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1 / 2)

他想得知更多關於鯉魚精的事,比如小魚醉酒時提到的戲桶,他至今仍不知是什么桶,再比如渡劫,景王也不曉得鯉魚精到底要不要渡劫,只看葉清歡給的不著調的話本子遠遠不夠。

很快心腹便為景王尋得了一些據說很有用的古籍。景王決定這便看起來。

他這幾日「很忙」,早出晚歸,回來後又埋頭讀書,惹得很久沒見有點想念的魚寵不滿起來。

李魚在水晶魚缸里游來游去,心里憋著壞水,不知景王這次看的是什么書?若是看風月話本,他也要看,主人的好東西就該共享,怎能少了魚寵的份?

李魚魚身變大之後,屋子里為他備的供他跳躍用的茶盞也相應換了大一號,跳進去總要濺起不小的水花。

他才往外跳,景王便注意到了他,看著鯉魚精帶著一路水花雀躍過來,知道小魚這是有興致了,景王暗笑,趕緊把書扶好,裝出凝神的樣子。

李魚很快便跳到了案上。他常蹲的花瓣形茶盞如今也換了,換成了一整朵蓮花的樣式,比以前大了一倍不止。這只蓮盞乃景王令工匠以紅翡所雕,日光下流光溢彩,栩栩生輝。小鯉魚待在蓮盞里,宛若待在紅蓮之上,景王自從發覺這條魚對於綠葉子的莫名執著,蓮盞底部還讓工匠嵌了一圈碧玉做的荷葉,惟妙惟肖。小鯉魚一下就喜歡上了。

因不是第一次一起看書了,李魚一點不怕生,游到茶盞邊上,努力伸著魚頭去看景王正在翻的書卷,這卷書看上去十分陳舊,好幾頁都快要掉了,李魚腦補這估計是比景王還要古的本子,也不知寫得是哪只千年老妖精的故事。

鯉魚精探頭探腦,景王也發現了,干脆將蓮盞帶魚一同抱起來,就在自己眼前放著,正對著書。如此這般。魚輕輕松松就能看見。

且這個位置若是直接化形,少不得就是被圈住。

景王竟不受控地期待了一下,帶著不為人知的淡淡喜悅,再次與魚一起讀起書來。

景王這次態度爽快,李魚也很高興,以為終於能一睹古代十八禁的風采,可是努力讀了很久,李魚愣是連一行字都沒讀懂,太拗口了。

反應過來氣急敗壞的小鯉魚:上當了!這根本不是話本子,連兵書、游記都不是,這這這這居然是一本講修仙的書!

系統不是說男主光環不會受影響,景王還是能當皇帝嗎,為何景王竟看起修仙的書,難道景王他,放著好好的皇帝不當,堂堂宮廷文男主竟想搞修仙??

這難度也太大了吧,要知道他從來都不看修仙文!

李魚有些著急,偷偷瞥景王一眼,怕景王真的改變志向要當神仙。景王臉色凝重,看得極其認真,不比李魚這種一行都看不懂的,景王雖有啞疾,但是天資不錯,便是看修仙的書也極快,似有領悟。

再看下去,王爺怕不是要上天。

李魚偷偷潑了一點水到書上去。他得趕緊打消景王要修仙的念頭。修仙太苦了,又累還沒有好吃的,搞不好還要以身殉道。暴君主人千萬不要去修仙呀。

千金買回的古籍,被潑上了水,景王無奈瞥了一眼亂發脾氣的魚,是不是成精已久的魚不願意看太淺顯的書?

景王於是換了一本高深些的。

李魚正要為自己打敗了修仙文得意地搖尾巴,卻發現景王飛快地換書了,且這回看的是——煉丹集??

李魚:丹葯可不能隨便吃,書也不能隨便看啊啊啊!

李魚撲騰著,幾乎快把景王的古籍全都給弄濕了。

景王黑著臉,亮出最後了一本。

李魚一看,雙修冊!

雙——雙修??

李魚睜圓了眼睛,這可太考驗他了,就算沒看過修仙文,誰還不知道雙修的意義。

這書邊邊角角都快被磨爛了,肯定很深奧,可是雙修??

小鯉魚左右為難,最後魚腦袋湊上去,嗷,還有這種?魚也想看!

景王眼神微變:小魚果然是想與他雙修!

只是,怎么還不修?

……

「殿下。」王喜在屋外輕輕喚了一聲。

小鯉魚把書卷成了一個濕淋淋的卷,景王放開與魚爭書的手,輕輕抖了抖玉鈴。

王喜推門而入時,小鯉魚已重新滑入蓮盞里,王喜什么都沒瞧見。

王喜一臉嚴肅道:「殿下,昨夜鍾粹宮起了火,仇嬪被燒傷了。」

第37章

仇嬪?

李魚一時沒能想起來是誰,原書里並沒有提太多皇帝的宮妃, 他有印象的也就是幾位。

李魚反應不過來, 景王卻是知道這位的,便是前不久被降位的貴妃娘娘仇氏, 二皇子——如今已是安侯了, 斷不會有繼承大位的可能, 仇氏沒被打入冷宮而是降位,純粹是因皇帝想給安侯最後一點體面。

只不過仇氏瞧著仿佛還未死心, 宮中已很久沒失火了,如今也非易有火災的時節,鍾萃宮起火被燒傷,只怕另有隱情。

景王發現魚的茫然,手指有節奏地叩了三下桌案,王喜愣了愣,這是要他詳盡解釋之意,他家殿下自長大之後鮮少有這般要求了, 通常都是他略提一兩句殿下就會明白, 為何今日卻?

王喜縱然困惑, 仍是盡職地道:「仇嬪, 乃二殿下生母, 也便是之前的貴妃娘娘, 原是住在鍾萃宮, 昨夜子時, 鍾萃宮著火, 被值夜內侍發現,仇氏被燒傷,所幸火災雖燒去大半座鍾粹宮,並未蔓延至別處,皇上平安,其他各宮也無恙。」

原來仇嬪就是之前的仇貴妃?

李魚目光閃閃,他最近完全是吃飽在養膘,都快忘了貴妃涼涼了!

王公公這般解釋他就能對應上了,是仇氏所住之處著火,仇氏受了傷。

可皇宮里戒備森嚴,為何突然會著起火來?

李魚倒是想起原書一處情節,書中仇氏並未這么早就被皇帝厭棄,而是在二皇子與三皇子相斗時,才被牽連炮灰掉的,失勢之後,為了幫二皇子重得帝寵,仇氏曾使苦肉計燒傷自己,想以此博得皇帝憐憫,可惜被三皇子等人揭穿,仇氏和二皇子徹底失去了帝心。

如今承恩公府被護得好好的,仇氏和二皇子都被皇帝禁足,皇帝也差不多剝奪了二皇子繼位的可能,難道仇氏這般還不死心,還想用苦肉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