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2263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司馬曜走進正殿,群臣忽然間停止議論,齊刷刷的看向天子,殿中變得一片死寂。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響起將兵的喊聲,聲音整齊劃一,要求太後退居後-宮,天子親政。

群臣神情莫名,看著司馬曜,表情都有幾分隱晦。

司馬曜坐在上首,臉色鐵青,渾身僵硬。此時此刻,他終於明白桓容口中的「後果」究竟是什么,也徹底打消最後一絲僥幸。

如果不宣讀詔書,不在此時退位,別說繼續做個傀儡,怕是連命都保不住。

在偏殿時,他曾暗暗思量,如何將桓容手中的詔書指為假,好歹拖延一下時間。思來想去,始終不得一法。

父皇去世,司馬奕可還好好的活著!

無需多費周章,只要將人接來台城,當著群臣的面說一句「禪位詔書乃廢帝前所發」,他和父皇都會被打為「篡位」之人。

會牽連當時擁立父皇的臣子?

一句「受蒙蔽,不知內情」立刻就能甩鍋。甚至為證明自身清白,還會幫著桓容將他父子更深的踩入泥里。

識時務者為俊傑。

想當初,魏主代漢,晉帝取魏,滿朝文武都是如何做的?

形勢比人強。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除了乖乖低頭,宣讀詔書讓出皇位,司馬曜沒有第二個選擇。如若不然,怕是連太極殿都走不出去!

坐在皇位上,司馬曜俯視群臣,面對指責和猜疑,始終沒有出聲。

直到桓容歸來,坐到郗愔下首,他才從沉思中轉醒。握緊禪位詔書,看向桓容所在,剎那間對上一張笑臉,下意識打了個哆嗦,本能的捂住仍在隱隱作痛的下腹。

殿外,將兵的喊聲一浪高過一浪。

樂聲和鼓聲早已經停歇,樂者和歌者面帶驚慌,低著頭,完全是一動不敢動。

司馬曜臉色變得更青。

看到有臣子不耐煩,已要起身發問,當即深吸一口氣,搶在對方開口之前,將詔書遞給伺候一旁的宦者,咬牙吐出一個字:「念!」

「諾!」

宦者恭敬的捧起竹簡,上前半步,正要開始宣讀。

不承想,起身的臣子搶言道:「陛下,歸政之事總有章程,需得太後恩許,三省擬詔!」

司馬曜沒有理會,仍是對宦者道:「念!」

宦者未做遲疑,立刻展開竹簡,高聲道:「朕在位至今三載,遇中原傾覆,胡賊盤踞,不能內修德政、外御強敵,無承續祖宗基業之能,愧於天下百姓。

天命之歸,有德者居之。故有堯舜之賢,夏禹之治。

今仰觀天變,俯察萬民,唯行運在桓。

天棄遺晉,當歸德者。

今踵漢魏舊典,遜於臨海,禪位於桓氏子容,歸傳國玉璽。望能北逐胡賊,興復漢室,匡復中原,再盛華夏。

詔書宣布天下,擇日定寶冊,行大典。」

詔書宣布完畢,宦者退回司馬曜身側。

殿中再度陷入死寂,殿外的呼喊聲竟也漸漸停歇。

群臣面面相覷,愕然者有之、懷疑者有之、成竹在胸者亦有之。只不過,無人應聲接旨,也無人起身出言,勸說天子收回退位之意。

桓容正要起身,卻被郗愔抬手按住。

後者微微搖頭,代他站起身,掃過左右文武,隨後面向司馬曜,高舉笏板,口中道:「陛下英明。」

四字落下,無異於蓋棺定論。

桓容有實力不假,但在朝中說話的分量依舊不如郗愔。

郗丞相正面表態,無論贊同與否,此刻都不會有人當面駁斥,大膽到故意唱反調。

至於殿外的將兵是不是司馬曜安排,如今已經不重要。

重要的是,龍亢桓氏和高平郗氏明顯達成默契。再看出聲附和的琅琊王氏,以及沉默不言卻也沒立即反對的太原王氏和陳郡謝氏,眾人都是打了個激靈,腦海中迅速閃過一道靈光。

繼郗愔和王彪之之後,又有數名臣子起身,郗超即在其內。

僑姓之後,吳姓迅速加入。

自司馬曜登上皇位,這還是首次被贊「英明」,而且是滿朝文武齊聲贊同,難免令人覺得諷刺。

俯視群臣,司馬曜面沉似水。

他料到會有這個結果,可當真面對,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其中的滋味更是難言。

當年魏主禪位,尚有臣子表示,一生是大魏之臣,不肯侍奉晉主。輪到他呢?自丞相以下,無一人站出來,哪怕說上一句話!

即便是個傀儡,總該有幾分香火情。可惜事到臨頭,這些僅存在於想象中。他今天讓出皇位,終於徹底掃清眼前迷霧,看清滿朝文武。

視線轉向桓容,憤怒中帶著幾許陰沉,甚至還藏著一絲幸災樂禍。

登上皇位又如何?

等桓容坐到這個位置,就知道「傀儡」兩字意味著什么。

司馬曜站起身,並沒多說什么,無需宦者服侍,親自除下皮弁、解下佩劍,邁步走到桓容面前,雙臂平舉,深深揖禮。

「從此後,江山社稷、天下百姓俱托於敬道。」

桓容鄭重還禮。

這個時候開口推辭,未免顯得太假,也會辜負郗愔的好意。

能讓郗愔轉換立場並不容易,與其為爭虛名拖拖拉拉,不如干脆利落,省出更多時間做點實事。

「陛下放心,容定不負所托!」

禪位詔書剛剛宣讀,寶冊未立,大典未行,這聲「陛下」實屬理所應當。

司馬曜點點頭,直起身,無視兩側文武,邁步走出殿門。

從今日起,他再不是台城之主,名義上的都不是。但依舊典,不能馬上離開建康,需得暫移華林園,等桓容登上皇位,再攜家眷啟程。

如果桓容遵守諾言,他尚能在臨海終老。如若不然,左右都是死路一條,離不離建康又有什么區別?

多數人沒有想到,天子大婚之日會生出如此多的波折和變故。

先是太極殿被圍,將兵叫嚷著要「歸政天子」,隨之是司馬曜下退位詔書,當著群臣的面禪位桓容。

緊接著,郗愔王彪之等分別表態,一些蒙在鼓里的人終於恍然大悟,或許司馬曜的確想搞事,卻在中途,不,或許是從一開始就落入旁人的算計,一步一步陷入深坑,終得今日下場。

位列朝堂的沒有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