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1 / 2)

第127章

李魚詢問系統, 想知道人形生子的相關事宜,與魚形肯定是不一樣的。

他以前也往衣裳里塞過小枕頭,不過裝一裝和真懷肯定還是不同的, 且他更怕萬一一次性再來四個女兒, 嚶,生完之後, 他他他那里還能不能行了?

系統對於生子或者生女任務, 介紹得很詳細,大約知道宿主經常會不靠譜,也很確定地告訴李魚, 人形一胎只能生一個。

可算把李魚快要跳出來的心給按回去了。

只生一個他還是能有勇氣試試的,且人形也有人形的好處, 如今是在皇城, 皇帝眼皮底下,魚形方便是方便,也不疼,可是擔的風險卻不少,雖然景王要他放心, 道定會安排妥當,可萬一被皇帝發現,就是天大的禍事, 還會連累景王和四個寶, 可若是用人形生, 只辛苦他一個, 景王和四個寶都是安全的,也能把以前景王在西陲的安排都圓回來。

還是就如此吧,李魚大義凜然地想。

系統給李魚科普了人形懷孕的種種常識,總體來說與人類懷孕差不了太多,還告訴他,人形懷孕生下來直接就是正常小嬰兒,不會變成魚,也不必像魚形所生魚卵那樣,得先孵化成幼魚,幼魚還得做任務變人,整個過程他雖辛苦,於孩子而言,就沒有任何外在風險,這也是李魚很快就願意嘗試的另一個原因了。

他已從系統處確定女兒已懷上,可是人形的肚子依舊很平,因為人類通常過了三個月才能顯懷,李魚並不著急。

景王作為另一個爹,上次懷孕他就瞞著,自己也覺得不好,所以這次一定不能瞞著,至於皇帝處,李魚希望還是等月份大一些再告知。

景王如今作為皇帝唯一看重的嫡皇子,盯著他們的人太多了,連下毒、刺客都有,若過早透露,李魚也擔心有人把主意打到這未出世的孩子身上來,他穿的可是一本宮廷文,可不想在這上頭出什么紕漏。

李魚先把懷孕的消息透露給了景王,記得景王第一次當爹,得知李魚生了魚卵,景王整個人都是眩暈的,這會兒得知李魚已懷上女兒了,並且將會以人形孕育這個孩子,景王先被幸福淹沒,然而覺出不大對。

「小魚,你……」

景王探究的目光落在李魚平坦的腹部,若以人形孕育,豈不是也要經受生育之苦?

李魚會意,點了點頭。

景王頓了頓,意識到這將是多大的犧牲,緊緊拉住李魚的手。

小魚能夠以魚形輕松生子,可仍願意以人形承受生育之苦,景王十分感動。

這到底是為了誰,景王心里亦很明白。

他決定,僅此一次,至少在徹底掌權之前,不會再讓小魚受這樣的苦楚。

之後,小魚若想要多少小小魚,他都會幫著孵出來。

「再不讓你受苦。」景王保證。

李魚也被他的情緒所感染,紅著眼睛看向景王。

有這一句保證,疼一疼好像也沒什么大不了。

以前在西陲,景王讓李魚假裝懷孕,可是對李魚的照顧卻一點不摻假,景王遠比李魚自己都清楚懷孕的事宜,得知魚懷上之後,立刻便找了一名擅產科的手下,每日都要按時給李魚診脈。

女兒月份太小,還不宜對外透露,但是一些忌諱已要注意起來了,除了日常診脈,景王還給李魚添了照顧的下人,令他們時刻跟著李魚,務必不能讓李魚磕到碰到。

幾個孩子處,怕他們一時不慎說漏了嘴,也未提前告訴,李魚以前常抱他們,最近就不能抱了,但魚爹並沒有因此就忽視幾個寶,還是經常與他們一起玩,給他們講故事、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聽說要二胎得照顧好大孩子的情緒,李魚就怕幾個寶會受委屈。

不過目前來看,完全沒有。李魚曾試探地問若是爹爹再生一個妹妹會如何,大寶二寶三寶四寶眼睛都亮了,他們都不約而同想起葉叔叔家的小妹妹了。

「要妹妹!」孩子們歡天喜地道。

孩子們既不排斥,李魚也松了口氣,人形一次只能生育一個,按他和景王的熱乎勁,說不定以後還有更多弟弟妹妹冒出來呢。

李魚已開始養胎,景王除了等皇帝處的消息,也開始著手調查景泰殿的刺客。以前景王自己也不是沒查過,但是因為方向不對,並未查到任何有用的線索。這次因李魚的提醒,景王意識到刺客背後的勢力,有可能就是下毒害他之人,他們兩個已推測出雪烏子來自婁蘭,景王找了許多關於婁蘭的古籍來看,竟從一本名為婁蘭國史的書中發現了一段可疑的記載。

「婁蘭人善戰亦善毒,兩軍對壘,常令對手屍骨無存。」

這本國史雖並未提及婁蘭人具體的做法,可是按著其中描述,竟與化屍水有幾分吻合。

這化屍水原是小魚給起的名字,景王覺得貼切,自己也拿來用了。

國史上發現的這一線索,令景王更傾向於小魚的結論,還真有可能是同一股勢力在搗鬼。

婁蘭國史上,亦記載了婁蘭最後一位國君長安君的生平。長安君惹怒了皇帝,兩國交惡,雖婁蘭人善戰,到底是小國,經不起本朝鐵騎,長安君負隅頑抗,堅守到了最後,為本朝兵馬大元帥生擒,押送到了皇城。

皇帝那時年輕氣盛,對待俘虜,並不會心慈手軟,為了保命,長安君無奈獻出女兒為帝妃,以換取自由。

景王在看婁蘭國史時,李魚也在陪景王一起念書,美其名曰給小棉襖做胎教,景王寵他,隨他折騰,若小魚累了,就讓他靠著自己睡。天知道小棉襖不過才幾天大,在魚爹肚子里連個球都算不上,這會兒胎教,教的也是魚爹自己。

一本婁蘭國史可謂峰回路轉,李魚破天荒沒有睡著。

接下來的記載,李魚也看見了,並且尋了一只筆,重重地畫下印記。

皇帝的確曾有過外邦妃子。

可是如今的後宮,卻沒有符合條件的這樣一個人。

這意味著什么?

一個妃子若是消失,要么是死亡,要么是被驅逐。

李魚記起當初提起外邦,皇帝的表情似在深思。

若這一切真的與早已滅絕的婁蘭有關,皇帝是不是想起了以前的這位婁蘭妃子?

可是皇帝什么都沒說。

其實若要知曉皇帝妃子的情形,也可以問一問羅總管。

可是不巧,羅總管為皇帝調查蒲柳下毒相關人證去了,至今還沒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