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世紀盛宴(終)(六千字大章)(1 / 2)

北宋小廚師 南希北慶 3335 字 2020-09-26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北宋小廚師最新章節!

品嘗完美酒後,宋徽宗突然覺得有些遺憾,有酒怎能無菜了,這說不過去呀,而且,要知道這梅酒可還有開胃的作用。又覺有些肚餓,於是道:「李奇,有此等美酒,怎能無菜,快些將這店的風味菜式呈上來吧。」

「這個---。」

李奇搓了搓手,很是為難呀!

這小子真是太氣人了。宋徽宗哪里不明白,趕緊朝著梁師成揮了揮手。於是乎,幾個大佬們又開始湊份子,將飯錢給付了。

李奇這才點了下頭,酒保們立刻開始上菜。

這一道道佳餚呈上以後,幾乎是擺滿了圓桌外圈,但是中間還留著一個空位,顯然還有一道菜沒有上,而且這道菜規模可不小,可即便如此,僅憑這已經呈上的菜,就已經是讓人震驚不已。如果說那道「鳩占鵲巢」只能用「壯觀」來形容,那么桌上的菜式唯有用一個「美」來形容了。

還沒有等眾人從這些美麗的菜式當中醒悟過來,這最後一道菜就呈上來了,就那橢圓形的瓷盤,足足有兩尺來長。

當這道菜放於桌上後,只見盤中有著一條「大魚」,准確來說應該是用各種肉片組成的,首尾翹起,在「魚身」和周圍點綴幾片正面絳紅、反面翠綠的紫蘇葉,又有片片肉片疊起,猶如大海的波浪,又如朵朵盛開如嬌嫩的白蓮,使人感到仿佛置身於美麗的花壇中,色彩和造型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美不勝收。更重要的是,它是那么的栩栩如生,突出了刺身「生」的特點,使人感到這條魚仿佛仍在水里游動。

真是太美了,美到了讓人都不想動筷去破壞這一副美景,這就好比用剪刀剪爛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一般。要遭天譴呀。

日本料理,用一句話便可概括它的特點,那就是---用眼睛去品嘗。

中國菜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但是日本料理不注重嗅覺上的享受,它更加注重的是視覺上的享受,好不好吃那倒是其次,但是一定得好看。不好看,哪怕是做的再好吃,也是浮雲,簡單來說,就是你可以敗絮其中,但是一定得金玉其外。

強烈的視覺沖擊。讓宋徽宗等人已經沉醉其中,不能自拔。過了好半響,他才反應過來,搖頭驚嘆道:「美!太美了!」

李奇笑道:「這一條『魚』是由扁口魚(比目魚)、鯉魚、鯽魚三種魚,還有蟹肉、鹿肉、雞肉組成的,也是專門為皇上你准備的。」說著他手往每人面前那個小碗一指,道:「這刺身再配上由滕吉先生從日本本土帶來的山葵泥。味道更加美味。」

「山葵泥?」

宋徽宗好奇的望著邊上那小碗,但見醬油湯汁中帶有點點青綠。

李奇解釋道:「這山葵泥與我大宋的芥末有些相似,但是要更加辣一些,配上這刺身是在適合不過了。」

這山葵泥也是就是後世日本稱之為哇薩米的原材料,是日本料理最常用到的調味料,中國是的屬於黃芥末,不是一種植物,但是如今的山葵在日本還是廣泛應用與中草葯。沒有應用的飲食方面來。然而,去年年節的時候,李奇就已經委托滕吉三木從日本弄些山葵種子來,准備引進這種植物,然後做成芥末再去賺日本人的錢。

話已至此,宋徽宗等人也不在多言,先吃了再說。紛紛開始動手,由於李奇曾教過他們怎么吃刺身,所以個個動作都麻利的很啊。

宋徽宗用筷子夾一片生魚片見這魚片薄入紙,呈現出半透明的狀態。驚嘆道:「李奇,你的刀工真是已臻化境呀!」

李奇笑道:「皇上,這並非微臣做的,而是金樓大廚,古達師傅做的。」這一次宴會,李奇為了省錢,召集了不少酒樓的廚師,他們要名,他要利,一拍即合呀!不過,由於醉仙居和金樓的關系,他原本不打算找張春兒,可是張春兒自己卻找上門來,李奇可不懼她,一點頭就答應了下來,當然,因為金國的關系,古達在這里還是受到了重點關注,他若敢做任何手腳,下一刻必定身首異處。

蔡京呵呵道:「古師傅的刀工也可謂是巧奪天工,當初那道蟹黃玉扇,至今兀自令人記憶猶新呀!」

李邦彥好奇道:「李奇,你與古師傅的刀工,究竟誰更勝一籌呀!」

他這一問,倒是引起了宋徽宗等人興趣,紛紛饒有興致的望向李奇。

李奇道:「單論刀工,恐怕古師傅還是要更勝一籌。」

他這倒不是謙虛的話,畢竟他當初學廚藝的時候,刀工只是作為一門必修課,他也是在平時做菜的時候去訓練自己的刀工。但是古達可不同,他醉心於刀工,也一直在往這方面鑽研,他的作品,李奇也見過不少,其中有不少是難得的上佳之作。

蔡京搖搖頭道:「李奇,這你就別謙虛了,古達刀工雖然精妙,但是他的菜式在於細膩,而你的菜式大氣磅礴,布局完美,華麗尊貴,孰優孰劣,還真得因人而言。」

他也沒有說錯,李奇畢竟有後世更為科學的方法,所以,當真比起來,還真是在伯仲之間,但是最後估計李奇還是會以心意勝出。而李奇之所以這么說,他指的是純粹的刀工。

李奇也沒有爭辯,笑道:「太師謬贊了,謬贊了。」

宋徽宗哈哈一笑,也不再多說,將一片生魚片放在空盤里,再夾取適量的山葵泥放在魚片上,然後將魚片折疊,蓋住山葵泥,蘸上醬油,拈起來送入口中。

剛開始咀嚼時,一股比黃芥末還要刺激的氣味讓宋徽宗眉頭緊鎖。李奇看的也是緊張呀,他還深怕宋徽宗給吐了出來。

好在他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隨著不斷地咀嚼,魚肉越嚼越爛,越嚼越碎,宋徽宗眉頭開始舒展開來,只覺滿口生津,這時山葵泥轉變成了復合味,既辣又香。香、甜、沙、咸、辣混為一體。感覺十分奇妙。再配上一口清酒,其中味道真是讓人耐人尋味呀,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啊!

蔡京這老貨對生魚片倒是沒有太大的興趣,可是他獨愛蟹刺身,專挑蟹肉吃,若非李奇阻止。他非得將盤中蟹肉吃光了不可。

宋徽宗和蔡京畢竟是大美食家,特別是宋徽宗,那可是皇帝舌頭呀,懂得品味各種風味的美食,但是其余人就沒有達到這種境界了,通俗一點。他們就比較偏食,有些人就吃不慣生魚片。

高俅就是其中之一,他對刺身並不是很感冒,但是他對另一道菜卻是情有獨鍾,只見他手往其中一道菜道:「李奇,這道菜喚作甚么?」

李奇一瞧,見是一道金黃色的菜式。條形,有點類似加厚版的薯條,外面有著一層薄薄的金沙,透著這層「金沙」隱隱望見里面或青、或白,笑道:「這道菜名叫天婦羅。」

「天婦羅?這名字怎地如此奇怪?」宋徽宗好奇道。

李奇解釋道:「這『天』是我根據日本的風土人情而設定的,我前面說過了在日本有著『油斷大敵』一說,他們平時很節省油,做菜幾乎都不放油。以求平安度日,所以,油對他們就是天,而這『婦』字,原本是用『麥夫』的那個『麩』,意味面粉,之所以改作婦人的婦。是為了讓最後這個『羅』字更加生動一些,這『羅』字也就是這道菜的精髓,代表著羅裙,也就是外面這一層面糊。我將其稱作為天婦羅裙,就宛如婦人穿著羅裙一般。」

「天婦羅裙?」宋徽宗哈哈一笑,道:「這名字取的還真是有點意思啊!」

滕吉三木也贊道:「想不到經濟使能用根據我日本的風土人情給菜式賦予名字,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這本就是你日本人取的,跟我有毛關系,我才取不出這么土的名字了。李奇道:「過獎,過獎。」

經過李奇這一番解釋後,宋徽宗等人立刻將注意力轉移到這一道天婦羅上面。宋徽宗那一條咬去一大半,只覺鮮嫩美味,相對於其它油炸食品,這天婦羅更是香而不膩。特別是外面那一層金沙,集合了香、脆、酥三大要素,美妙極了,而且里面有些蔬菜,有些是雞肉,不同的味道讓人引引入勝,不一會兒,就沉迷了進去,因為你永遠無法得知下一條會吃到什么味道。

蔡京吃了一條蔬菜的天羅婦,連連點頭,問道:「李奇,為何用青菜做的天婦羅只掛有一面面糊,而雞肉的卻四面皆有面糊,而且,這掛糊的手段,你以前也用到很多菜式上面,但是為何這天婦羅的面糊要做的薄如紗?」

不愧是老吃貨,一問就問到了關鍵。李奇解釋道:「這是為了不影響道里面蔬菜或者雞肉的原汁原味,倘若掛厚了,那么面糊就會喧賓奪主,味道會比較重,失去了清淡的要點,所以,天婦羅這道菜,最關鍵的手藝,就在於掛面糊上面,雞肉、魚肉味道比較重,所以可以掛全,但一定都薄,而蔬菜味道比較清淡,所以,只能掛一半,為此,我還特別的選用了味道比較清淡的橄欖油。」

這話說的倒是簡單,但是將面糊掛的如薄紗一般,其難度可想而知。

宋徽宗不禁感慨道:「這道菜還真是細膩呀!」

藤吉三木拿起一個顏色艷麗可愛的壽司,整個放入嘴中,含糊不清的說道:「在下還是最喜歡這冷飯團。」

宋徽宗瞧他吃的恁地香,不禁十分懷念這壽司的味道,笑道:「這冷飯團朕似乎許久未吃了。」說著就拿起一個放入嘴中,只覺飯香與生魚片的鮮香將齒頰間填得滿滿,不留一絲縫隙,那濃香的滋味更是無處可逃,在口中久久徘徊,令人回味無窮。

或許是因為他們前面吃過太多油膩的菜式,所以此時更加突出了日本料理的清淡,眾人吃的也是忘乎所以。

酒過三巡,宋徽宗臉上微紅,可見清酒的後勁力已經上來了,渾身發熱,在這寒冬之日,真是說不出的舒服愜意,呵呵道:「李奇說這酒有男女之分。朕看這各種風味的菜式也可以作女人論呀!」

李奇聽到堂堂一個皇帝竟然說這種話,心想,看來是已經差不多了,可以進行下一個環節了。

李邦彥對這種話題永遠都是那么的感興趣,道:「皇上,此話怎說?」

宋徽宗笑道:「高麗風味的美食就如同淳朴的村婦,勤勞。樂於苦中作樂;地中海風味的美食,就如大家閨秀,文靜高雅,氣質由內而發;而大食風味的美食,那便是一個個婀娜多姿的美女,熱情似火。嫵媚風情,令人心癢難耐;至於這日本風味的美食么,外表美輪美奐,布局精妙細膩,猶如我大宋的工筆畫,細致入密,但卻都是冷冷的。決不以香氣誘人,好似那溫柔似水、淡妝輕點的妙齡女子,惹人憐愛!」

蔡京這個知音立刻叫好道:「皇上真是字字珠璣,僅僅用只言片語,便道盡今日所嘗之美味。」

梁師成也不甘落後,拍馬道:「老身不過一粗人,不懂什么美食,但是經皇上這么一說。仿佛方才的美味全部回來了。」

不愧是大藝術家,這話說的還真是有水平。李奇都忍不住為之叫好。

宋徽宗得意的哈哈大笑起來了。

藤吉三木忽然問道:「陛下,那不知貴國的菜式又是何種美人呢?」

宋徽宗五指一揚,霸氣道:「天下第一美。」

這說到菜,蔡攸可插不上嘴,但要說到美女,他立刻就蹦了起來。淫笑道:「皇上說的極是,要論美女,試問哪個國家敢與我大宋相比。」

藤吉三木聽得心里老不舒服了,但事實如此。就他們日本的女子,跟大宋的女子相比,簡直就不在一個次元上呀,要不然他們也不會總尋思著跑到大宋來借種,改善品種,暗自埋怨自己為何多嘴問這一句。又轉移話題道:「經濟使,為何這條街沒有貴國風味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