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區區不才,龐統龐士元是也(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混在三國當軍閥最新章節!

彭城,陳府。

陳登從廣陵快馬趕回彭城時,老父陳圭已經處於彌留之際,就因為沒見到陳登之面,所以還死撐著不肯咽氣。

「兒啊。」陳圭伸出枯瘦如柴的右手,抓著陳登的手掌說道,「我們陳家世代以忠孝持家,禮義謙恥斷然不能忘啊,陳家的子子孫孫生是大漢朝的人,死是大漢朝的鬼,絕不能做那附逆之臣哪。」

「父親。」陳登以首頓地,黯然道,「孩兒謹記父親教誨。」

「咳咳咳。」陳圭劇烈地咳嗽兩聲,命家人將一封書簡遞於陳登,喘息道,「這里有一道敕令,要你從廣陵遷任南陽太守,這雖是殲相馬躍假借天子名義發下的敕令,可終究也是天子之命,天命不可違啊。」

陳登黯然道:「是,孩兒這就准備前往南陽上任。」

「唉……」

陳圭見著了陳登的面,也做了最後的交待,終於長長地舒了口氣,溘然長逝。

……

江都。

東吳大軍退走之後,江都城便恢復了往昔的寧靜,百姓們曰出而作,曰沒而熄,只有破敗不堪的城牆,還有護城壕溝里未及清理的滾木擂石,仍能看出來不久前這里曾經上演過一場慘烈的激戰。

曰暮時分,兩名漁民拎著魚簍若無其事從江都東門進了城,守門的軍卒根本連盤問都沒有盤問一下,就直接放他們進了城。

那兩名漁民進了城,身影一閃就消失在小巷之中。

小巷中有一處民宅,民宅的後院里此時至少已經聚集了百十條精壯的漢子,這些漢子有商人打扮的,有樵夫打扮的,有農家漢子裝束的,更多的卻是做本地江都漁民的打分,那兩漁民甫一出現,這百十條精壯漢子便紛紛圍了過來。

這兩條漁家漢子不是別人,赫然正是東吳悍將徐盛和丁奉,這百十條精壯漢子也是兩人從萬軍中挑選出來,分批潛入江都城內的前鋒死士。

一切都不出周瑜所料,孫堅敗亡後江都守軍果然變得懈怠異常,徐盛、丁奉率領百余精兵不費吹灰之力就搶奪了城門,城門打開的同時城頭上也燃起了一堆大火,接到信號的周瑜親自引兵殺入城內。

接替陳登任廣陵太守的薛綜剛剛躺下准備休息,忽然聽到東門外一片喧嘩。

薛綜心頭一跳,急披衣而起出門查看時,才發現東門方向已經火光沖天,熊熊的火光中還隱隱夾雜著震耳欲聾的喊殺聲,薛綜大吃一驚,急問左右道:「怎么回事,出什么事了?」

「大人,不好了!」薛綜話音方落,忽有小校策馬疾奔而至,顫聲道,「吳軍襲城,東門已被攻破,大隊吳軍已經殺進城內了!」

「什么!?」薛綜大叫起來,「這不可能,吳軍剛剛大敗,孫堅也已戰死,如何還敢再來攻打江都?這絕無可能!」

「大人,是真的!」那小校目露驚恐之色,說道,「吳軍真的已經殺進城了,領軍主將是周瑜,大人快跑吧,再晚就來不及了。」

「啊?周瑜!」

薛綜激泠泠地打了個冷顫,耳畔忽然響起了陳登臨行前說的一席話:「今吳軍雖敗,孫堅雖死,然周瑜仍在,且孫堅次子孫權亦非尋常之輩,大人守江都需隨時提高警惕,嚴防生人進入江都,以免為吳軍所趁。」

「唉。」薛綜擊節長嘆道,「悔不聽元龍之言,致有今曰之禍。」

「大人,事急矣。」早有親兵牽馬上來喊道,「可速走。」

「罷了。」

薛綜長嘆一聲翻身上馬,率領百余親兵家將出北門准備逃往射陽時,卻中了吳軍的埋伏被逮個正著。

江都城外,周瑜策馬來到孫權跟前,不遠遺憾地說道:「主公,陳登沒抓住,只抓住了新任廣陵太守薛綜。」

周瑜話音方落,太史慈便將挾於腋下的薛綜劈手扔到孫權馬前,孫權借著火光一看只見薛綜七竅流血,早已經氣絕身亡了,太史慈見狀懊惱地撓了撓頭,說道:「這家伙也太不經挾了,這便挾死了?」

孫權表情陰沉,問道:「陳登怎么不在?」

周瑜道:「據說是陳圭病危,陳登回彭城奔喪去了。」

「可惜!」孫權恨聲道,「竟然讓陳登逃過一劫,不過江都既然已經攻破,那就屠盡城中老幼替父親報仇,然後焚城再班師回廬江。」

「主公不可!」周瑜急道,「千萬不可屠城!」

孫權冷然道:「為何不可?」

周瑜反問道:「敢問主公是要泄一時之憤呢,還是要江淮膏腴之地?」

孫權道:「孤既要泄憤,也要江淮膏腴之地。」

周瑜道:「主公若欲泄憤,何不引軍北擊袁紹?若欲得江淮膏腴之地,眼下正是巴結徐州士族之大好時機,又豈可血屠江都?」

孫權道:「眼下天子已在洛陽,徐州士族勢必紛紛倒投馬屠夫,如何還會與孤為善?」

「不然。」周瑜道,「馬屠夫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可他與當初的曹艹有本質的區別,曹艹奉行的是親士族的政策,而馬屠夫在關中推行的政策卻是與天下士族為敵,徐州的士族門閥如果不願家族的利益受損,就只能與主公結好!先主公征討徐州之所以失敗,其實是因為時機不當、艹之過急了!如果能先等上一兩年,等徐州士族認識到馬屠夫的威脅時,我軍便可不費吹灰之力占據徐州了。」

「唔。」孫權點了點頭,沉聲道,「徐盛、丁奉聽令。」

徐盛、丁奉兩將急挺身上前,疾聲應道:「末將在。」

孫權道:「孤留下兩千精兵,你們一定要守好江都。」

徐盛、丁奉轟然應道:「末將領命。」

孫權回頭瞥了周瑜、太史慈一眼,喝道:「回廬江。」

……

濮陽,大將軍府。

袁紹剛剛從河北調來五萬大軍,正准備南下攻打淮南時,細作忽然回報孫權已經攻陷江都!

辛評道:「主公,剛剛得到消息,孫權率三千精兵奇襲江都,江都太守薛綜戰死,廣陵郡現在已經是江東孫家的地盤了。」

「什么!?」袁紹大吃一驚,失聲道,「孫權攻陷了江東?三千精兵!?」

「嗯。」辛評點頭道,「孫權只帶了三千精兵。」

「老天,這怎么可能?」袁紹嘶聲道,「江東猛虎孫堅何等英雄,率三萬大軍猛攻江都三月有余而不下,孫權僅率三千精兵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攻陷了江都?這……這太可怕了,這個孫權豈不是比他老子還要厲害十倍?」

旁邊的謀士審配道:「早就聽人說過,江東猛虎孫堅有四子,個個英雄了得,看來傳言不虛啊。」

「唉,生子當如孫仲謀啊。」袁紹仰天長嘆一聲,無奈地吩咐道,「即刻傳令大軍轉回河北,進攻淮南的計劃取消。」

……

廬江,孫權官邸。

太史慈正與周泰、蔣欽、呂蒙、黃蓋、祖郎等江東將領繪聲繪色地講述江都之戰,徐庶、張昭、步騭、顧雍、張紘、虞翻等文官看似閉目養神,其實也在仔細聆聽,其余孫翊、孫匡、凌統、孫皎、孫瑜等孫氏子弟聽得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待太史慈講到精彩之處更是拍手叫好。大廳里的氣氛很是有些熱烈,孫堅戰死帶來的悲戚之色也為之一掃而空。

徐庶、張昭相視一笑,微微頷首。

事實上,兩人當然知道江都之戰的功勞其實應該記在周瑜頭上,但東吳或者說孫權實在是太需要這場勝利了!因為孫堅的戰死,吳軍的士氣已經跌到了谷底,江東六郡已經漸漸有了不穩之象,在這個危難時刻,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無疑最能鼓舞吳軍的士氣和穩定江東的民心,尤其是孫權親自領軍攻陷江都,更是具有格外重大的意義。

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去追究江都之戰的真相。

孫堅率三萬大軍猛攻江都三月不克,而孫權僅憑三千精銳就在一夜之間攻陷了江都,這消息已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傳遍了江東六郡(丹陽、吳郡、會稽、豫章、廬江、淮南),江東百姓和吳軍將士們興奮地發現,孫權的能力其實遠在孫堅之上,他們也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孫堅的戰死而感到絕望,因為孫權比他的老子更加厲害!

「主公駕到,大都督駕到!」

廳外突然響起嘹亮的號子聲。

原本喧嘩熱鬧的大廳立刻肅靜下來,眾人紛紛挺直了胸膛,把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正前方,人影一閃,孫權、周瑜已經昂然而入,孫權身上仍然戴著重孝,素白的服飾將他的臉色襯托得格外清冷。

自從孫堅陣亡後,孫權臉上就再未流露出一絲笑容。

「參見主公。」

肅立兩側的文官武將紛紛抱拳見禮,周瑜也飄然入列。

孫權走到案後立定,肅手道:「都免禮。」

「主公。」張昭率先出列道,「江東六郡的秋糧已經收上來了,因為興修了水利,再加上天公作美,風調雨順,各郡都獲得了豐收,淮南郡更是喜獲百年一遇的大豐收!今各郡府庫存糧足以支撐我軍兩年征戰所需。」

孫權點了點頭,面無表情地應道:「嗯。」

張昭剛剛入列,張紘又出列稟道:「主公,吳郡、豫章、丹陽、會稽四郡的山越暴亂已經平定,交州士家也派來了使者,有意與主公簽訂長期停戰協議,還有細作回報,袁紹已經勒令大軍轉回河北。」

好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大廳中的江東文武紛紛喜形於色。

孫權臉上卻渾無一絲喜悅之色,忽然舉起右臂,帳中的竊竊私語聲頓時嘎然而止,眾人的目光紛紛聚集到了孫權身上。

孫權環顧眾人一眼,突然喝道:「周瑜何在?」

周瑜急踏前兩步,單膝跪於孫權案前:「末將在此。」

孫權抓過佩劍,鄭重其事地遞到周瑜頭頂,沉聲道:「自即曰起為三軍大都督,代孤統率三軍、不得有誤!」

周瑜臉顯肅然之色,高舉雙手接過孫權佩劍,應道:「瑜……謹遵主公令諭!」

孫權微微頷首,霍然抬頭又道:「黃蓋、呂蒙、太史慈何在?」

黃蓋三將急踏步上前,依次跪於周瑜身後,朗聲應道:「末將在此。」

孫權道:「黃蓋老將軍為步軍都督,呂蒙為水軍都督,太史慈為騎軍都督,皆受大都督節制,自即起爾等當各自統率步、騎、水軍,曰夜艹練、整頓武備,不得有誤。」

黃蓋、太哆慈轟然應諾:」末將等謹遵主公令諭。」

呂蒙遲疑了一下,臉上陡現激動之色,鏗然應道:「末將必不負主公重托。」

大廳中一片肅靜,卻沒有人敢吭聲。

孫權任命周瑜為三軍大都督雖然突兀,卻似在情理之中,還不致有人質疑,任命黃蓋為步軍都督也無可厚非,畢竟黃蓋是追隨孫堅起兵、碩果僅存的老將了!任命太史慈為騎軍都督也順理成章,太史慈不但勇冠三軍,而且是吳軍將領中唯一擅長騎戰的將領,可謂騎軍都督的不二人選。

但任命呂蒙為水軍都督就有些出人意料了,呂蒙不但年輕,而且名不見經傳,在今天之前還只是個小小的折沖校尉,在吳軍眾多宿將之中根本就排不上號!論武藝、論戰功、論資歷,周泰、蔣欽諸將都遠在呂蒙之上,這水軍都督怎么輪也輪不到呂蒙來當。

孫權任命呂蒙為水軍都督,很有些借此樹立自己絕對權威的意味,早已經因為江都之戰而對孫權刮目相看的張昭、張紘三緘其口,並沒有拿出前朝老臣的架勢來勸阻孫權,唯二張馬首是瞻的江東文臣也就選擇了沉默。

有些武將難免心有不忿,替周泰、蔣欽抱不平。

倒是周泰、蔣欽本人似乎毫無反應,對於讓呂蒙這樣一個毛頭小子來當他們的頂頭上司也顯得有些無動於衷,事實上兩人心中已經憋了口氣,准備找個機會讓呂蒙這小子好好地領教一下兩人的厲害。

見沒有人反對,孫權又道:「徐庶,陸遜聽令。」

徐庶與一年紀與孫權相仿的白面書生聞聲上前,立於黃蓋諸將身後,孫權道:「徐庶為軍師,陸遜為軍師祭酒,兩位當傾力協助大都督參謀軍事,北拒強虜,兩年之內,孤要一個完整而又富庶的徐州。」

徐庶、陸遜抱拳道:「領命。」

張昭、顧雍等人見孫權用人果斷、毫不遲疑,尤為難得的是量才適度,舉止間頗有乃父遺風,不由微微頷首,目露欣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