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2464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放飛鵓鴿,桓容收起輿圖,動身前往楊亮處拜訪。

彼時,楊亮正查閱商稅和田稅,楊廣跟在一旁學習。聽健仆稟報,不禁現出幾分詫異。

「這個時候?」

華燈初上,很少有人選在這時過府。

「莫非有什么急事?」

楊亮沉吟片刻,放下稅冊,親自往前院迎接。

楊廣不情願的跟著。

他對桓容的觀感依舊不好,但就處置北地的手段,又隱隱有幾分佩服。這種矛盾的心理極是復雜,每次面對桓容,心情能好才怪。

「桓郡公前來,亮有失遠迎。」

楊亮十分客氣,彼此見禮之後,同桓容把臂,親自在前帶路,將人請往正室。

「貿然來訪,請楊使君莫怪。」桓容歉意道,「實是有要事相商,拖延不得。」

「哪里話。」楊亮笑道,「郡公前來,寒舍蓬蓽生輝,余下莫言,還請入室奉茶。」

看著兩人寒暄,楊廣始終保持沉默。聽到桓容的話,再觀親爹反應,不禁在心中嘆氣。難怪大君說自己不是桓容對手,單是這份「演戲」的功力,自己就差上一截,拍馬不及。

三人進到正室,早有婢仆移來立屏風,擋住堆在箱中的稅冊。落座之後,茶湯糕點陸續送上。不比幽州做出的新奇,倒也帶著梁州的特色,別有一番風味。

「請。」楊亮端起漆盞。

「使君厚意。」桓容頷首。

兩人一來一往,決口不提「要事」,而是一邊飲茶湯一邊用著饊子和糕點,甚至談論起今年的秋收。

楊廣坐在一邊,從不自在到愕然,又從愕然到木然,經歷的心里歷程實在難言。

終於,茶湯飲過,盛裝糕點的漆盤被撤下,桓容凈過手,話歸正題。

「容此番前來,實有要事請使君相助。」

「如亮能為,必當相助。」

翻譯過來,若是辦不到,還請莫要為難。

「使君可命人備下紙筆?」桓容沒在意楊亮的暗示,話鋒一轉,道,「若是無紙,絹布羊皮亦可。」

雖對桓容的要求不解,楊亮仍命人下去准備。

少頃,絹布和筆墨送上,桓容鋪開絹布,執筆飽蘸墨汁,在布上大略勾畫。

輿圖深深印在腦海,稍微回想,就能畫出各郡位置。出於謹慎考量,略去大部分,僅畫出長安附近郡縣。

饒是如此,隨輿圖逐漸成型,楊亮父子也是呼吸微滯,驚色難掩。

「郡公懂得輿圖?」楊亮問道。

「略通。」桓容停筆,對著絹布輕輕吹氣。

楊亮尚能自持,楊廣的視線幾乎黏在圖上,一瞬不瞬,片刻不肯移開。

「此乃長安。」桓容手指中心處,指尖染上一點墨痕。

「東為弘農,現被秦氏攻下。向北是北地和新平兩郡,皆有重兵把守。南為上洛,部分為秦氏攻占,西為始平,再向西即是扶風。」

「扶風?」楊廣下意識念著。

「對。」桓容看他一眼,道,「日前已被容之從兄帶兵攻下。」

楊廣蹙眉,楊亮陷入沉思。

桓容不著急向下說,手在輿圖上移動,按照先時的設想,在圖上勾畫出一條直線,直通向姑臧。

「嘶——」

明白他的意圖,楊氏父子倒吸一口涼氣,看向桓容的目光中滿是不敢置信,卻又隱隱帶著興奮。

「前日從兄送來消息,秦氏有意長安。容以為,此時與其相爭實無益處,不妨另辟蹊徑,轉道向西,打通西域商路。」

「西域?」楊亮神情肅然,盯著圖上一點,聲音微沉,「郡公有幾分把握?」

「三分。」桓容笑道。

「三分?」楊亮挑眉,楊廣暗中嗤笑。

「加上使君,就有五分。」

楊亮聞言頓住,楊廣的笑僵在臉上。

「郡公所言要事即是如此?」

「然。」桓容點頭,收回手,搓了搓指尖上的墨跡。

「秦氏攻下長安,單是城中人口財帛就需消化一段時日。苻堅不甘心敗退,必會率殘兵另據州郡同秦氏對抗。向北正好給了秦氏占地之機,如向南逃,當為荊州所阻。此間我等可趁機西進,打通西域。」

「郡公怎知秦氏定能下長安?」

「縱然不下,也撐不得太多時日。」桓容道,「氐賊被秦氏拖住,實力削減,亦可方便我等出兵。」

楊廣質疑道:「郡公能見姑臧的好處,氐賊定也不會忽略,縱然打下姑臧,怕也是為他人做嫁衣。」

「楊兄對自己如此沒信心?」

「什么?我……」楊廣正要反駁,突然心頭一動,看向桓容,難掩驚訝之色,「你是說,我?」

「對。」桓容緩緩點頭,挺直腰背,神情中不見半點玩笑,「容早有言,單以桓氏,此戰僅三分把握。如有楊使君相助,可增至五分。」

「郡公真願信任我父子?」楊亮略有遲疑。

「弘農楊氏的風骨,容已親眼見證。」桓容正色道,「楊使君,容不敢言絕無私心,但請使君相信,容所行皆為復興漢家,結束這個亂世。」

結束亂世?

楊亮干笑一聲,好大的口氣!

笑容之後又感到復雜。

秦時猛將,漢時雄兵。

一句「滅秦者胡」,秦軍險些屠盡草原胡族;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漢軍滌盪草原,深入打磨,直入匈奴王庭。

縱然是三國亂世,公孫瓚、曹操、袁紹等北地諸侯,皆讓胡賊聞風喪膽。敢踏入中原半步,擺在面前的只有屠刀。

百年烽火,戰禍不斷,漢家衰弱,人口銳減。

五胡內遷,漢家百姓淪為羔羊,中原大地遭受大難。

凡漢家子,親歷此等亂世,如何不會心痛?

楊亮並非弘農楊氏嫡支,亦秉持祖訓,時刻不忘胡賊之惡,漢家之辱。早年同桓溫不睦,每遇桓溫北伐,仍會傾全力相助。

之前呂延潛入梁州,欲借桓、楊兩家的矛盾挑唆,實是看錯了楊亮父子。

現如今,桓容字字鏗鏘,決意復興漢家,結束亂世,父子倆固然有幾分不信,卻也壓抑不住胸中涌動的熱血。

「郡公所言句句屬實?」

「容以桓氏之名立誓。」桓容雙手平放膝上,目視楊亮,「請使君助我!」

「好!」楊亮肅然道,「有郡公今日之言,亮必當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多謝使君。」

兩人同時舉起右臂,三擊掌後,放聲大笑。

楊廣看看親爹,又看看桓容,最終咬住腮幫。

他承認,自己不是桓容的對手,假使再過三十年,也難追上三分。不過,沒法作對手,成為同盟倒也不錯。

如果沒有今日之事,桓容貿然開口招攬,只會被視為笑話。但有經略西域的計劃,楊亮都被打動,遑論是年輕氣盛的楊廣。

有西域為目標,讓出梁州刺使,再不如之前難受,反而更堅固彼此間的利益關系。

「天色不早,郡公何妨留下用膳?」楊亮笑道,「聞郡公海量,府中藏有幾壇美酒,亮早有意請郡公暢飲。」

桓容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