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桃之夭(2 / 2)

不過很快雲雁回就想起來了,雖說他在現在是「文盲」,但《詩經》里的《桃夭》他還是知道的,而且雙宜的名字正是出自里面那句「宜家宜室」。

這個名字用《詩經》的典,顯然一來是暗合雙宜的名字,二來這詩寫的就是女子新嫁,貼合了雙宜的情況,很是應景,單從字面上看,桃花怒放也是很喜慶的。

在場的人腦子中一轉,都想到了,「不錯,這個名字好。」

「要我說,不如另外幾家鋪子也都叫這個名字好了。」雲雁回一瞬間想到了什么,「雖說好,但是都顧著討好夫人去了,沒有點出糖果。不過,倒是可以做成品牌,讓另外兩家鋪子也叫做桃之夭。」

「咦,可是這樣,大家分不清怎么辦?」

「這樣他們就要加上前綴,賣糖果的、賣果蔬的……區分不是問題,反而會引起一些有趣的事。」雲雁回說道,「日後再開張新店,還能打出旗號,桃之夭無論賣什么,只賣最好的。」

雲雁回都這么說了,大家都是信服的。就是想到雲雁回說沈括起這名字,是只顧著討好夫人,都覺得很好笑又感動,這證明沈括心中是以雙宜為先。

自從官家賜婚後,很多人一看花落沈家,都議論紛紛,難免有人酸起來。說嫁妝多又怎么樣,鄭雙宜肯定是河東獅啦,不,比河東獅還厲害,沈括娶了她,搞不好天天鼻青臉腫的來上班。

——而且因為是賜婚,娘家還厲害,到時候想休都沒法休。

這么一想,他們心里就好受多了。

結果等到沈括和雙宜完婚後,真是啪啪打了很多人的臉。

沈括雖然武力值低,但是兩個人相處起來,竟然還是沈括主導,雙宜也肯聽話。比如沈括覺得雙宜走太快,就牽著她,雙宜也不會把沈括甩飛,反而會照顧他身體。

別說動手了,大小聲都沒有。

聽說居然還會下廚,不得了啊,老沈幸福了!

小寶老在學校,回來後聽說了這兩個人相處模式後,沉默了很久,然後幽幽地說:「當初我和姐姐一起趕路,我覺得她走太快,叫她慢一點,她都是把我夾起來走……」

這個待遇也許更「好」,但是面子肯定沒了,由此可見,雙宜這個媳婦兒做得還是很不錯的。

說回這店鋪,既然定了名字,大家都以「桃之夭」來稱呼了。

雖然還未開張,桃之夭糖果鋪已經現在小范圍內紅了。

這都要多虧了趙允初和他娘做的宣傳,趙允初自覺是個嫂子,恨不得滿天下去說,我妹妹的鋪子要開張了,糖都是我老婆研究的,特別好吃。

最好有人問,那么他肯定就要論述一一下。並不是每個人都吃過那些糖,但是他要佐證一下,當初雁哥兒給他做過酥油泡螺兒,也是甜食,也特別好吃,可見他在這方面是很有天賦的。

當然了,這時候大概了然在心里日狗了,那明明是做給他這個老人家吃的,趙允初得的根本是酥油泡屎。

而王妃也特別熱心,她還挺喜歡雙宜的,和鄭蘋一起在汴京貴婦中打了不少廣告。

宮中的娘娘、公主都知道了,尤其是她們都嘗過雲雁回送到宮里的喜糖,那做的的確是很不一般的,聽說到時候糖果鋪就是賣這種糖果,到時候必須要買買買啊。

(仁宗心說媽的,居然連喜糖都不是白吃的。)

可以說,還沒開張,就可以確定會大賺了。

只等桃之夭裝修好,便能狂攬汴京婦女兒童的錢了。預定年前開門,正好過年大家要買年貨。

……

學生們都出去實踐了,開封府內也沒什么大事,雲雁回無事一身輕,寫一寫教務處的材料,抽空看一看孔寄的本子。

孔寄又想搞事情了,之前的《望情魚》總時長也就五六個小時,不算特別長。現在很多戲、劇,每天演五六個小時,也得十幾天才演完。

孔寄也打算寫個長點的本子,反正《三國》這個題材,寫得大,寫得長。

他老是把寫好的本子給雲雁回看,叫雲雁回給點主意。

雲雁回就覺得,別的不說,關羽的臉到時候你必須給我塗紅了……

此時,雲雁回還不知道,鄭凇的同學們遇到了一點麻煩。

開封府的學生們在一線辦案,很是目睹了一些底層人民的疾苦,很有感觸。和鄭凇在同一個單位實習的,都是他齋中的同學。

這些學生目睹了地痞流氓生事,欺壓一些擺地攤的窮民,還要收什么保護費,還和廂官暗里勾結。而且他們做得很聰明,明面上根本不會稱兄道弟。

那些廂官也只是一副要秉公辦理的樣子,實際上偏袒的則是那些給他們送過孝敬的地痞。

這些學生看了十分不平,想告狀,這可是天子腳下,好歹他們的老師們里也有開封府的官員呢,告起來方便。

然而,卻有人告訴了他們一些很現實的真相。那就是上面的官員管也只能管一會兒,地痞滋事又不能判重刑,不過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再說了,有時被害者都自願忍氣吞聲,不敢計較。

——現在開封府吏治清明,已經比以前好多,放在以前,他們明面上的戲都不會做,更慘。因為這些人之中,混了不怕死的打手,敢和人拼命。

沒見那些被欺負的人也不敢回手么,他們也不乏有力氣的漢子,但是有家有口,不敢跟人拼啊。

學生們越發憤慨,決定要給那些地痞一個教訓,因為鄭淞年紀小,所以他們竟是都瞞著鄭淞,決定釣魚執法。

別人不敢告官,他們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