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第三百零五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2142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談判進行得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有些糟糕。

連續三日唇槍舌劍, 兩國文武輪番上場, 擼胳膊挽袖子, 就差拔-刀打上一架, 奈何境況停滯不前,仍有諸多事項未能達成和議。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市糧這件事上,雙方的意見基本一致, 都無意拖延, 對彼此的條件大致能夠接受。

北地著急儲備軍糧、賑濟災民,時間拖得越久對國內情況越是不利,干脆主動提出, 願以高於市價兩成的價格定契。

作為交換條件,定契之後, 運糧的隊伍盡速北上, 以解燃眉之急。

長安主動軟化態度, 向建康做出讓步。

建康自然投桃報李, 部分放款條件,言明除金銀之外,絹帛、葯材、獸皮、戰馬等皆可充作糧款。

如果可以,桓容更想要人口。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長安未必肯松口。和謝安桓沖等商議之後, 只能改以戰馬牛羊。雖然遺憾, 奈何形勢如此, 總好過做無用功,平白浪費時間。

一方等著糧食救急,主動讓步;一方探明底線,無意在細節上糾纏。談判進行得十分順利,當日即定下部分章程,上呈兩位天子過目。

「稻麥數目巨大,如要全部湊齊,需開揚州府庫。」

南地兩年大熟,加上海貿和西域商路的補充,國庫堆滿,府庫充裕,百姓家中多有余糧。但糧食再多,不代表沒有窮盡。對於長安提出的數量,一時間也難以湊齊。

「無需一次給足。」放下竹簡,桓容開口道,「數目如此巨大,長安未必能給出全部糧款,莫如分批市賣,為彼此留有余地。」

「分批?」郗超面露詫異,似沒想到這點。

桓容點點頭,不意外郗超的表情,繼續道:「兩歲大熟,今歲亦將豐產,然明歲情況如何,如今實難預。」

災自天降,誰能保證年年風調雨順?

參考北地的情況,桓容委實不敢掉以輕心。如今的年月,糧食和人口至關重要。生意固然要走,可不能把自己搭進去。

「非必要,不能開揚州府庫。可先自幽州籌集,待海船歸來,又能得一批糧食。自能補足缺額。」

船隊的糧食如何得來,桓容無心過問。

反正有糧就成。

說白了,桓禕做生意一向公平公道,當地的國主邦主為了金銀絹帛加重稅收、搜刮百姓,屬於人家的「內-政」,不該船隊背鍋。

「首批稻麥運至長安,護衛之人無需著急返還,可暫留該地替代賈科。」

不久前,賈科啟程南返,留在北地的商鋪依舊市貨,搜集消息的途徑卻不好再用。

為彌補這個損失,建康必得另覓他法。

此次市糧是個機會。

「分批市糧,則有借口在長安久留。」

縱然長安有所懷疑,也不會立即將人逐走。畢竟還等著南地的糧食救急,抓不到切實的證據,毫無理由的逐走來人,實在是無禮至極。

「陛下之意,臣明白了。」細品桓容所言,郗超恍然,當即微微一笑。

明面上留出破綻,吸引長安的目光,暗中如何行動,他自會同賈秉商議。此事需要詳細謀劃,采用的手段不夠光明正大,最好不過天子之耳,事成寫成秘奏即可。

「中書令辦事,朕放心。」

桓容笑著頷首,將事情全權委托郗超。

後者拱手領命,不久告辭離開,尋到剛自城外返還的賈秉,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解釋一番,賈秉當場表示:善!

「此事可行,然需與諸位同僚商議。事成之前不能露出半點破綻。」

「自然。」

三言兩語之間,郗超賈秉達成一致,聯袂去見謝安。途中遇上王獻之等人,干脆一並拉上,免得事後還要費力解釋。

「分批市糧,留人於長安?」

謝安微有些驚訝,和桓沖互看一眼,都沒想到此種辦法。

仔細斟酌之後,認為此事可行,當場拍板決定,好,就這么干!

如何刺-探北地情報,郗超賈秉沒有名言。

在場都是聰明人,有匡扶社稷之能,折沖萬里之才,透過只言片語,就能聞弦歌而知雅意,猜出背後關竅,自然用不著多說。

「如此甚好。」

眾人頷首表示,此事可行,就該這么辦。

不厚道?

南北並立,不可能永遠持續。建康長安早晚將有一戰,雙方是敵非友,盟約隨時都能打破。

換句話說,和平只是暫時,等到將胡賊的勢力徹底碾碎,待到草原和西域胡再形不成威脅,就是南北舉兵,決勝天下之時。

再者說,建康謀算長安不假,長安一樣和「純良」搭不上邊。

建康想著往長安扎釘子,長安一樣心心念念著刺探建康消息。

彼此是半斤八兩,國與國之間的利益相爭,必然是你死我活,誰也別指責對方不厚道。到最後,比的還是誰更心黑手狠,誰更有決心毅力,誰更得民心。

大框架定下,眾人集思廣益,開始填補細節。

是夜,謝安的廂室燈火通明,燈光整整亮了一夜,天明時分仍未熄滅。

即使一夜沒睡,不少人眼底都掛上青黑,精神頭卻是格外的好,不見半點萎靡。

各自回房梳洗更衣,用過早膳,愈發顯得精神飽滿,斗志昂揚。出城談判的時候,從謝安以下,全都是昂首挺胸,豐神俊朗更勝往日。

桓容坐在大輅立,見眾人如此精神面貌,不免感到驚訝。

心中疑惑難解,命宦者召來賈秉,大致詢問一番,後者微微一笑,道:「陛下英明,一言如醍醐灌頂。陛下之意,臣等深諳於心,今日必當有個計較。」

賈秉成竹在胸,笑著表示:陛下您放心,一切都在計劃之中。

桓容默然半晌,目送賈秉離開,無語望天向車頂。

放心?

他壓根不明白諸位臣工有何腹案,如何能夠放心?

眾人來到城外,依舊是之前搭建的高台。

因昨日有雨,今日天空仍有烏雲未散,台頂張開木傘,無需人力支撐,嵌入事先留下的凹槽即可。

別看凹槽不深,實則內有機關,哪怕風雨再大,木傘始終屹立不搖,紋絲不動。遇有急情,藏於傘下的機關開啟,傘緣木刺疾-射而出,如萬箭齊發。

不用問,百分百是公輸和相里的手藝。

對於相里兄弟的愛好,桓容即驚訝又感到佩服。他早到相里兄弟擅長機關術,可萬萬沒有想到,兄弟六人技藝精湛,信手拈來一件尋常五品就能埋設機關。

數年下來,相里兄弟帶出不少徒弟,各個身懷本領,出師之前制出不少精巧的小玩意,全都擺在木器鋪售賣。

這些木器鋪是公輸班的徒弟經營,雙方都在磨練手藝,各取所長,完全是一拍即合。

桓玄和桓偉是木器鋪的常客,會奔跑的木馬,能在水中自行的木船,都是兩人最愛。

不就之前,木器鋪新造一種海船,成-人手臂長短,船有三層,類似於幽州造出的三桅船。僅是這樣不算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