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1703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郗超是個不錯的老師,講解士族譜系頭頭是道。

讓桓容頭大的親戚關系,經他之口瞬間清晰。從家主到子嗣,從嫡系到分支,無不井井有條。隨便挑一支出來都能說得一清二楚,各士族的品評更是手到擒來。

「秦氏呢?」

「無品。」

「秦氏無品?」

秦氏在北地,縱然底蘊深厚,仍被部分僑姓和吳姓士族排斥。直言其同胡人為伍,不配為大中正品評。

「大中正不出面,故而無品。」

聽完郗超的解釋,桓容當即愕然。

這算不算另類的小團體?

事實上,不只秦氏遭到如此待遇,留在北方的高門各個如此。

西晉滅亡時,未能南渡的士族要么被胡人政權所滅,要么依附於對方。為形勢所迫,少數甚至和胡人聯姻。經過幾十年時間,兩地高門距離漸遠。隨著時間過去,彼此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亡者無可定品,余者亦然。」

這句話很實際。

全族被滅的定品也沒用,死人如何能推舉做官?依附胡人政權的,無論真心投靠還是虛與委蛇,都不會被東晉政權接納,之前有品評的也會被廢棄。

當初僑姓士族南渡,也是廢了好大的力氣才被吳姓士族接納。尊貴如王導,照樣被罵過「傖人」。

琅琊王氏尚且如此,在南方士族眼中,留在北地的高門會是什么地位,自然是可想而知。

秦氏憑借塢堡和仆兵擋住胡人的侵吞,在北地頗負盛名,的確有不少南方士族贊其英雄。可是提到品評,依舊壓不過反對的聲音。

「秦氏塢堡建於氐人和慕容鮮卑交界,最危急時,四面均被胡人包圍。」

見桓容聽得認真,提出的問題也頗有見地,郗超愛才心起,提筆在紙上勾畫。大概盞茶的時間,一副簡略的「地圖」便呈現眼前。

由於郗超刻意畫得簡略,尋常人壓根看不出這究竟是什么東西。與其說是圖,不如說是交叉的線條更為貼切。

「此地為氐人所占,向東則是慕容鮮卑。秦氏塢堡便位於兩者之間,經數代家主經營,收攏超過五千流民,戰力不下光熙年間乞活軍。」

提起「乞活軍」,多數人或許沒有概念。提起發出「殺胡令」的冉閔,絕對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這個和胡人硬扛,和東晉朝廷也不對付的殺神,就是出自乞活軍。

「光熙末年,秦氏在並州建塢堡,收攏離散士兵和逃難百姓,其後勢力擴展到洛州和荊州。期間屢遭胡人進攻,一度岌岌可危。憑其堡內兵卒悍勇,終究是挺了過來。」

「據悉當年一場大戰,塢堡外牆倒塌,繞城而過的河水都成血色。」

話到此處,郗超發出一聲感嘆。

「秦氏家主少有壽終正寢,多死於沙場。」

「咸和年間,秦氏郎君與鮮卑對戰,身陷重重包圍,戰死猶不倒。胡人不敢近,鮮卑主將下馬,贊其蓋世英雄!」

「如我漢家兒郎俱能如此,何愁北伐不成,胡族不滅!」

桓禕被說得熱血沸騰,臉頰赤紅。

桓容忍住眼中熱意,一遍遍看著桌上的線條,琢磨所謂的並州、洛州、荊州和西河郡到底都在哪里。

等到郗超離開,桓容腦中突然浮現一幅後世地圖。雖有些模糊,卻恰好吻合郗超勾畫的地界。

顧不得多想,桓容立即取筆勾畫。

半幅圖很快完成,精細程度遠勝於原件,更補足幾處郗超刻意隱瞞的部分,僅是略去該處地名。實在是他不知道古名,標識出來會惹人猜疑。

見到逐漸成形的地圖,桓禕的嘴巴越張越大。

「阿弟。」桓禕口中發干,喉結上下滾動,「可否給我臨摹一張?」

「阿兄不以為此事不對?」桓容頭也沒抬,又勾勒出兩條河流,粗略圈出一個范圍,就是秦氏塢堡所在。

如果他的記憶沒錯,此地應該在陝西和山西交界,大部分在太原境內。而郗超口中的荊州,不是東晉的「荊州」,而是氐人設置的州郡。

放下筆,看著已經完成的地圖,桓容不由得愣住。

他的記憶什么時候變得這么好?

指腹擦過額心,桓容下意識覺得,這和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的光珠有關。

桓禕沒發現桓容不對,眼睛眨也不眨的盯在紙上,回答道:「阿弟做事定有道理,我不覺得哪里不對。」

畫張圖而已,哪里有錯?在他看來,阿弟畫得比郗參軍好看多了。

吹干紙上墨跡,桓容令童子找來一張絹布,將圖紙覆到其上,小心的卷了起來。

「阿兄,這張圖暫時不能給你。」

見桓禕面露失望,桓容安慰道:「此事到底是背著郗參軍做的,不好聲張。況且圖還不全,等到郗參軍隨阿父回姑孰,我將圖上補全,阿兄可以隨時來看。」

「一言為定?」

「自然。」桓容道,「阿兄要為我保密,不向他人泄露半句。」

「阿弟放心!」

桓禕性格耿直,凡事想得開。行事有些魯莽,心思卻相當單純。下定決心對誰好,必定會堅持到底。

親手將絹布藏在箱中,桓容吃下兩盤撒子,又拉著桓禕一同習字。

「阿弟,我真不成!」桓禕苦道,「看到這些我就頭疼!」

「阿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