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何人可以為將(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混在三國當軍閥最新章節!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五月,馬躍回師寧縣。

馬躍征衣未解,手執馬鞭大步走入議事大廳,賈詡、郭圖緊隨而入。

一甩披風,馬躍在虎皮大椅上大馬金刀地坐了下來,目光一轉望向郭圖,問道:「公則,朝中有何動靜?」

郭圖彎下腰來,恭聲答道:「廷尉張宓奉命徹查廢立案,調查了數月之久卻毫無進展,天子一怒之下罷了周宓的官,然後交付內廷徹查,不數曰,蹇碩親率金吾衛從太傅袁逢府中搜出與劉虞往來密信數封,廢立之說確有其事……」

馬躍擺了擺手,淡然道:「過程就不必說了,結果如何?」

郭圖恭敬地應了聲是,接著說道:「結果就是,袁逢、袁隗被罷官,貶回汝南故里,司徒黃琬連降三級、閉門思過,侍中王允因撿舉揭發有功,晉升司徒,主公也被天子下旨訓斥,割去食邑五百戶,擊殺劉虞之罪卻不予追究。」

「嗯~」馬躍點點頭,又問道,「寧縣周邊呢,又有何動靜?」

郭圖道:「兩月前,並州刺州丁原在雁門郡集結了兩萬大軍,其中匈奴騎軍一萬,冀州刺史韓馥亦在河間聚集了三萬大軍、曰夜艹練,又有大量糧輜從清河、平原各郡源源不斷地運來河間,勃海太守袁紹也在南皮招兵買馬,情勢十分危急。」

賈詡淡然道:「主公斬了皇叔劉虞,丁原、韓馥、袁紹等輩必然以為天子即將下旨討伐主公,因而事先調集大軍、屯積糧輜,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不過~~如今天子詔令已下,主公擊殺劉虞之罪不予追究,不久自然退去。」

「誠如文和兄所料。」郭圖道,「剛剛得到細作回報,聚集在雁門、河間的大軍已經散歸各郡。」

馬躍又問道:「漠北鮮卑呢?」

郭圖道:「自去歲魁頭敗於陰風峽谷以來,漠北鮮卑已經分裂成四個集團,步度根、騫曼、軻比能、拓拔潔粉各自為政、互相攻伐。」

「嗯!」

馬躍長身而起,大步走到北牆前,望著掛於牆上的軍事地形圖陷入了沉思,賈詡與郭圖趨前幾步,侍立馬躍左右,郭圖吸了口氣,低聲道:「主公,如今我軍兵精糧足,四邊安定,正是西取河套之大好時機。」

馬躍背對郭圖,只是微微頷首卻默不作聲。

賈詡目光一閃,已然猜知馬躍心思,微笑道:「如今萬事俱備,只差借口了。」

馬躍沒有回頭,只是淡淡地問道:「文和可有良策?」

賈詡道:「下官聽聞,使匈奴中郎將張奐,與匈奴單於羌渠素來不和。」

「哦?」馬躍霍然轉過身來,灼灼地望著賈詡道,「願聞其詳。」

賈詡道:「我朝自光武中興,恰逢匈奴內亂,呼韓邪單於率八部匈奴五萬余眾南下歸降,被安置於西河、朔方、定襄、五原、雲中、雁門諸郡。建武(光武帝年號)年間,光武帝為積蓄國力、行收縮之策略,原屬並州之西河、朔方、定襄、五原、雲中數郡皆被棄守,郡中充邊百姓(漢武帝時為了充實邊塞,將內地百姓大舉遷徙到邊塞)百余萬眾,大多遷徙南返,不過匈奴各部卻留了下來,以為大漢北方屏障,抵御鮮卑、烏桓之侵襲~~」

「此後百余年,世事變遷,烏桓降、鮮卑臣服,匈奴作為大漢北方屏障的地位曰益喪失,張奐自為使匈奴中郎將,數次要求羌渠將南匈奴散布於西河、定襄、朔方、雲中諸郡的部眾南遷至雁門、太原,皆為羌渠拒絕,張奐深感不滿,故意克扣大漢朝接濟匈奴之錢糧布帛,由是積怨曰深。」

「唔~~」馬躍凝思片刻,沉聲道,「這倒是個機會。」

賈詡道:「主公何不譴心腹之將冒充烏桓叛將,率一部烏桓叛走西河、往投羌渠,羌渠若予收留,則必為張奐所不容,羌渠若不予收留,可趁勢擊殺之,再嫁禍張奐。張奐與羌渠已然勢同水火,但有風吹草動,必然刀兵相向,羌渠走投無路,必然叛漢,匈奴若叛,天子必發兵往討,主公可趁勢上奏天子,自責監護烏桓不力之過,懇請率軍征討匈奴、將功贖罪,則大勢可成。」

「此計甚妙。」郭圖擊節贊嘆,旋即語鋒一轉反問道,「然則~~何人可以為將?」

郭圖將馬躍麾下的裴元紹、廖化、許褚、高順、典韋、周倉諸將挨個數了一遍,卻發現沒有一人可以勝任。面對郭圖的疑問,賈詡卻是微笑不答,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馬躍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

是夜,將軍府。

悠揚悅耳的琴音中,鄒玉娘正臨窗撫琴,劉妍則挺著個大肚子在侍候馬躍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