師點了點頭,「言之有理,那你又如何?」

陳小生說道:「我年幼失怙,還有個年紀很小的妹妹要照顧,當時常常餓肚子,要不是我的老師出手相助,我可能連讀書的機會都沒有。那時候吃飽穿暖讓妹妹好好地長大就是我最大的心願,為此我必須在讀書之余去做許多雜事,賺取銀子養活我和我妹妹。我從小就知道讀書才能有好出路,所以我很努力的讀書,但我也很清楚的明白,光靠讀書我和我妹妹會餓死,讀書考科舉是一件遙遙無期的事,誰也不知道我哪一年能考中,不知道我到底能不能考中。試問這樣的我又怎么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呢?」

陳小生頓了頓,見華太師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繼續說道:「我當年年紀小,連最簡單的搬搬抬抬都做不了,又沒時間去做跑堂小二,只好去書齋求老板讓我幫忙抄書,以此來換些銀錢。抄書一能練字,而能看書,三能賺銀子,也算解決我的困境又給了我學學問的機會。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我抄過那么多書,不知道學了多少東西,後來我才知道有許多是雜學,但因為這些雜學,我想出很多變通的方法去賺銀子,養大了妹妹,自己也得了個才子的虛名,買了間大宅子,開了間書齋,還用所學的東西為我娘子解了毒。可以說我所有的心願都是靠雜學來完成的,那對我來說,最實用的學問自然非雜學莫屬。如今我沒了困難,可以用那些跟老師學的學問來考科舉,甚至入朝為官風光無限,但若沒有雜學,我和我妹妹墳頭的草都長得老高了,以實用來論,四書五經對我來說恐怕算不上實用。」

陳小生說完之後,書房就安靜下來。直到一刻鍾之後,華太師才輕輕嘆了口氣,一臉復雜的看向華文武,「文武,這么多年來,爹讓你用心讀書,好好習武,你卻一直文不成武不就。今日聽了祝枝山的話,你有什么想法?對你來說,最實用的學問是什么?」

華文武起身站在華太師面前,有些緊張地低著頭,小聲道:「我真的可以說嗎?」

華太師皺起眉,指著陳小生他們道:「你看看他們,第一次見爹就敢說心里話,你是爹的兒子,有什么話不能說?爹問你,你就跟爹說實話,不管你心里怎么想的都不能對爹說謊!」

華文武抬頭看了他一眼,深吸一口氣,快速地說道:「對我來說雜學最實用,我喜歡發明。」

華太師仔細打量著他,突然站起來,背著手往外走去,「帶爹去看看你的發明,你們三個也跟上。祝枝山,你給老夫好好講講這里頭的學問。」

陳小生應了一聲,跟著他們向胡文武的院子走去,他剛剛已經看過華文武的發明,心里盤算了一番,就已經想好了要拿什么程度的學問出來。

華文武又驚又喜,高興地給華太師展示他所有的發明,雖然有些大物件還只是半成品,被一些問題給難住了,但確實能看出來他發明的東西很稀奇。

華太師皺眉看了一圈,搖搖頭,忍不住道:「你弄的這些東西有什么用?」

華文武難掩失落地垂下頭,華太師看著又生氣又不忍,回頭叫陳小生過來解釋里頭的學問。陳小生拿過一樣東西擺弄幾下,很快將難住華文武的問題給解決了,小東西一下子變成了一個自動的水車,放在木盆里像是小孩子玩的玩意。隨後陳小生給華太師解釋了此物可用於耕田之用,華太師心里一驚,這才認真的觀察起來。

隨後陳小生又根據華文武想在天上飛的想法,給華太師畫幾張草圖,解釋了熱氣球、降落傘、滑翔傘、飛機等等原理和設想,又說出這些東西如果發明出來將會給軍事和民生方面帶來多大影響。在華太師認真之後,陳小生又說了關於修路和抗洪抗災的想法,一些發明也許解決不了天災,但好歹能做些預防或者減少損失。

陳小生說的通俗易懂,雖然受古代條件限制,飛機之類的基本弄不出來,但他的理念很成熟,讓人聽了就知道這東西早晚能研究出來。到最後華太師已經拿著圖紙不放了,連聲追問這些東西到底有幾成把握研究出來。

陳小生說道:「把握不敢說,畢竟發明任何東西都有可能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但如果能多聚集一些對此精通的人,集大家之所長,說不定能研究得快一些。很多東西都還只是個想法,能不能發明不來說不准,但有想法就有了希望,有了目標,我相信只要朝廷對此重視起來,一定能發明出很多有用的東西。」

華太師眯了眯眼,說道:「就像你發明出威力加倍的炸葯一樣?」

陳小生低頭解釋道:「太師也知道我娘子闖盪江湖,難免會遇到一些危險,我研究炸葯只是為了保我娘子的命罷了,不然不可能到現在還沒傳出半點風聲。」

華太師滿意地說道:「你知道輕重就好,炸葯這種東西非同小可,一旦落入賊子手中就不堪設想,你日後不得再私自研究。至於這些……待老夫弄清楚是否有用之後再做決定。」

華文武眼睛一亮,「爹,什么決定?你接受這些東西了?是不是你想讓祝枝山帶人研究這些?我能不能跟著他一起研究?」

華太師輕哼一聲,「你能不能爭點氣?祝枝山說起這些頭頭是道,你那些難題人家一看就解決了,偏偏人家還是江南有名的才子,你這么看好他怎么不向他好好學學?」

眼看父子倆又要鬧僵,周文賓忙笑著打了個圓場,「其實祝兄學了這么多東西的初衷只是為了生活得更好,華少爺出身高,不愁吃不愁穿,自然就不會在這方面用心思,依我看華少爺專心於一門學問也是好事,研究東西不用分心,定能事半功倍。」

陳小生也笑道:「就像我和征明和文賓都各有所長,其實都是被身邊的情況所影響的,有很多不得不學的東西。像華少爺這樣生來就不用考慮其他,只需做自己喜歡的研究,實屬難得,若能專一投入其中,想必能獲得不小的成果。剛剛我同華少爺討論了許多問題,華少爺的天賦絕對比我高,太師對華少爺嚴加督促也是想讓他成材,將來能靠自己在這世間立足。如果華少爺能發明出於國於家都有大用處的東西,想必所有人都要感激他,這不也是成材嗎?」

華太師轉過頭去,沉聲道:「你說得輕松,要是那么容易研究出來,怎么你這么多年還默默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