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2710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天子連下數道旨意,冊封皇後,冊立太子,降廢帝,以司馬道子為東海王,已讓群臣措手不及。最後又放一記驚雷,以桓大司馬和郗刺使輔政,仿周公故事。

也就是說,朝政盡數托於兩人,他日司馬曜登上皇位,會成為比歷代先皇更貼切的「傀儡」。如果兩人不滿,大可以將他攆出台城。是廢是立,全在兩人一念之間。

這樣的旨意,雖比不上將皇位拱手相讓,卻也不差多少。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司馬昱留下後手,找來兩位「周公」,而不是任由一人獨大,將建康握於掌中,將朝中大權獨攬一身。

西府軍和北府軍勢均力敵,姑孰京口互為牽制,不想拼個你死我活,被他人得了便宜,桓溫和郗愔都會小心謹慎,不會輕易起爭執。

如此一來,建康勉強可保安穩,滿朝文武也能暫時松口氣。

此外,王淑儀登上後位,搬入顯陽殿,就是-後-宮理所當然的掌權者。礙於輩分,褚太後必須退一射之地。

他日天子駕崩,司馬曜登基,朝中有權臣輔政,壓根不需要太後攝政。即便要做做樣子,請出的也會是王太後。

至於褚太後,只能留在長樂宮,繼續撥動流珠,枯對一部道經。

殿中寂靜許久,終於有朝臣鼓起勇氣,起身道:「陛下,大司馬未應征入朝,當遣人往姑孰傳立嗣之意。」

翻譯過來,桓大司馬不在建康,事情就這么拍板真的好嗎?

司馬昱遲遲沒有回答,僅是一陣接一陣咳嗽。宦者遞上溫水,勉強壓下些許,卻是無力說話,否則又會咳得撕心裂肺。

事實上,以他目前的狀況,根本不能臨朝。但受情況所迫,不想帶著「遺憾」駕崩,必須提前安排好身後事。

登基時立下的宏願早已淪為泡影。

他所能做的,就是拼著最後這點時間,盡量平衡朝中勢力,設法壓制褚太後,避免一場可預期的兵禍。

司馬曜是不是能坐穩皇位,司馬道自子是不是會心懷怨氣,皇室內部是否將有一場爭奪,司馬昱全不在乎,甚至有幾分樂見其成。

兒子不孝,聯合外人,整日盼著親爹去死。

他又何必留下慈心,為兩個不孝子鋪路?

太極殿上,寂靜忽被打破。

隨著一人開口,群臣仿佛被按下開關,開始各執一詞,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起來。

爭執的重點不是該不該立嗣,也不是該不該立司馬曜,畢竟聖旨已下,皇權尊嚴總要維護,不能逼著天子當殿改口。

重點在於,由誰去姑孰送信,是不是該等桓大司馬放出口風或是應征入朝,再行冊立皇太子之禮,將司馬曜送入東宮。

足足過了半個時辰,意見始終不能統一。

朝會上鬧哄哄一片,不少人爭得臉紅脖子粗,就是不肯松口。

自始至終,謝安正身端坐,未發一言。謝玄坐在靠後的位置,看著叔父背影,不由得眉心緊鎖。

王彪之和王獻之交換眼色,同樣沒有加入這場無意義的「爭吵」。

能在朝堂上立身,官品千石以上,幾乎沒有笨人。

家世是依仗不假,但和同僚打交道,每每亮劍交鋒,自身的能力同樣不可或缺。

眾人的確在吵,而且吵得相當厲害。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甚至連爭吵雙方都十分明白,這場爭吵注定沒有結果。

無論哪方吵贏,桓溫的實力擺在那里,司馬曜要入東宮,光有聖旨沒用,注定繞不開姑孰。

之所以如此「投入」,不過是在擺明態度,各自站隊。

畢竟郗愔就在朝中。

同桓溫不睦的士族、不想投靠桓大司馬的朝臣,都在借機向郗刺使遞上「投名狀」。同時也為日後的爭奪埋下伏筆。

又是一個時辰過去,群臣吵得更加厲害。

郗愔坐在右側首位,閉目養神,猶如成竹在胸,始終一言不發。

司馬昱咳得更加厲害,然而,無論聲音多大,最後都會被爭吵聲壓過去。

看著殿中鬧劇,司馬昱一邊咳一邊諷笑,這就是國之棟梁,朕之股肱,何等可笑!

司馬曜和司馬道子沒有資格上朝,卻時時關注朝會消息。聽到司馬昱現身朝會,更是派人守在殿外,一有消息立即回報。

不大一會,宦者急匆匆跑來回稟,說是朝會上吵了起來,文臣武將吵成一團,始終爭執不出結果。

「因何事爭吵?」

「回殿下,仆隱約聞聽,是冊立皇太子之事……」

宦者將聽到的內容一一道來,司馬曜臉色發紅,鼻孔翕張,牢牢的握住雙拳,幾乎克制不住激動的情緒。

「你是說,父皇已下旨立我為皇太子?」

「回殿下,正是。」宦者伏身跪著,額頭緊貼地面,壓根不敢起身,更不敢看司馬道子一眼,「陛下連下數道旨意,冊封王淑儀為皇後,立殿下為皇太子,並封……」

「什么?」司馬曜追問。

宦者咽了口口水,抖著聲音道:「封七殿下為東海王。」

「東海王?」司馬曜愣住,轉頭看向司馬道子,嘴角不自覺的上翹。雖然以最快的速度壓下,仍被對方看個正著。

「阿兄很得意?」司馬道子陰沉道。

「怎么會。」司馬曜連忙擺手。

「那就是幸災樂禍?」

「阿弟怎會有此想法。」司馬曜匆忙搖頭。

司馬道子冷哼一聲,突然站起身,一腳踹在宦者背上。

宦者不敢呼痛,只能用力咬牙,一動不動承受這份怒氣。

「阿弟!」司馬曜皺眉,「你這是做什么?」

「做什么?你管我做什么!」司馬道子抽-出腰間佩劍,狠狠一劍砍在宦者身上。因是木劍,宦者沒有當場見血,但劍鋒砸下,大片的青紫不可避免。

宦者仍是咬牙,始終不敢發出半聲。

司馬曜怒視司馬道子。

打狗還需看主人!

宦者伺候在他身邊,奉他之命往太極殿探聽消息,司馬道子怒氣再甚,也不該當著他的面行出此舉。

他是在打宦者?

分明是在扇他巴掌!

「阿弟,這里不是你撒野的地方。」司馬曜沉聲道,「如有任何不滿,大可等朝會結束請見父皇!」

「怎么,還沒搬入東宮,就開始擺起皇太子威風?」

司馬道子冷笑,不顧司馬曜的怒火,舉起木劍,狠狠砍向宦者後頸。不是後者預感不妙,下意識躲閃,恐怕要傷到頸骨,甚至當場斃命。

「司馬道子!」

司馬曜猛地站起身,終歸比司馬道子年長兩歲,且身高體健,直接在氣勢上壓過後者。

司馬道子神情微變,不由得瑟縮一下。

司馬曜上前半步,劈手奪過木劍,一把丟在地上,揪起司馬道子的衣領,恨聲道:「你想做什么?當著我的面殺人?」

司馬道子眯起雙眼,不怒反笑,只是笑容扭曲,突兀的現出幾分猙獰。

「阿兄何必明知故問?」

東海王,東海王!

縱然不立他為皇太子,也該是琅琊王,會稽王!為什么偏偏是東海王?!這豈不是說,他注定和皇位無緣?哪怕司馬曜和司馬奕一樣被廢,他照樣摸不上太極殿的邊!

司馬曜定定的看了他片刻,突然一揮手,令殿中宦者宮婢盡數退下。

待殿門合攏,又將司馬道子提高幾分,逼得對方臉孔漲紅,幾乎喘不過氣來。

「阿弟,你貌似精明,實則蠢笨不堪。」

「什么?!」

「旨意是父皇所下,你的怒氣對著我發?」司馬曜冷笑道,「司馬道福離開建康,徐淑儀敢當面扇你巴掌,王淑儀被立為皇後,阿姨還在偏殿中受苦!」

「你難道沒有想一想,這一切都是為了什么?!」

司馬道子咬牙,耿著脖子怒視司馬曜。

「你是真不明白,還是故意裝糊塗?」司馬曜繼續道,「自你我踏入長樂宮,父皇再不會視你我如同往日。自你在太極殿前口出狂言,要將司馬道福做成人彘,已是犯了大忌,縱然沒有我,東宮的主人也不會是你!」

司馬曜語速飛快,卻又字字清晰,猶如一枚枚鋼針,狠狠扎在司馬道子身上。

「我知你有心思,早早就開始演戲。既然從懂事就開始演,為何不繼續演下去?還是說沒了耐性,以為父皇重病,我不得父皇喜,你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司馬道子仍是不言,瞪著司馬曜的目光極是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