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1 / 2)

害魚都不敢再翻過去了,竭力保持同一個角度歪著,這比肚皮朝上還難。

兩位隨行太醫匆忙趕過來,不管懂不懂給魚看病,皇帝面前必須得懂,太醫們搖頭晃腦給魚診了半晌,又私下討論了好一會兒。

六皇子請示完,笑容不減,雖比三皇子能來事,卻也經歷了三皇子曾經歷過的冷落與尷尬。

太醫總算道魚可能是吃太多,並無大礙,李魚這才配合著,將魚身小心放平了,魚鰭極慢地撥著水,鼓起腮幫子,看上去真的好似撐著了,以印證太醫之言。

皇帝道:「魚既無礙,朕也該回宮了,景王送一送朕便可。」

什么六皇子、擅推拿的侍女,皇帝臉色不是很好,只點了景王,別的壓根沒提。

李魚總覺得皇帝應是生氣了,但是生誰的氣?

他有些不安,景王趁著沒人注意,將手指探入瓶內,一下一下輕摸著魚脊,頗有撫慰之意。

……也是,李魚心想,景王就在身邊,還有何可擔心的?

皇帝坐上龍輦回宮,景王策馬跟在後邊相送,入宮門前,皇帝特意停下來,望著景王的水晶瓶感慨道:「天池,今日多虧你這魚了。」

一直在偷聽的李魚:什么意思?皇帝為何要謝魚呀?

難道皇帝的確是在生氣,卻不是生別人的氣,而是——在生六皇子的氣?

這是為何?

想到六皇子攏共就出來辦了一件事,獻美,想到六皇子獻美的時間和地點,李魚忽然靈光一閃!

六皇子若只是尋常拍馬屁,皇帝可能不會生氣,換做平時給皇帝送美人,皇帝興許也會接受,但是六皇子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跑到孝慧皇後母家承恩公府來送人,更不該在皇帝才與景王憶過孝慧皇後,後腳就送人,這豈不是在打皇帝的臉?

六皇子生母並不得寵,早有獻美之心,怕直接將美人送入宮諸多波折,皇帝也未必肯接受,才想著趁皇帝微服在外,讓皇帝見一見半遮不遮的美人,起了興致便好行事,可是沒料到皇帝過來參加婚宴,竟會憶起先皇後,否則六皇子絕不會上趕著在此時獻人。

皇帝心里肯定慪死了,可又不能明著拒絕六皇子,畢竟六皇子也不是明著獻的,大庭廣眾,皇帝亦急需一個借口,將六皇子這一出揭過去。

皇帝身邊能做文章的就是景王的魚,故而魚一傾斜,皇帝便硬是以此為由召太醫,攪亂這一切。

李魚一直以為是自己成功攪了六皇子的美人計,實際是被迫不及待的皇帝抓住了機會,親自攪亂了六皇子。

回想他原本的計劃,並非沒有疏漏,魚翻了白肚,若景王沒及時發現,或者景王發現了,並未求皇帝召太醫,更或者景王求了皇帝,皇帝卻不理會……

只要皇帝有納美之心,都不會有很好的效果。應當說,是這回運氣爆棚,連皇帝急需借口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都被他撞見了。

後知後覺的李魚:哎,該不會這就是系統給加的運道吧?

記得系統給他加的是打臉反派、豐衣足食和一發入魂這三件事情上的運道。

他一直往豐衣足食上努力,好運卻不明顯,打臉反派很好懂,應當就是指這種時候吧?

看來錦鯉特質還是有點用的。

景王送完皇帝,回到承恩公府,夜色已晚,新人送入洞房,賓客都散得差不多了,六皇子竟還沒走。

「五皇兄,又見面了。」

穆天曉對外就沒有脾氣不好的時候,笑著朝景王拱了拱手。

李魚發現六皇子身邊戴錐帽面紗的美人仍在,六皇子應當還沒發現自己為何被皇帝冷落,之所以向景王打招呼,估計是想向景王探聽呢。

小鯉魚立刻化身成斗魚,尾巴瘋狂地朝六皇子掃來掃去:嗷,主人,老攻,別鳥他!

景王波瀾不驚地朝六皇子點了下頭,走近。六皇子才要將話題引到皇帝的心情上,景王目不斜視地越過了他。

穆天曉:「……」

穆天曉沒能叫住景王,視線落在景王隨身帶的水晶瓶里,那條正扭個不停的魚身上。

李魚亦很快發覺穆天曉冰冷的目光在看魚。

李魚渾身一僵,趕緊轉到景王衣袖能遮住魚的這一邊。

只要魚不看六皇子,六皇子應當也不會再看魚。

李魚沉住氣,拖了半晌才偷偷往回看,六皇子已轉過了身。

李魚還要再看,忽然水晶瓶被遮住了。

景王特意停下腳步,伸手將魚轉了個身,讓魚只能看見自己。

李魚:「……」

第72章 、

李魚覺得自己很該提醒景王, 六皇子原書既是景王的勁敵,那么而今在二皇子被廢、三皇子失寵的局勢下,也定然會是爭奪皇位不可小覷的一方。

李魚曾勸過景王「提防」六皇子,其實他心里明白, 六皇子這樣的對手,僅僅靠「提防」會很被動,景王和承恩公府在原書里就吃夠了苦頭, 若是搶能在六皇子還未勢大之前,徹底將其扳倒便好了。

可是他又該如何勸景王主動出手呢?

他——一個住在王府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公子哥兒,就算目前與景王是在戀愛中, 景王對他諸多疼寵,他也不認為,自己就有足夠的把握能夠說服景王。

應當說, 這樣的把握幾乎沒有。

他不是一個好的謀士, 分析局勢亦不是他的強項, 他只能籠統地理解為,提防等同於防守, 並不會影響局勢, 而主動出手就是進攻, 這意味著景王要放棄一貫堅持的行事作風,可是如此一來也會引起六皇子注意, 景王應當還沒有爭儲之心, 若與六皇子正式交鋒起來, 不打算爭也要爭了……

好吧,其實比起如何能讓景王收拾六皇子,更難辦的是如何能讓景王有爭儲之心。

景王之前可以不問緣由,按他所言提防六皇子,可是絕不可能不問緣由,就順便爭個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