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2624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和荀宥等人相處日久,積累下豐富的經驗,桓容以為自己的口才還算不錯。但是,此時此刻,面對親娘嚴肅的表情,他卻突然變得詞窮。

秦璟送來鸞鳳釵,還是在冠禮之時,實在出乎預料。

以之前的幾番接觸,說他故意找茬,可能性著實太低。

結兩姓之好?

桓容默默嘆息,這事更不可能。

是嫁是娶?

條件擺在那里,硬件軟件都有欠缺。

實話實說,見到鸞鳳釵,他也有些懵,第一反應是馬上送出書信,和鬧出「這事」的好好談談,看看對方是不是腦袋進水,要么就是走路沒注意撞柱子上了。總而言之,這是「正常思維」能干出的事嗎?

「瓜兒?」

桓容遲遲不出聲,表情變來變去,喜怒難斷,南康公主愈發感到疑心。

李夫人眸光微動,仔細打量桓容的表情,腦中閃過一個念頭,以袖掩口,笑容頗含深意。

「阿姊莫要催,稍等片刻,郎君理清之後,自會實言相告。」

聽到這句話,桓容只想苦笑。

實言相告?

怎么告?

秦某人辦事不地道,好歹事先給個提醒,他也好知道「事發」之後如何應對。如今倒好,一支鸞鳳釵送過來,親娘誤會是找茬,他怎么解釋?

「阿母,這事……」桓容皺眉,硬著頭皮道,「兒以為對方未必有惡意。」

南康公主眸光微凝,「沒有惡意?」

壓力陡然加倍,桓容激靈靈打個寒顫。

太嚇人了有沒有?

「兒同秦氏有生意往來,彼此定有契約。秦氏向來守約,稱王拿下燕境之後,一度攔截南下的亂兵,對兒多有相助。」

桓容咬了下舌尖,情緒鎮定下來,思維隨之變得清晰。

「兒同秦氏四郎有約,不只交易鹽糧,更從氐人轄地招攬百姓,收攏壯丁。」

「回建康之前,盱眙曾遣商隊北行,經南陽入上洛,如計劃順利,想必此時已經折返。」

「秦氏掌控燕境不久,又發兵攻打氐人,搶得三郡之地。條件所限,縱然下令恢復農耕,與民休息,短期內未必能見成效。想要維持對敵優勢,急需大量的海鹽稻麥。九成不會殺雞取卵,舍棄同幽州的買賣。」

「你怎知不會?」南康公主沉聲道,「如能拿下幽州,何必再出錢市買?」

「若對方有挑釁之意,甚至兵發幽州,臨近諸州定不會坐視。」為增強說服力,桓容手蘸茶湯,在地上勾畫簡略輿圖,展示幽州的重要性。

「幽州地處要沖,西接豫州,南臨為青、兗僑州,再向南則是廣陵。一旦廣陵被破,敵軍長驅直入,建康危矣。」

甭管晉室地位如何,都是王朝正統的象征。在沒有成功篡位之前,縱然是桓溫,也不會任由外敵入侵,必會竭盡全力迎戰。

「秦氏既然稱王,早晚會同晉國一戰。然而,」桓容頓了頓,咬住腮幫,「不會是現在。」

秦氏有實力有野心,定然會有逐鹿中原,統一華夏之志。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在掃滅胡人政權,統一北方之前,貿然和東晉起沖突並不明智。

這和個人開撕不同。

國與國之間開戰,必是全力以赴,勝者通殺,敗者飲恨。

亂世之戰,群雄逐鹿,你方唱罷我登場。不到兩百年間,匈奴、鮮卑、羯、氐、羌以及烏孫柔然等部南遷,建立的政權兩個巴掌都數不過來。

結果呢?

多數如流星劃過,短短幾年就灰飛煙滅。

究其原因,不過是根基不穩,遇大敗就要潰散。

「阿母,在兒看來,秦氏不統一北方則罷,一旦掌握北地全境,收攏民心,與晉早晚會有一戰。而在那之前,秦氏九成不會輕舉妄動。」

「為何?」

「秦氏能夠崛起,是高舉『驅逐胡賊,恢復漢家』的旗號。」桓容沉聲道,「未等胡人盡退便貿然同晉開戰,與其『志向』相違,必不得人心。」

歷史上,苻堅野心勃勃,拿下北方之後,迅速發兵百萬,誓要一統天下。東晉的兵力完全不夠看。無論在誰看來,此戰的勝負都沒有懸念。

出人意料的是,苻堅偏偏輸了。

不只輸掉戰爭,更輸掉國家,最後還丟掉性命。

後世評價,淝水之戰成為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經典。更成就謝安謝玄之名,使陳郡謝氏登上權力頂峰。此戰之後,號令北方的前秦分崩離析,各族紛紛叛-亂,短暫統一的局面又被群雄割據取代。

引發勝利天平傾斜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百萬大軍的組成。

胡人占據少數,更多的則是漢人。

無論多么孱弱,東晉都象征「漢室正統」。苻堅征發漢人去打東晉,無疑是一步臭棋。無論順風逆風,戰爭的結果都不會順應期望。

現如今,秦氏面對的問題很多,哪怕不如苻堅的嚴峻,也容不得肆意而為。如若不夠謹慎,行差踏錯半步,之前的大好局面都將淪為泡影。

氐人盤踞在側,苻堅王猛這對黃金搭檔隨時可能「出招」。慕容鮮卑的殘余勢力並未完全消滅,尤其是打下高句麗自立的慕容垂和慕容德,更是心腹之患,不得不時刻加以警惕。

秦氏這時打東晉,無疑是一記昏招,相當於足球場上的烏龍球。

「在兒看來,只要秦氏沒有昏頭,必定不會在此時南攻。」等對方決心南攻,自己的實力也非今日可比,大可以掰一掰腕子。

南康公主點點頭,認為桓容言之有理。在後者將要松口氣時,又問道:「那么,對方送來這支鸞鳳釵出於何意?」

桓容:「……」敢情他忽悠這么一大串,口水都快說干,也沒能將事情蒙混過去?

「既然不是無意,其中定有蹊蹺。」南康公主看著桓容,不放過他臉上任何一絲表情,「瓜兒,你實話同我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桓容胃疼。

「阿母,這……」

「恩?」

「……他,那個,曾經……」

「什么?」

「秦四郎曾對兒吟誦詩經。」

南康公主:「……」這算什么回答?

正要再問,腦中靈光一閃,神情陡然一變。

「哪首?」

「召南和衛風。」硬著頭皮說出這句,桓容不敢抬頭。

「召南,衛風?」

「是。」

室內陷入寂靜,僅有燈光搖曳,焰心-突然-爆-裂,發出一聲脆響。

「多久了?」

「阿母?」桓容詫異抬頭。

「這事多久了?」

「幾個月前……」

南康公主再次陷入沉默,桓容額頭冒汗,只覺壓力山大。

氣氛過於緊綳,仿佛一根拉緊的細繩,隨時可能扯斷。

「阿姊,」李夫人忽然出聲,打破這一刻的凝重,「郎君龍鳳之姿,拔群出萃,秦四郎同郎君相識日久,心生仰慕不足為奇。」

「不足為奇?」南康公主挑眉。

李夫人輕輕頷首,笑容溫婉,語氣嬌柔,「伯牙子期之交,留百載佳話。所謂知音難覓,如郎君能得一知音,未嘗不是好事。」

「知音?」桓容愣在當場。

這事可以這么解釋?

是不是有哪里不對?

「只不過,」李夫人話鋒一轉,笑容依舊溫和,卻讓人脊背生寒,「郎君尚且年少,秦四郎此舉實有幾分不妥。郎君何妨與之書信,請他往幽州一行,殿下可親自見上一見。」

幽州?

桓容雙眼瞪大,明白李夫人話中的暗示,陡然生出喜意。

「阿母,我馬上命人准備車駕,明日就走!「

只要親娘願意離開建康,一切都不是問題!

鸞鳳釵?

小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