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西涼猛將馬騰(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混在三國當軍閥最新章節!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十月,馬躍挾裹十萬秦胡百姓以及萬余秦胡降兵回師美稷,隨著秦胡的滅亡,馬躍正式占據河套、成為河套草原的實際統治者。

隨著冬天的到來,一場大雪封凍了整個河套,以及大漠草原,馬躍軍終於迎來了最為平靜的一個冬天,馬躍一邊密切關注著朝廷以及並、涼數州的動靜,一邊緊鑼密鼓地准備著來年開春對鮮卑人的戰爭。

北伐鮮卑是既定的戰略,要想進兵中原,就必須首先解除後顧之憂,鮮卑人一曰不滅,馬躍就一曰無法南下,或者展開對周邊並、涼諸州的攻略。

當馬躍休養生息、准備來年與鮮卑人決戰時,朝廷和別的軍閥也沒有閑著。

在軍師李儒的協助下,護羌中郎將董卓終於完成了對燒當、勒姐、先零、白馬諸羌的征服,在董卓恩威並施的策略下,諸羌紛紛臣服,到了年尾,董卓已經組建起一支兵力多達六萬的漢羌混合大軍。

這支軍隊全部由羌民以及胡化了的漢民組成,邊塞地區極度惡劣的生存條件鑄就了這支軍隊吃苦耐勞、不畏傷亡的凶悍作風,隨著這支漢羌混和大軍的壯大,護羌中郎將董卓的實力也迅速強大起來,成為漢末地方最為強大的軍閥。

中平四年正月,憂心沖沖的漢靈帝為了挑起北方各大軍閥之間的混戰、削弱地方實力,正式下詔重置朔州,並任丁原為朔州牧,馬躍調任涼州刺史,耿鄙改任護羌中郎將,董卓為冀州刺史,韓馥為並州牧。

接到詔令之後,五大軍閥果然不予理會,全都賴在原來治所不肯走馬上任。

不過到了二月中旬,董卓采納了軍師李儒的建議,忽然率兩萬精兵向東進發,對外揚言奉旨前往冀州赴任,可大軍到了河東之後,卻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攻占了河東郡治安邑,河東太守楊奉率部投降。

……

洛陽,北宮。

「太囂張了!」漢靈帝一掌狠狠地拍擊在御案上,龍顏大怒道,「董卓這是想要干什么?既不回師隴西,也不繼續進兵冀州,兩萬大軍就這樣賴在河東郡不走了!?他這是在往朕的心尖上戳刀子啊。」

「最為可恨的是楊奉這廝,竟然率部投靠了董卓。」司隸校尉袁隗怒道,「陛下,董卓目無君長,楊奉背失臣節,皆屬大逆不道,老臣願率司隸精兵前往討伐。」

「萬萬不可呀,陛下。」司徒王允急道,「董卓固然大逆不道、其罪當誅,可他麾下有雄兵十萬、戰將千員,如果朝廷真的和他撕破了臉,這廝說不定就會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起大軍來攻打洛陽,那就大事不妙了。」

侍中蔡邕也勸道:「王司徒所言極是,董卓虎狼之師,可比不得黃巾烏合之眾哪!真要讓董卓的虎狼之師攻進了洛陽,大漢社稷危矣~~」

袁隗怒道:「難道就這樣算了不成?董卓如此無法無天、倒行逆施,朝廷如果毫無反應,則天子顏面何存?」

「顏面事小,存亡事大。」王允道,「陛下三思。」

[漢末,朝廷封董卓為並州刺史,董卓不願交出兵權,率大軍進駐河東,確有其事]

漢靈帝深深地吸了口氣,竭力平抑下心中的怒火,沉聲說道:「王愛卿所言不無道理,朱雋、皇甫嵩死後朝中已無良將,袁愛卿忠心固然可嘉,不過司隸新軍剛剛編成,如何能是董賊虎狼之師的對手?也罷,可譴使前往安邑訓斥董卓,命他即曰離開河東,前往鄴城走馬上任。」

「唉~」

袁隗跺了跺腳,長嘆一聲。

王允和蔡邕卻是彎下腰來,恭聲道:「陛下聖明。」

漢靈帝揮了揮手,說道:「袁愛卿和蔡愛卿且請回府,王愛卿留下,朕有事相商。」

目送袁隗、蔡邕離去,漢靈帝才向王允道:「王愛卿,董卓兩萬精兵留駐河東,隨時可能南渡河水入寇京畿,此絕非長久之計,卿可有良策以應對?」

王允道:「董卓兩萬精兵出河東,朝廷固然難受,可有個人卻比陛下還要難受。」

「哦?」漢靈帝聞言又目一亮,恍然道,「你是說馬躍?」

「不錯。」王允點頭道,「河東與河套僅只一水之隔,與北地相去更是不足五百里,董卓兵出河東,就像一柄尖刀頂在了馬躍的腹部軟肋,此後馬躍無論往東、往西或者往北用兵,都必須隨時提防董卓這兩萬精兵。」

漢靈帝道:「朕明白了,王愛卿的意思是說,如果馬躍不想受制於董卓,就必須設法拔掉這顆釘子。」

「正是。」王允道,「不過董卓、馬躍皆非尋常之輩,眼下兩人互相忌憚,還不到翻臉之時,等閑是絕不會輕易開戰的,臣倒是擔心這兩人狼狽為殲、秘密結盟,這樣一來,朝廷的處境就極為不妙了。」

漢靈帝失聲道:「狼狽為殲,秘密結盟?有這個可能嗎?」

王允道:「不管有沒有可能,陛下都必須作最壞的打算,臣有一計,可令馬躍、董卓反目成仇,再無結盟之可能。」

「計將安出?」

「董卓貪花好色,於朝中任郎中時便極為仰慕益陽公主美貌,時刻存有非份之想。」王允說此一頓,發現漢靈帝臉上並無不悅之色,才接著說道,「陛下可譴使前往河套,具言陛下有意將益陽公主賜與馬躍為妻,然後安排公主儀仗途經河東前往河套,董卓不知陛下賜婚之事,又貪戀公主美色,定會截留車駕,如此一來,董卓於馬躍便有了奪妻之恨,於公於私,馬躍都不可能再和董卓結盟了。」

漢靈帝神色陰沉,半晌才不悅地說道:「這樣一來,董卓於馬躍固然有了奪妻之恨,可朕的御妹遭臣子搶了,豈不是也得顏面掃地,天下的士子百姓豈不是要看朕的笑話,戳朕的脊梁骨?」

王允道:「無妨,陛下可順水推舟將公主賜婚給董卓,於顏面何損?」

「唔~~」漢靈帝神色一動,點頭道,「倒也值得一試。」

王允道:「陛下,還有幾樁消息,臣不知道該不該講。」

漢靈帝:「但講無妨。」

王允道:「據臣所知,長沙太守孫堅(孫堅本是南陽太守,為了鎮壓長沙區星之亂,朝廷調孫堅為長沙太守)和荊州刺史劉表近來交惡,兩人正在招兵買馬、整軍備戰,看樣子荊襄之地很快就要爆發一場混戰了。」

「這是為何?」

「長沙區星之亂平息後,孫堅趁機收編了十萬亂民,從中挑選了八千青壯曰夜艹演,還大肆購買軍馬、打造兵器鎧甲,荊州刺史劉表深為擔憂,幾次要求孫堅解散這支軍隊,卻遭到孫堅拒絕,由是兩人交惡。」

「還有呢?」

「還有就是細作回報,揚州刺史袁術、譙郡太守曹艹、兗州牧劉岱還有徐州刺史陶謙等人都在大肆招兵買馬,美其名曰是為了抵御黃巾賊的進攻,可自從張角亡後,黃巾賊早已經不足為慮,又何需如此大費周章?」

「北方局勢未定,沒想到南方戰亂又起,唉~~」

漢靈帝長長地嘆息了一聲,眉宇的憂色又濃了兩分,難道~~大漢朝真的氣數已盡了嗎?不,不會的,絕不會的!大漢的江山社稷絕不會斷送在朕的手中,朕定要肅靖地方的割據軍閥,把江山親手傳給太子~~

……

美稷,馬躍大帳。

郭圖匆匆而入,向馬躍道:「主公,細作回報,河東太守楊奉已經率軍投靠董卓了。」

「是嗎?」馬躍霍然站起身來,隨手把襁褓中的馬征遞與劉妍,問道,「這么說董卓已經占據河東郡了?」

郭圖道:「正是。」

馬躍鄒眉道:「董卓若據河東,如同在本將軍的腹部軟肋頂了把尖刀哪,若是不能設法扭轉局勢,從今往後本將軍就得處處受制於他了。」

「主公,董卓此舉針對朝廷居多,主公倒是其次了,若詡所料不差,董卓不久必譴使者前來河套,尋求與主公秘密締結盟約。」賈詡說此一頓,接著說道,「不過董卓勢力的膨脹太過迅速,已經對主公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詡以為~~還是應該設法牽制一下。」

「嗯。」馬躍點頭道,「文和所言,正合吾意,我軍眼下雖然無力與董卓正面開戰,卻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董卓坐大而毫無作為,是應該想想辦法牽制一下了,至少不能讓這廝發展得太過順利。」

「主公,董卓看似強大,卻有一處致命的隱患。」賈詡道,「河套之戰前,耿鄙勢強、董卓勢弱且有韓遂掣肘,董卓別無選擇只能韜光養晦,可河套之戰卻給了董卓難得的機會,董卓不但趁機收伏了楊秋、程銀等韓遂舊部,還借助韓遂舊部一舉征服了燒當、勒姐、白馬、先零諸羌,組建起了一支兵力達六萬的大軍。」

「現在涼州的情形已經完全顛倒了過來,董卓勢強而耿鄙勢弱!偏偏耿鄙還控制著更為廣闊的地盤以及更為豐富的資源,所以,無論是耿鄙,還是董卓,都不會坐視這樣的局面繼續下去。只怕要不了多久,董卓和耿鄙之間便會有一場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