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1 / 2)

這是睡著了吧?李魚又好氣又好笑,這只崽到底像誰呀!

「爹爹!」李魚再教一次認真教導四寶。

四寶委委屈屈,在魚爹教導下,吐了兩個小泡泡。

李魚:「……」

不行不行,一定要學會叫爹爹!

李魚以桃花餅為誘惑,四寶最後總算也勉強念對了。

景王過來看魚媳婦和魚兒子,李魚正帶著一串魚崽,和他們轉圈玩。

「殿下,兒子們會叫爹啦!!」李魚高興地道。

景王聽不懂魚語,含笑看小魚搖來擺去。

李魚特意叼了塊桃花餅,想當著老攻的面再試一試,順便告訴魚崽們,這個高大帥也是爹爹。

他才拿出桃花餅,什么都沒來及交代,魚崽們已齊齊叫著「爹」,由大寶帶領著,四條魚崽一起向桃花餅歡樂地沖過去了。

李魚:「……」

總覺得魚崽們好像誤會了什么。

景王屋子里,原本一直只養了一條魚,如今又多出來四條小的,總會惹人注意,景王索性告訴府里人,這幾條是小魚的孩子,省得讓魚崽們成天東躲西藏。

景王的魚如今很大一條,有魚崽再尋常不過,底下人都不覺得有什么,也無人詢問傳說中的「母魚」在何處,因為連養馬都可配種,配個魚再合適不過。

王喜是極喜歡小魚主子的,多了幾條小小魚,王喜高興得合不攏嘴。景王囑王喜要格外注意小魚崽的安全,並且將之列成頭等重要之事,王喜很快就明白了。

王公公的腦子里飛快推敲著:

殿下重視小魚主子,總是和李公子差不多,那殿下重視小魚主子的魚崽兒子,豈不就和重視李公子的兒子差不多?

話說回來,李公子若真有兒子,還能是誰的?

嘿,這不就是轉個彎提醒他要把這幾條小小魚當成小主子?

王喜想要小主子都快想瘋了,立馬一絲不苟地去辦了。

皇城,乾清宮。

皇帝自從景王到了西陲之後,隔三差五就要問一問西邊的情況,西邊來的折子,也要反復多看幾遍。

景王剛到西陲時,遇到了殺手,皇帝就很擔心景王的安危,後續又派了不少侍衛、太醫過去,並且秘令臨近西邊的將領,若接到景王求助,須得立即出兵相救。

皇帝始覺自己可能走了相當糟糕的一步,景王完成不了試煉事小,若是徹底回不來可怎么辦。

皇帝懸心了月余,太醫還沒到達西邊,皇帝處卻接到了來自西陲的第二個消息,是封戰報。

景王迎擊土匪,首戰告捷。

戰報里詳細道出景王決定一戰的緣由,以及進攻的具體策略。

皇帝先是因土匪的猖獗大怒,又為景王的殺伐決斷而震驚,以前皇帝往西陲派了不少經驗豐富的兵,都沒能打贏土匪,景王從沒打過仗,卻有膽量與土匪一戰、且還將土匪擊退了,皇帝極度擔心過後便是極度欣喜。

看來景王還是能擔得起重任,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皇帝雖高興,卻也不會大肆褒獎,免得景王心生驕縱,皇帝還想繼續看一看景王在西陲的作為,令羅總管往西陲送了一副上好的鎧甲。

皇帝內心還是很為這個兒子自豪,令兵部分析詳細的戰報,在沙盤上模擬對局,就連兵部尚書都贊嘆景王用兵如神,皇帝聽了再熨帖不過。

除了戰報,景王在隨戰報送過來的奏折里亦提到了一個位名叫李魚的少年,據說這少年見識匪淺,幫了景王不少忙,景王亦在奏折里坦言,與土匪一戰能贏,也全靠這少年出謀劃策,景王想對這少年論功行賞,懇請皇帝准許。

皇帝心里直樂,不過些微小事,景王竟連這也要請示?

皇帝大筆一揮准了。

皇城與西陲路途遙遠,消息來去極為不便,皇帝收到景王的第二、第三封奏折時,又過去了一個半月。

皇帝既准景王論功行賞,景王在接下來兩封奏折里便不慌不忙列舉了對李魚的種種賞賜,衡量下來總有不稱心之處。

皇帝見景王這架勢,很有再議下去的意思,皇帝已有些不耐,覺得景王謹慎過了頭,但是礙於這個李魚有功在身,便回復讓景王斟酌著辦。

又過去一月,皇帝收到景王的第四封奏折。

景王道幾經斟酌之後,願與李魚結親,以王妃之位犒賞李魚。

第87章

皇帝大吃一驚, 不過是賞賜下屬, 如何就變成要娶王妃了?

但景王硬將娶親說成是犒賞, 而賞賜李魚確實又是他准景王自行決定的, 有過去幾次奏折的批復為證, 皇帝憶起景王數次問詢,意識到景王極有可能給他設了個套。

只怕當初發愁如何犒賞是假, 想要促成這門婚事才是真。

皇帝震驚之余很是生氣,氣景王算計自己, 也氣景王竟突然想娶個男王妃。

本朝並不禁男風, 歷代皇帝中也有人納了男妃, 且十分寵愛, 就連皇帝自己,年輕時圖新鮮也有過一位男貴人。不過男子為妃為妾,說到底都與大局無礙, 因為男子並不能生育, 不可能占據正妻之位。景王若執意要收李魚為側妃,皇帝說不定就順著景王的意准了, 原來按王的品級,可有一位正妃兩位側妃,李魚是男子, 又是平民,能得封側妃也是一樁美事, 皆大歡喜。

但景王在奏折里提的是正妃, 要為李魚求的也是正妃之位, 皇帝內心當然不會同意。

一個男人,尤其還是一個毫無背景的男人,怎能占據王妃之位,他若是准了,景王往後想再娶達官貴族家的小姐就難了,畢竟誰家小姐會甘心屈居在一個不能生養的男子之下做側室,而自己所生的孩子,卻只能做庶出?

皇帝不消片刻便找了一堆理由,他並不認同這樁婚事,景王的這點把戲不過是小聰明,若皇帝輕易就改變了主意,也就不是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