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3114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忠仆自鹽瀆出發,先乘馬車後改行船,日夜兼程,終於在寒食節當日抵達建康城。

彼時,城中家家戶戶禁絕煙火,每餐以黍粥和醴酪為食,並在門前插柳,行郊野祭祀。

城中食鋪酒肆皆關門閉戶,秦淮河上也不似往日熱鬧。

沿河北岸,可見三兩牛車停在一處,有士族郎君臨河而立,鼓瑟吹塤,悼念古時賢臣。悠長朴拙的古曲流入風中,令人不禁潸然淚下。

青溪里,庾氏府門緊閉,門前垂柳折斷,隱現蕭條之色。

同在一里,殷康的家宅卻比往日熱鬧。

日前殷凱得大中正品評,選官著作郎,任職中書省,負責編修國史。聖旨既下,環繞在殷府上空的陰雲散去大半,殷康提到嗓子眼的心終於落了回去。

「阿子既任中書省,當朝乾夕愓,竭盡所能,不負一身所學。」

殷康孜孜教誨,殷凱正身聽訓。

「我之前擔憂,從兄之事將累及阿子。如今再看,實是杞人憂天。」

屋內沒有旁人,殷康說話便少了許多顧忌。

對身在獄中的殷涓,他是既可憐又痛恨。

可憐殷涓身為士族家主,如今身陷囹圄,即便能保住性命,也會被貶為庶人,三代之內難有再起的機會。

痛恨他梗頑不化,固執成見,沒有識人之明,得罪桓大司馬不說,連郗愔都看他不順眼,最終落進一場亂局,成為兩人角力的犧牲品。

「阿父,伯父之事,當真沒有半點轉圜余地?」

殷康搖搖頭,長嘆一聲,道:「桓元子不會放手,郗方回亦然。」

「兒聞姑孰上表,言郗方回欲辭官交出兵權。兒不甚明白,郗方回為何會有此舉。」殷凱遲疑道。

「郗方回向有輔助晉室之志,北伐大業當前,絕無退縮之理。」殷凱皺眉道。

「阿父是說內中另有蹊蹺?」

「十有八-九。」殷康沉吟片刻,道,「姑孰表書遞上,中書省和宮中皆無動靜,倒是丞相府當日有人離城,似是往京口送信。」

殷凱沒有出聲,順著殷康的話深思,不由得神情微變。

「此事牽涉建康門戶和北府軍權,稍有不慎,朝中恐有大禍。屆時休言北伐,晉地都將生亂。」

凡是朝中官員,只要不是糊塗頭頂,都能猜出此事必有貓膩。懾於桓大司馬威嚴,無人敢輕易宣之於口。

「且看郗方回如何應對。」

如應對得當,桓大司馬計劃落空,朝中勢力勉強能平衡一段時日。

如若不能,恐怕陷入麻煩的不單是郗氏,建康內的士族高門,台城中的晉室天子,都會淪為砧板上的魚肉,任由桓溫宰割。

殷康眉心緊鎖,憂色難掩。殷凱攥緊十指,深深感到無力。

父子倆同為家族命運擔憂,殊不知,一封鹽瀆來的書信即將打破僵局,撥動歷史走向,硬是坑了桓大司馬一回。

桓府內,南康公主看過書信,不由得柳眉倒豎,銀牙緊咬。

「真讓老奴如願,我子豈有生路!」

怒到極致,南康公主揮動衣袖,將桌上杯盞盡數掃落在地。

茶水潑灑而出,瞬間洇出一片暗影。

李夫人走進內室,見南康公主怒形於色,掃一眼跪在地上的忠仆,表情中閃過一抹疑色。

「瓜兒送來的書信,阿妹看看吧。」

李夫人接過書信,大略看過信中內容,眼底不禁染上怒火。

「阿姊,此事斷不能從了郎主之意。」

「自然。」南康公主語帶沉怒,道,「我這便入台城,將事情原原本本說給太後。如果她還沒有糊塗,就該立即下懿旨!」

話落,南康公主就要起身離開。

「阿姊且慢。」李夫人拉住南康公主的衣袖,道,「阿姊衣擺染上茶水,還是換一件為好。」

南康公主低頭,果然見裙擺濺上兩點茶漬,皺了皺眉,轉過內室屏風,令婢仆開箱取來絹襖長裙。

李夫人起身走到門邊,對貼身婢仆道:「你帶人看住三郎君和余姚郡公主居處。這兩三日內,凡是有送往姑孰的書信,務必要在中途截下,送到殿下面前。」

「諾!」婢仆應聲,親自前往布置人手。

南康公主轉出屏風,李夫人跪坐到公主身後,親自挑選金釵,插-到公主烏黑的發間。

「阿姊放心,府內有我看著。塵埃落定之前,絕不讓姑孰那邊得到半點風聲。」

南康公主撫過發髻,拍拍李夫人的手背,令阿麥取來一只精巧的木盒,裝入兩枚鹽瀆送來的鳳釵。

「可惜了瓜兒的心意。」

「阿姊如不舍得,從府庫內選兩件就是。」

南康公主搖了搖頭,蓋上盒蓋,道:「總要讓太後知道,瓜兒不是靠我的庇護才有今日。」

單是請下懿旨遠遠不夠。

她必須讓褚太後明白,桓容的才名不是虛傳。今日給他些許幫助,日後必能得到回報。

「我是晉室長公主,瓜兒是我獨子。」

桓容有晉室血脈,和晉室面對同樣的敵人,褚太後需要清楚,保住桓容就是為晉室爭取一張底牌,贏得一個助力。

「我入台城之後,府內交於阿妹。」南康公主用力握住的李夫人的手,沉聲道,「如果有誰膽敢刺探消息,或是往外送信,阿妹可自行處置!」

甭管是誰,敢在這件事上同她作對,有一個算一個,都逃不開南康公主的怒火。

「阿姊盡管放心。」

桓歆重傷在身,到底不是真殘,難保不會有什么想法。司馬道福恨不能永遠避開姑孰,她身邊卻有幾顆不老實的釘子。

之前馬氏和慕容氏莫名撞在一起,阿麥就發現不對,懷疑是司馬道福身邊的婢仆所為。

南康公主沒有馬上動手,而是讓人暗中觀察,想弄清楚這幾個人究竟是被庶子收買,還是桓大司馬埋下的釘子。

如今來看,更像是桓濟所為。

桓大司馬沒必要弄死妾室和庶子,事情成了,能得益的只有桓熙和桓濟。而以桓熙的能力,想在司馬道福身邊安-插-人手,簡直是天方夜譚。

事情安排妥當,南康公主登上牛車,離府前往台城。

牛車離開不久,有婢仆在附近探頭探腦,被阿麥當場捉住,全部堵嘴綁起來,送進關押罪奴的暗房。

因為幾人不是貼身婢仆,司馬道福壓根沒留意情況不對。直到有婢仆回報,說是姑孰跟來的婢仆少了三人,司馬道福方才愣了一下。

「什么時候的事?」

「就在長公主離府不久。」

司馬道福放下金釵,神情微變,厲聲道:「你說什么?!」

婢仆小心咽了口口水,道:「鹽瀆今日來人,長公主見過之後便離府。奴讓她們幾個去打探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消息。可人卻是一去不回……」

面對司馬道福愈加嚴厲的神情,婢仆的聲音越來越低,最後竟低不可聞。

「好,當真是好,好得很吶!」

「殿下,奴……」

「閉嘴!你當我是傻子不成!」司馬道福抓起金釵,猛地擲向婢仆。鋒利的釵尾劃過婢仆額角,留下一道細長的血痕。

「阿蘭!」

「殿下。」一名略顯粗壯的婢仆自門外行入。看到她,受傷的婢仆禁不住瑟瑟發抖。

「把她捆起來,送去阿母居處,直接交給阿麥。告訴她,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司馬道福沉聲道。

「殿下,殿下饒命啊!」婢仆跪倒在地,連聲求饒,「殿下,奴一心為了殿下,殿下饒命啊!」

「為了我?」司馬道福冷笑,又抓起一枚金釵,將要扔時,發現是最喜的金蝶釵,不舍的放下,換成一枚環佩砸了過去。

婢仆不敢躲,額前又添一片青腫。

「為了我好?我看你更像是覺得我太好,想要給我找麻煩!」

不想再聽婢仆辯解,司馬道福冷著臉轉過頭,阿蘭扯出一方布帕,當場塞-進婢仆嘴里,和另一名粗壯的婢仆合力,三兩下將她拖出內室。

「不能讓我高興兩天!」

坐在銅鏡前,司馬道福打量其他婢仆,心中暗自冷笑,是,她是任性跋扈,行事不入高門士族的眼,可她不是蠢貨!

「這里是建康,不是姑孰,你們是我的奴婢,不是桓濟的。」司馬道福冷笑,直呼桓濟之名,壓根沒有半點忌諱,「現如今他成了廢人,有人還想指望?以前怎么樣,我不管。今後怎么做,你們自己掂量。」

婢仆們噤若寒蟬,心中有鬼的更是臉色煞白,後悔不該聽信二郎君之言,如今真是進退不能,早晚都是死路一條。

台城內,褚太後正為姑孰上表的事煩心,聽宦者稟報南康公主請見,不由得捏了捏額角。

「請進來。」

「諾!」

南康公主走進內殿,話不多說,請褚太後屏退左右,取出桓容送來的書信。

「這是瓜兒的主意?」看過信後,褚太後面帶驚訝。試著回憶對桓容的印象,可惜都是他十歲前的樣子。

「主意是瓜兒想的,但論起源頭,還是那老奴。」南康公主道。

「不是那老奴想奪京口和北府軍,郗方回不會被逼到這個地步。不怕告訴太後,如果讓那老奴得逞,郗方回被攆出京口,晉室就成了砧板上的魚肉,只能任人宰割。」

「你容我想想。」褚太後知道事情嚴重,可仍拿不定主意。

下了這道懿旨,擺明站在郗愔一邊,十成會得罪桓溫。如果桓溫一氣之下放棄北伐,直接起兵攻向建康,豈不是弄巧成拙?

「太後莫不是還想著術士的卦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