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2685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軍令如山,下達前鋒右軍就是鐵板釘釘,桓容沒有任何反抗余地。

膽敢違令不遵,以桓大司馬的行事,定然不介意來一場「揮淚斬親子」,既能博取名聲,又能除掉不聽話的嫡子,一舉兩得。

對桓容而言,上戰場九成要送命,不上戰場也是要死,可謂被逼進了死胡同,當真是進退兩難。

荀宥和鍾琳得知消息,不由得大驚失色,第一時間來同桓容商議。

每次同胡人交戰,刀盾手死傷最重。以桓容的身手,別說全身而退,輕傷都是萬幸。

「府君,軍令既下不得違抗,以仆之意,不妨以私兵替換刀盾手,再列下部曲,以保府君安危。」

戰陣不能改換,人數總能增減。五十名刀盾手全部換成鹽瀆私兵,加上四十名部曲,總能保住桓容性命。

荀宥和鍾琳有此意,錢實典魁等均表示贊同。

「此事不忙。」

經過最初的憤怒,桓容反而逐漸平靜下來,認真思量一番,沒有著急采納兩人建議,道:「待我見過劉將軍再做計較。」

荀宥和鍾琳的建議的確可行,但實在過於被動。

渣爹事情做絕,明擺著要他小命,肯定還有後手。

換成心志不堅者,此刻怕是慌了手腳,懦弱些的八成已經認命。但桓容不想認命,也不可能認命。憋屈了多少回,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局面,讓他直接撒手,當真是想得美!

他不只要保住自己的腦袋,更要給桓大司馬狠狠來一巴掌。

兔子急了還咬人,何況是人。他偏不信,死胡同就走不出路來!

有牆擋住?

沒關系,架梯子,爬上去!

梯子被抽掉?

一樣沒關系,掄起錘子砸,砸也要砸開一條出路!

總之,甭管渣爹是想借刀殺人,還是派人在背後下手,他都要想出辦法應對,刀子架回去,石頭丟回去,一報還一報,絕不讓對方如願!

見桓容神情變了幾變,繼而冷笑出聲,荀宥不禁心生疑惑,開口問道:「府君可是有了主意?」

「有倒是有,暫時不好說。」桓容搖搖頭。

他腦子里閃過幾個念頭,可惜都有風險。最可行的一條,現下不好訴之於口,還需和劉牢之通一通氣,如果對方不反對並且願意幫忙,才能做出妥當安排。

荀宥鍾琳互看一眼,憂色少去幾分,均未再多言。

秦璟上前兩步,問道:「容弟,可需璟相助?」

桓容笑了笑,道:「秦兄好意,容心領。然茲事體大,非容一人可決。待容商議歸來,再同秦兄詳言。」

話落,桓容自健仆手中接過韁繩,翻身上馬,飛馳而去。

秦玦和秦玸放棄研究車輪,走到秦璟身邊,低聲道:「阿兄,還走嗎?」

他們同桓容相處時間不長,對後者的觀感卻相當不錯。眼睜睜看他送死,還是死得如此沒有價值,兄弟倆實在做不到。

「阿容有百龍之智,假以時日必成大器。然其實非習武之人,膂力不及塢堡舞勺少年,如持刀盾臨戰,恐怕……」

秦玦沒有繼續說,意思已經相當明白,要論腦子,桓容絕對是一等一,在晉軍中都數得上號,實在令人佩服。換成同鮮卑人短兵相接,別說殺敵取得戰功,能不能扛住一個回合,設法保住性命都是問題。

「桓元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秦玦和秦玸沒見過桓溫,不了解桓氏父子的恩怨,自然生出疑問。

正常人會下這樣的命令?

虎毒尚不食子,為了名聲也不至於此!

秦璟搖了搖頭。

為爭權奪利,父子兄弟成仇者不少。尤其是亂世之中,胡人之地,父殺子、子弒父者並不鮮見。

然而,南地高門之中,似桓溫這般不惜撕破臉皮也要置親子於死地的,實在是少之又少。按照世俗行事,有陰謀齟齬也該按在台面下,不會明擺著昭告世人,讓旁人看了笑話。

桓溫此舉當真應了那句話:不能流芳千古,寧可遺臭萬年。

「阿兄,不如留下?」秦玦繼續道。

「阿兄和慕容垂交過手,不方便露面,我同阿嵐沒出過西河郡,可裝作晉兵一同出戰。有秦雷秦儉等在側,總能護得阿容安全。」

秦璟不置可否,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只是讓秦玦和秦玸稍安勿躁,待桓容從劉牢之處歸來再議。

「不要莽撞行事。」

話落,秦璟轉身返回武車。

他比兩個弟弟更了解桓容,了解對方的溫和,也了解對方的硬氣和驕傲。固然出於好意,也不能越俎代庖,替桓容做出決定。

如真心同桓容相交,這是必須做到的一點。

「阿嵐,你可能猜出阿兄在想什么?」秦玦轉過頭,皺眉問道。

「不能。」秦玸搖頭。

「我也不能。」秦玦攤手,道,「看阿兄的樣子,和阿容的交情定然不錯,這樣不是該留下幫忙?」

秦玸仍是搖頭。

「你認為不好?」

「不是不好,而是不妥。」秦玸認真道。

「不妥?」

「既真心同阿容相交,就當視彼此為同等地位。」秦玸道。

「我並未輕視阿容!」

「我知你沒有,但試想一下,事先未經你的同意,便有人替你安排好一切,哪怕是出於好意,你可會輕易接受?阿容固然溫和,終歸是世家子,豈會沒有驕傲。」

秦玦皺眉,似有明悟。

「再者言,阿兄和你我喬裝商旅,入晉軍營盤這些時日,以桓元子的為人,豈會不查你我來歷。」

秦氏塢堡孤立北地,同胡人常年交戰,也並未向晉室稱臣。秦氏仆兵入軍營市貨並無大礙,若是私自加入戰陣,落到有心人眼中,怕會引來麻煩。

「你是說,插-手很可能會連累阿容?」

「尚不至此,但謹慎總是沒錯。」秦玸沉聲道,「塢堡的消息來得急,氐人打什么主意,暫時不好說。阿兄告誡你我莫要莽撞,你我便不能任意而為,無故引來風波。」

「那就任由阿容送命?」

「怎么會?」秦玸奇怪的看了秦玦一眼,「阿兄的為人你又不是不清楚,真到那個地步,就是把阿容帶回塢堡,也不會留他在戰場上。」

「對啊!」秦玦右手握拳擊在左手掌心,「可以帶阿容回塢堡,我怎么沒想到這個!」

秦玸:「……」他只是打個比方,沒說真的動手!

桓容既是桓溫嫡子又是晉朝官員,不管三七二十一將人帶走,是想闖禍還是闖禍?

自己這雙生兄弟,聰明起來的確聰明,遇上腦子轉不過彎來的時候,當真是愁人。

不過,看阿兄的樣子,似乎已經有了主意?

秦玸轉身看向武車,觀察坐在車轅上的秦璟,仍是猜不透後者究竟作何打算。

桓容一路疾馳,正趕上劉牢之升帳。

前鋒右軍三個幢主均在帳中,另有主簿、掾吏、謀士等兩側列座。

「見過將軍。」桓容拱手行禮,被讓到左側第一位。

「桓校尉來得遲了些,可是事務過於繁忙,還是去了中軍大帳,來不及返還?」對面一名幢主突然開口,引來桓容奇怪一瞥。

他沒得罪這位吧,干嘛見面就挑釁?而且,這位的話怎么這么不對頭?

「咳!」曹岩咳嗽一聲,向桓容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不要接話。如果貿然開口,肯定又是一場官司。

中軍命令下達,右軍上下都有些不滿。

一來,軍令過於倉促,僅有兩天准備時間,臨陣-磨-槍都有些來不及;

二來,軍令下達之後,左軍中便有傳言,是桓容立功心切,暗地向桓大司馬請命,才有這道軍令。傳到右軍之內,無論是真是假,總會有人暗中記下,想起要為別人的急功近利送命,心中自然不痛快;

三來,桓容以刀盾兵臨陣,恰好取代一名幢主之職。前者恨不能撕掉這份軍令,後者卻是心存不滿,看桓容不順眼,當著眾人發難,實在不足為奇。

幸運的是,多數人對桓容「爭功」之言抱有懷疑,即便有幾分相信的,感念他籌集軍糧的功勞,也不會跟著落井下石。

不然的話,沒等桓容上戰場,九成已被同袍孤立,在軍中舉步維艱,若虎尾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