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不殺、不搶(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混在三國當軍閥最新章節!

韓馥又向張郃道:「張郃,這位便是本官經常跟你們提起的勃海太守袁紹大人,袁家四世三公、望歸海內,還不快快上前見禮。」

張郃象征姓地抱了抱拳,朗聲道:「末將張郃,參見大人。」

袁紹急伸手道:「哎喲,張郃將軍快快請起。」

韓馥清了清嗓子,說道:「今天,本官將諸位請來鄴城,實有一事相告,逆賊馬躍不尊天子號令,擅自興兵寇犯並州,並州刺史丁原大人已經發來告急文書,具言馬逆盡起三萬騎兵,兵分三路分別寇略雁門、晉陽、上黨。」

「三萬騎兵!?」張郃蹙眉道,「大人,消息是否有誤?」

韓馥道:「張郃將軍何出此言?」

張郃道:「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三萬大軍出征,所需要的糧草輜重極為繁多,三萬騎兵所需糧草輜重則有過之而無不及,馬躍雖然擊敗了四路大軍的圍攻,卻也損失慘重,屯積之糧草輜重更是付之一炬,試問在如此情形之下,馬躍如何籌集三萬大軍所需之糧草?如果沒有糧草,大軍又如何出征?」

韓馥悶哼一聲,沉聲道:「張郃將軍難道忘了馬躍是什么出身嗎?馬屠夫黃巾逆賊出身,最擅長的就是搶劫!對於這樣的賊寇而言,出征何需攜帶糧草輜重,一路打殺、一路搶劫不就行了?馬屠夫以前殺鮮卑人,殺高句驪人,殺烏桓人,甚至是殺匈奴人,可不都是這樣做的嗎?」

張郃道:「馬躍軍的確劫掠成姓,可他們從來不搶漢人!」

「胡扯。」韓馥不悅道,「八百流寇流竄南陽、穎川、席卷京畿之時,搶劫的難道就不是漢人百姓嗎?」

「呃~~」張郃蹙眉道,「正所謂彼一時、此一時也,當初馬躍軍尚是流寇,而現在卻是大漢官軍,兩者不可相提並論。」

「張郃!」韓馥大怒道,「你屢次三番替馬躍開脫,是何居心?」

張郃眸子里掠過一絲陰霾,凝聲道:「大人,末將並非有意替馬躍開脫,末將只是就事論事說出心中的疑惑罷了,畢竟馬躍狡詐如狐,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中了他的殲計,如果大人覺的末將說話不中聽,末將收回方才所言便是。」

韓馥道:「既知馬躍狡詐如狐,如何不知馬屠夫凶殘如狼?似這等殘忍嗜殺之輩,如何會顧忌並州百姓死活?本官決意起兵,與勃海太守袁紹大人合兵一處,往援丁原大人,諸位意下如何?」

眾人道:「大人明鑒。」

「既然這樣,此事就這么說定了。」韓馥說罷,向張郃道,「張郃,本官命你為先鋒,率騎兵五千,輕騎疾進、馳援晉陽。」

張郃抱拳道:「末將遵命。」

……

涼州隴西,董卓將軍府,董卓正伏案閱讀兵書,忽見軍師李儒疾步而入。

「主公,細作回報,馬躍盡起三萬騎兵,兵分三路寇掠並州!」

「哦?」董卓放下手中書簡,霍地站起身來,凝聲道,「馬躍起兵三萬,寇掠並州?這~~可能嗎?馬躍雖說贏了河套之戰,一把火燒了韓遂和潘鳳的六萬大軍,可他自己也是損失慘重,這么短的時間里就恢復了元氣?」

「恢復元氣?」李儒冷笑道,「河套人口本來就少,占多數的匈奴人又被馬屠夫幾乎屠殺殆盡,還能剩下多少壯丁?以儒看來,馬屠夫手下撐死了也就萬把舊部,哪來的三萬大軍?也只有丁原、韓馥那兩個白痴才會相信。」

董卓道:「就算馬躍只有萬余舊部,那也不可小覷。河套一戰,雖然葬送了韓遂的三萬西涼騎兵,卻也讓我們看清了馬躍軍的真正實力,這的確是一支能征善戰的虎狼之師!如果馬躍真要攻打並州,丁原還真未必能夠守得住。」

李儒道:「可儒以為,馬躍根本不會打並州。」

「哦?」董卓道,「文修之意,馬躍攻打並州只是幌子?那馬躍興兵的真正目的何在?」

李儒道:「馬躍興兵的真正目的,儒暫時還沒想到,不過儒可以肯定,馬躍絕對不會真打並州,原因很簡單,馬屠夫攻打並州的條件根本還沒成熟,且不論是否能夠攻下並州全境,就算勉強攻下了,又如何守得住?到頭來還不是替別人作嫁衣裳,馬屠夫是什么人?主公幾時見他做過虧本的買賣。」

「文修之言、甚為有理。」董卓點頭道,「不過~~馬屠夫擺出大舉進攻並州的架勢究竟是為了什么呢?」

李儒道:「不管馬躍是想干什么,至少有一點已經可以肯定,那就是在接下來的至少一年之內,馬躍和丁原、韓遂之間的紛爭是不會平息的!也就是說,至少在一年之內,馬躍還無暇西顧!」

「唔~」

董卓聞言兩眼一亮,連連點頭。

李儒接著說道:「河套之敗、韓遂三萬鐵騎全軍覆滅,固然令人扼腕,卻也並非全是壞事,至少掣肘主公的因素已經不再存在,耿鄙的實力也大為削弱,主公正可趁此良機東征西討、收伏白馬、先零、勒姐、燒當諸羌的羌民,與主公麾下的漢家精兵混合編成,組建起一支龐大的、能征善戰的涼州軍。」

「嗯?」

董卓微微點頭,眸子里掠過一絲精芒。

李儒道:「主公可令徐榮、楊秋、侯選率精兵五千出隴西、武都,攻略白馬羌,郭汜、程銀、李堪率精兵五千出金城、取西海,攻略燒當羌,李催、張橫率精兵三千北出武威、張掖,攻略勒姐羌,牛輔、成宜率精兵三千東出安定、北地,攻略先零羌,主公則率八千鐵騎坐鎮隴西,居中策應,如此不出一載,主公唾手可得十萬雄師。」

「善!」董卓拍案而起,奮然道,「就依文修所言。」

……

洛陽北宮。

王允跪倒在地、以首頓地,朗聲道:「臣王允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漢靈帝擺了擺手,淡然道:「王愛卿平身。」

王允道:「謝陛下。」

「王愛卿,朕交待的事情可曾辦妥?」

「啟奏陛下,已經辦妥。」王允恭聲道,「洛陽劍豪公孫霸率領八十名死士已經於半月之前出發,此時應該已經趕到離石與黃琬大人匯合了。」

「嗯。」漢靈帝點了點頭,凝聲道,「朕故意將八千張奐舊部駐留離石,且早早放出風聲有意封馬躍為護匈奴中郎將,就是為了誘使馬躍上當!只要馬躍敢去離石接收張奐的八千舊部,他就必死無疑。」

王允道:「陛下聖明。」

漢靈帝負手於廳中來回踱走幾步,喟然嘆息道:「不過朕擔心的是,馬躍死後他麾下的那支虎狼之師將會做何反應?萬一他們要替馬躍報仇、不顧一切揮師南下,再次兵逼洛陽,那就大事不妙了。」

王允神色一動,建議道:「陛下,臣倒有一計。」

「哦?」漢靈帝欣然道,「計將安出?」

王允道:「馬躍麾下有兩大心腹,被倚之為左臂右膀。一曰裴元紹、二曰管亥,管亥已亡,陛下何不詔封裴元紹為護烏桓校尉,統馭其眾。如此一來,縱然馬躍遇刺身亡,其部也不致潰亂、為禍北方,更難得的是,裴元紹不如馬躍野心勃勃,更不如馬躍凶殘狡詐,應付起來也要容易得多,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