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3036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清晨時分,建康城又下了一場小雨。

淅淅瀝瀝的雨水蔓延成片,朦朧的雨霧似輕紗飛舞,自秦淮河向兩岸飄散,逐漸籠罩整座城池。

前日是元月十五,城內不開市。

昨日又是一場大雨,城中人流不豐,生意少得可憐。

今日雞鳴初聲,廛肆中的店鋪伙計接連出門查看,見天色陰沉,雨雲遍布,倏爾有零星雨滴落下,伙計擦了擦臉,不禁面露苦色。

「又下雨,這都下了半個月,元月里還剩下幾天晴日!」

抱怨歸抱怨,該做的活總要做,為了工錢也不能偷懶。

天色蒙蒙亮,店鋪陸續開門,伙計都開始忙碌,有的收起門栓,有的掛起了幌子。

「今明沒有大市,想必生意能好些。」

兩家相鄰的食鋪前,伙計一邊忙著清掃門前,一邊抽空閑聊。

「我看未必。」

年紀稍大些的伙計手腳利落,三兩下清理干凈門前,又掛起布幌。抬頭看一眼天色,不由得搖了搖頭。

「這樣的天,生意九成不好。」

食鋪不比其他,雨天的生意總是要差些。

「要我說,除了東市那幾家,甭管大市小市,遇上這樣的雨天,都得清冷些時日。」

「確實。」

兩人口中的東市店鋪俱為桓容所開,市賣鹽瀆貨物,包括海鹽、首飾、木質箱籠擺件以及北方的獸皮和散貨。

近日又多出一間食鋪,專賣熏肉和肉脯,還有不帶酸味的蒸餅和夾肉的胡餅,口味十足新鮮。因制作的材料不同,價格貴-賤都有,每日都能排起長龍。

按照城中百姓的話說,熏肉和肉干能留好些時日,買來很是劃算。

自家食用之外,買些貴的待客送禮照樣拿得出手。特別是肉脯,帶著些甜味和辣味,無論大人小兒都喜歡,每日的出貨量十足驚人。

兩個伙計都曾買過,吃過一回就忘不掉。

「下月有新的肉脯,不曉得價格如何。」

「聽說是鹿肉,價錢絕低不了。」

「鹿肉?真想買些嘗嘗……」

兩人的話題開始跑偏,從擔心生意轉到肉干肉脯。店鋪掌櫃聽到,當場咳嗽一聲,兩人頓時閉口不言,開始埋頭干活。

掌櫃滿意的點點頭,背著手走回店中。想到伙計口中的肉脯,也不由得口舌生津。

同樣是開食鋪,自家還是老店,父子兩代經營,在城中開了二十多年,精心烹飪的菜餚竟比不上一家新店,當真是有些不甘。

天色逐漸放亮,雨卻越來越大。

廛肆內的店鋪半數開張,秦淮河上行過兩艘商船,接連靠近碼頭。

河岸旁出現了賣力氣的船工和挑夫,時而有牛車和撐傘的行人經過,寂靜一夜的建康城又開始喧鬧起來。

秦淮河北岸,三十輛大車一字排開,冒雨前行。

打頭一輛由犍牛牽拉,車前立有擋板,車廂上帶著桓府標志。車上健仆手持長鞭,每甩一下,都伴隨著清脆的炸-響。

車隊沿河岸前行,很快行到青溪里,穿過兩座石橋,徑直來到里中,停在一左占地不小的宅院跟前。

數月前,這座宅院仍屬庾希,如今已歸桓容所有。

桓大司馬尚在,桓容並未分府,這么大一座宅院,難保不會有人惦記。

但有宮中發話,又有南康公主在一旁盯著,這座宅院順利劃為桓容私產,桓大司馬都無法染指,遑論桓容的幾個庶兄。

自庾希逃離建康,府內仆人失去家主庇護,多數重新淪為田奴,少數求到庾友門上,仍為仆役,日子卻再不比以往。

宅院空置下來,始終無人打理。

歷經風吹日曬,昔日繁華之地依已然蔓草叢生。

桓容回到建康,將藏金之事托付給荀宥和鍾琳。兩人領命之後,沒有急著將金銀運出,而是帶人進-入宅院,開始清理院中雜草,修葺破損的房屋。

這番動作不小,很快引來旁人注意。

對門的殷康一家得知宅院易主,鄰居變成桓容,聽到不時傳來的敲打聲,難言心中是什么滋味。

殷康尚罷,殷夫人始終意難平。

兩年前的事,至今少有人提起。偶爾有閑話傳出也不會太過分。畢竟牽涉到桓容,難保不會被人利用,到南康公主面前告上一狀。

流言日漸平息,殷氏的名聲得以保全。殷氏六娘卻以為母祈福之名留在城外寺廟,不知何時能夠回來。

縱然歸來,也錯過了豆蔻年華,訂不到太好的親事。

縱然錯在庾攸之和殷佳,以桓府之勢和南康公主之威,能得今日局面已是相當不易。想起城外的殷氏六娘,殷夫人仍難免心酸。

知曉事情不能改變,干脆眼不見耳不聞,約束家人不要探聽,更不要將對門的情況報知,全當沒有這個鄰居。

陰差陽錯之下,倒是方便了荀宥和鍾琳行事。

兩人曾制定過計劃,防備的就是對門的殷氏。

不想數日下來,對面竟是無比安靜,明暗的打探都沒有,反倒讓二人愣了片刻。得知前年上巳節始末,方才搖頭失笑,同時舒了口氣。

「果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少去最需要防備的鄰居,兩人的計劃愈發順利。很快,宅院內清理完畢,昔日的雕梁畫棟重現光彩,岸邊的垂柳煥發生機,渾濁的池水變得清澈。

元月十五之前,荀宥特地遣人給府內送去消息。

桓容知曉二人的計劃,千方百計說服南康公主,入台城當日先去青溪里,將送給褚太後的金銀帶上。

「兩位舍人入城時帶有數輛大車,建康盡人皆知。」

「兒新得宅院,將隨身物品和珍貴之物運入新宅,實是理所應當。」

「今日入台城,初次拜見太後,送些禮無可厚非。」

與其煞費苦心遮遮掩掩,不如給出光明正大的理由,直接將金銀運入宮中。

「這些大車內藏機關,載重量遠超尋常。」桓容取出一張圖紙,將大車內部展示給南康公主。

「入府三十輛,送入台城三輛,余下隨我返回鹽瀆,並不會惹人猜疑。」

庾希人在京口,藏金的簿冊早托人送給郗愔。從反饋的消息來看,數量應該無誤。

桓容要做的就是將真金白銀分好,一成送入台城,余下帶著啟程,到京口分出一半,就算完成任務。

「這么簡單?」南康公主很是懷疑。

「之前是我想差了。想要不引人注意,復雜反而不好。」桓容笑了笑。新增一歲,少年稚氣減少幾分,氣質更顯得沉穩。

母子倆商量之後,將出府的時間提前,先去青溪里再往台城。於是便有了三十輛大車排成長列,沿秦淮河北岸前行的一幕。

抵達青溪里後,桓容無心欣賞四周風景,命車夫加快行速,盡快趕到藏金的宅院。

「瓜兒。」南康公主忽然出聲。

「阿母?」桓容回過頭,表情中帶著疑問。

「莫要慌,也莫要心急。」南康公主淺笑。

「記住我昨日同你說過的話,見到太後,無論她說什么都不要輕易點頭。如果應對不上,閉口不言就好,凡事有我。」

「諾。」

桓容正色應諾,記起方才舉動,不由得耳根發熱。

還是不淡定啊。

健仆揚起長鞭,犍牛頸上銅鈴輕響,行走在冷雨中,鼻孔噴出一團團白霧。

牛車停住後,健仆躍下車轅。

大門前早有健仆等候,無需吩咐,抓緊在石階上鋪設木板,供大車入府。

門前動靜不小,不一會便有數名家仆在溪對面張望。

桓容索性大大方方,不遮不掩,請南康公主留在車內,自己撐著車轅躍下,揚起下巴,看一眼溪水對面,將一個意氣風發、神氣揚揚的少年演繹得活靈活現。

大概過了半刻鍾,家仆陸續散去。想也知道他們會如何上報,無外乎桓氏郎君「有財」之類。

「演技果真需要磨練。」

似乎對方才的表現不太滿意,桓容嘟囔兩聲,摸了摸下巴,邁步走進府內。

荀宥和鍾琳向南康公主見禮,隨後取出簿冊,竟比南康公主所得厚上一半。

「這是?」桓容挑眉。

「不瞞明公,清理後院水塘時,又得金十余箱,珍珠五十斛,珊瑚兩座,百余絹布,並有諸多青銅及金銀器物。仆同孔玙細觀,應是前朝宮廷之物。因箱體年代久遠,部分絹布已經褪色-糜-爛,不可能是庾氏所藏。」

「前朝宮廷之物?」桓容面露詫異。

隨便挖也能挖出寶來?

「恐消息泄露,仆命人將東西藏好,另造一本簿冊。冊中之物如何處理,端看明公之意。」

荀宥語氣平穩,半點不覺心虛。仿佛沒有在暗示桓容,這筆實屬意外之財,並不被他人知曉。明公今為幽州刺使,赴任之後,重建城池、安置流民、組建商隊,事事都需要錢。這些金銀財寶來得正好,獨吞方為上策。

桓容看看荀宥,又看看鍾琳,見二者表情如出一轍,控制不住的眼角直抽。

果然物以類聚?

桓容搖搖頭,不成,這是貶義。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桓容繼續搖頭,還是有點不對。

思來想去,實在找不出個合適的詞來形容,無論怎么著,都會把自己兜進去。桓刺使唯有抬頭望天,默然無語。

轉念又一想,不就是愛財嗎,愛財有何不好?

他樂意!

「咳!」

桓容咳嗽一聲,朝著兩人使了個眼色。

荀宥和鍾琳心領神會,無需桓容多說,分別拱手揖禮下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