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朕心里跟明鏡似的(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混在三國當軍閥最新章節!

「陛下,祖制不可違,高祖遺訓不可廢呀!」漢獻帝話音方落,司徒孔融已經拜倒丹墀之上,以首頓地唱道,「自高祖立漢以來,凡異姓封王者不過區區九人,且皆為開國功臣,此後凡四百余年,再無異姓封王,老臣以為此例斷不可開!」

「陛下,司徒大人所言極是,不能異姓封王哪。」

「是啊,萬不可開此先例呀。」

「丞相功勞是大,可也沒到封王的地步啊。」

「陛下,此例即開,國將不國呀……」

孔融話音既落,司空孔伷、太常卿司馬防、太仆董昭、大鴻臚滿寵、少府司馬朗、大長秋陳矯、大司馬袁尚、驃騎將軍袁譚、車騎將軍袁熙、大司農杜幾、宗正劉璋等文武百官紛紛跪倒在地,齊聲附和,甚至連馬躍的岳父蔡邕和侍中甄逸也齊聲反對。

放眼望去,滿殿文武除了光祿勛陳群、河南尹鍾繇等廖廖數人,絕大多數人都堅決反對封馬躍為異姓王。

漢獻帝蹙眉道:「自董卓亂京以來,各地豪強並起、天下紛爭不息,百姓倒懸,皇綱失統,若非丞相力挽狂瀾,興義師以討不臣,焉有今曰?如此蓋世奇功,凡兩漢四百余年,何人堪比?寧不得封王邪?」

司徒孔融道:「陛下,丞相爵至涼公,食邑兩萬戶已經位極人臣,不能再晉封了!」

漢獻帝道:「朕意已決……」

「陛下!」漢獻帝話未說完,司徒孔融便已經猛地站起身來,頷下白須竟無風飄起,厲聲喝道,「陛下若不遵高祖遺訓,一意孤行要封丞相為異姓王,老臣今曰便撞死在金階之下!」

「陛下!」

「陛下!」

「陛下!」

孔融話一說出,孔伷、司馬防、蔡邕、司馬朗等人紛紛跟著跪倒。

漢獻帝眼見郡臣洶洶,絲毫沒有讓步之意,雖心中不悅卻也只能收回成命,冷然道:「既如此,此事改曰再議,今曰廷議就到此為止,退朝!」

說罷,漢獻帝再不理會滿殿文武,拂袖離去。

天子既走,殿中群臣亦紛紛離去,不到片刻功夫,偌大的金殿上便只剩下了光祿勛陳群和司隸校尉鍾繇兩人,陳群環顧左右無人,便緊走幾步追上鍾繇低聲問道:「適才陛下欲封丞相為異姓王,百官皆反對,獨大人不曾反對,卻不知為何?」

鍾繇淡淡一笑,反問道:「陳大人不也沒有反對么?」

「這……」陳郡尷尬地笑笑,說道,「下官只是覺得丞相封王已經是勢在必行。」

「呵呵。」鍾繇微笑道,「陳大人是聰明人,自然不會跟著孔融、孔伷那些不識時務的人瞎起哄,嘿嘿,天子都有意要封丞相為異姓王了,就憑他們這些人也阻止得了?」

陳群道:「這么說,大人也是贊成封王嘍?」

「封王?」鍾繇淡淡一笑,臉上忽然浮起一絲高深莫測的笑意,抬頭看了看天,忽然說了句沒頭沒腦的話,「這天……就要變了。」

……

虎牢關,馬躍軍帳。

馬躍肅手示意賈詡、李肅、魯肅、蒯越四人坐下,然後說道:「孤今曰把你們請來,是有件大事想和你們商量。」

賈詡拱手作揖道:「主公請說。」

馬躍道:「現在朝廷治下已經擁有雍、司、涼、青、幽、冀、並、朔、豫、兗、徐、益十二州全部,荊州南陽郡,揚州廬江、淮南二郡以及漠北大片遼闊的草原,大漢的疆域東西南北延綿數萬里,已經遠遠超過之前任何朝代、任何時期。」

蒯越拱手道:「此皆丞相之功也。」

「好了。」馬躍搖了搖手,說道,「孤今天不是來向你們顯功勞的,現在有個非常迫切、非常嚴重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那就是各州、各郡、各縣的官員空缺非常嚴重,河北四州四十余郡,竟然缺了三十六名太守和一百六十多名縣令,其余長史、主薄、功曹、都尉、縣尉、縣丞等官吏的缺口更是數以千計!」

「兗、豫、徐州至今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擔任刺史,由於缺乏刺史、郡守和縣令,這些地域政令混亂、治安糟糕,朝廷不得不派出大量軍隊長久駐守,對這些地域實施軍管,然而軍管終非長久之計。」

賈詡察顏觀色,早已知道馬躍心中所思所想,遂道:「詡以為現在是時候實行全國姓的科舉取士了!」

「科舉取士?」

「科舉取士!」

魯肅、蒯越還是頭一次聽到這說法,不由面面相覷。

李肅便解釋道:「所謂科舉取士是丞相首創的一種人材選拔機制,其核心內容就是兩級考試制度,先由各縣縣令對本縣讀書人進行一級考試,及格者為秀才,然後各郡太守對治下各縣的秀才進行二級考試,及格者為舉人,成了舉人就可以出仕了,這制度已在涼州、雍州、朔州試行多年,深受關中讀書人的推崇。」

賈詡道:「事實上,丞相所創的科舉制還有第三級考試,那就是把各郡錄取的舉人集中到京城再進行三級考試,錄取者為進士!考取了進士就可以外放各縣擔任縣令長官,經過幾年鍛煉若果有才干者,便可以升任郡守。」

「這個……」魯肅疑惑道,「難道庶民也可以參加考試嗎?」

李肅道:「只要是漢人,不論庶民、士人,全都可以參加考試。」

蒯越道:「這不是亂了禮數了嗎?」

「禮數?何為禮?」馬躍冷然道,「非要分出高低貴賤才是禮嗎?同為大漢百姓,同為大漢子民,為何非要劃分三、六、九等呢?子敬、異度固然出身士族,可孤想請問兩位,你們祖上難道就不是起於寒微嗎?」

「這……」

蒯越、魯肅頓時語塞。

馬躍長身而起,負手冷然道:「好的禮數能教化萬民,自然應當遵循,可這些不好的禮數,孤卻非要破除不可,孤就是要以實際行動告訴天下所有的讀書人,只要他們有學問,有才干,不論出身寒微還是高貴,都有機會當官!孤要唯才是舉!」

「主公。」馬躍話音方落,典韋忽然踏帳而入,抱拳喝道,「光祿勛卿陳群帳外求見。」

「陳群?」馬躍沉聲道,「宣他進來。」

「遵命。」

典韋抱拳一揖,轉身離去。

不到片刻功夫,身材修長、形貌俊朗的陳群就飄然入內,向馬躍施施然一揖,朗聲道:「下官陳群,參見丞相。」

「呵呵,長文免禮。」馬躍肅手道,「來來來,過來坐。」

「謝丞相。」

陳群抱拳一禮,行至右側蒯越下首落座。

馬躍道:「長文從洛陽不遠百里前來虎牢關,不知有何要事?」

陳群看看賈詡等人,欲言又止。

馬躍道:「長文但說無妨。」

陳群遂道:「下官此來,實有一事相稟。」

馬躍道:「何事?」

陳群道:「天子欲封丞相為異姓王,不過卻遭到了以司徒孔融為首的文武百官的堅決反對!只有下官及河南尹鍾繇大人等少數人支持天子,不過人微言輕,因此不敢在廷議時妄加評議。竊以為事關重大,故而連夜趕來虎牢關告知丞相。」

馬躍淡淡一笑,說道:「長文費心了,呵呵。」

「為丞相效勞,乃下官份內事耳。」陳群說此一頓,臉色忽轉嚴肅,說道,「群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馬躍道:「但說無妨。」

陳群道:「正所謂天下本無主,乃有德者居之,前後兩漢凡四百余年,歷二十四帝,委實氣數已盡,今丞相內攘四夷,外拓疆士,威震海內,功鑠古今,縱秦皇漢武亦有所不及,何不順應天意代漢而立?」

馬躍臉色一變,喝道:「長文慎言!」

陳群卻不以為意,接著說道:「今天下兵權盡歸丞相所有,代漢而立可謂水到渠成、順理成章,唯所憂者,無非滿朝文武的口誅筆伐,群夙夜深思,偶有小得,草擬九品中正制,或可助丞相掃清障礙!」

「夠了!」馬躍拍案喝道,「長文若再敢胡言亂語,休怪孤翻臉無情!」

……

洛陽,皇宮後苑。

益陽公主劉明向漢獻帝劉協襝衽一禮,唱道:「見過皇上。」

「皇姑免禮。」劉協急肅手示意劉明起身,說道:「朕派人將皇姑請進宮來,沒別的事情,就是想和皇姑聊聊家常。」

「唉。」劉明聞言輕輕一嘆,問道,「陛下今年應該二十歲了吧?」

劉協道:「正好二十。」

「該行冠禮了。」劉明道,「而且也該納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