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末將張綉,參見涼侯(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混在三國當軍閥最新章節!

采桑津,馬躍的兩萬涼軍就駐扎在這里。

采桑津是個渡口,也是個小城,然而東臨河東,背靠冰翊,往北還可以退出內長城死守河套。

兩萬涼軍駐扎采桑津,馬躍和賈詡是經過認真討論之後做出的決定。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馬躍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和袁紹翻臉,這並不是因為馬躍害怕袁紹,馬躍是希望袁紹這條豺狗在吃飽喝足之後,把目光轉向黃河南邊的曹艹,在曹艹那條惡狼沒有完蛋之前,馬躍對袁紹采取的策略就是縱容。

采桑津位於河東郡,與晉陽相隔近數百里,就不會過於刺激河北軍。

其次,河東郡是馬屠夫、賈毒士替張綉、張濟叔侄選定的避難所!

一旦並州戰事進行到決定姓的時刻,馬屠夫就會通過各種手段強迫張濟、張綉叔侄就范,引軍退守河東,同時與袁紹進行談判,確保河東郡的安全。

有馬躍的兩萬大軍駐扎在采桑津,袁紹的大軍就不敢肆無忌憚地南下攻打河東,更不敢越過黃河進攻河套,將來袁紹撤兵之後,並州留守軍團也要始終提防來自南面河東的威脅,自然也就更加沒有精力威脅河套了!

河東郡在經歷了兩次軍閥大混戰,以及董卓、馬屠夫兩次大遷徙之後,人口已經從中平年間的五十萬銳減至不足五萬!僅憑這五萬百姓是不足以養活張濟、張綉叔侄的並州大軍的,如此一來,馬屠夫就能通過糧草的供應扼住並州軍的咽喉,張濟就是想叛亂也會心有余而力不足。

糧草不足,張濟如何舉兵叛亂?

除非張濟敢效法當年的馬屠夫當流寇,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和決心去當流寇的,至少在沒有被逼上絕路之前是不會做這個決定的,當年馬屠夫之所以當流寇,不也是因為沒了活路?

在對待袁紹的大體戰略上,賈毒士和涼州將領們的意見大體上是一致的,但在有些細節上,雙方的意見卻出現了分歧,其中如何對待上黨太守張揚的問題上意見分歧最大。

上黨郡位於並州最南端,東接冀州,南臨司隸,郡中還有壺關險要,緊緊扼住並州、冀州的東西交通要道!從冀中前往並州,如果不走壺關而繞行北部的中山、雁門就要多走至少上千里路,壺關的險要由此可見一斑。

以馬超、高順為首的涼州將領認為上黨、壺關的戰略位置過於險要,絕不能讓其落入袁紹的掌控之中,最穩妥的對策是出奇兵拿下張揚,然後譴精兵猛將守住上黨、壺關,上黨郡因為與河東郡相鄰,能夠獲得退守河東的並州軍的支援,所以守住上黨是完全可能的。

將來曹艹敗亡、袁紹入主中原之後,涼州軍如果還能夠控制住壺關,將對袁紹治下的冀州腹地構成嚴重的威脅!從壺關出兵向東只需三百里,涼州軍的兵鋒就能直接殺到袁紹老巢鄴城城下!

這將使涼軍處於絕對的戰略主動。

但賈毒士卻認為,現在出奇兵襲占上黨郡和壺關,相當於把鋒利的尖刀插到袁紹的心腹要害,只能提前和袁紹集團決裂,甚至沒等袁紹和曹艹動手,涼州軍團就必須先和河北軍團拼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

這是涼州軍團斷然不願意面對的結果。

馬屠夫最後拍板,堅定不移地支持賈毒士,關於上黨郡和壺關的抉擇,涼州軍團兩頭巨頭的意見竟是驚人的一致。

……

時間在戰爭的陰雲中悄然流逝,轉眼間就來到了建安九年(196年)的春天。

經過了整整一個冬天的准備,袁紹總共調集了十八萬大軍,兵分兩路向並州大舉進攻。南路大軍以淳於瓊為主將,逢紀為軍師,許攸為監軍,領軍三萬進攻壺關,袁紹則親率十五萬大軍為北路,以田豐為軍師,猛將張郃為先鋒,審配為糧草接應使,大軍從中山國誓師出征,大舉攻入並州雁門、新興郡。

張濟部將,雁門太守張先,新興太守雷敘同時譴使向晉陽告急。

張濟接報大為吃驚,料並州軍抵敵不住,便急忙以八百里加急向采桑津的涼州大軍求援,同時又命人懷揣密信星夜趕往安邑,令侄子張綉火速前往采桑津,以臣屬之禮面見馬躍,請求馬躍發兵救援。

張綉趕到采桑津的時候,許昌小朝廷派來的天使也剛剛趕到。

朝廷天使是來宣讀天子詔書的,詔書中對馬屠夫攘定蠻夷的功績大加贊揚,還敕封馬躍為征北將軍、涼侯、假節鉞。世事就是這般無常,年前馬屠夫還和曹阿瞞打得死去活來,皆欲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可轉眼間曹阿瞞就譴使對馬屠夫加官進爵,極盡討好之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