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沉默是金(1 / 2)

逍遙游-月關 月關 2430 字 2020-06-17

第193章 沉默是金

褚龍驤和尉遲恭都是風風火火的性子,當即就收了兵器,也不打了。彼此分開時還不忘抱拳道一聲「珍重!」

然後,褚龍驤就風風火火地回家找他小舅子戚旅帥算帳去了,至於皇上那兒……他忘了,真的忘了……

而尉遲敬德,則興沖沖地吩咐人把他的小妾們,還有孫子、孫女兒全都領出來。一大家子人也不明白老爺子要干什么,還以為要帶他們去郊游呢,歡天喜地的就出來了,在尉遲大將軍的帶領下,直奔長孫無忌府。

兩位大將軍當街鬧成這副樣子,真當皇帝不知道嗎?

自從陳勝吳廣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民智突然就開了,上位者也突然發現,所謂君權天授,老百姓已經不那么相信了,從此,設立諜報組織也就成了朝廷常態。

筆者才疏學淺,所知有限,只知道歷史各朝一部分的諜報組織如下:

漢朝的秘密諜報叫「大誰何」,

隋朝的諜報組織叫「候官」,

宋朝的諜報組織叫「皇城司」,皇城司中還設立了更穩秘的「北斗司」,七斗七星,拱衛紫薇,而紫薇是帝星,則北斗司所司何事,不問可知。

明朝的諜報組織叫「錦衣衛」,後來還設立了「東廠」、「西廠」、「內廠」做為補充。

清朝,則是臭名卓著的「粘竿處」,也就是「血滴子」了。不過這兩個名稱都是俗稱,正式的官衙名稱叫「尚虞備用處!」聽起來毫無殺氣,你甚至從名字上難以理解它究竟是干什么的。

那么唐朝呢,唐朝的諜報組織叫「麗竟門」,直屬於皇帝一人,從事偵察、逮捕、審問,暗殺活動。如同明朝的錦衣衛以驛站系統和六扇門作為補充一樣,「麗竟門」以「不良人」和「六扇門」為補充。

六扇門就是從唐朝時候開始設立的,當時朝廷初建六部。為徹底解決義軍殘余勢力和各地綠林豪強,刑部建立了「六扇門」秘密訓練基地,訓練新銳少年,名曰:「鷹犬」。

所謂朝廷鷹犬,就出自這里。

再往後,宋明清的秘密諜報組織,也以六扇門為外延和補充。

兩位大將軍當街動手的消息,此時已經有麗竟門派專人趨報宮中了。李世民此時剛剛下朝,聽說此事不禁好笑:「這兩個粗漢,一向好得親兄弟一般,怎么就打起來了,快去探個清楚!」

李世民曉得這二人一向親近,聽了這消息只覺得忍俊不禁,倒也沒太往心里去,只是萌生了好奇心,叫人去打聽個清楚。

既然知道褚龍驤找尉遲恭打架去了,李世民也就明白,這夯貨一時半晌的怕是不會來見他了。轉念一想,李世民便打道去了太上皇那里。

自從李淵心不甘情不願地讓了位,對李世民就一向不大待見,一見了他的面,就要損他幾句,李世民先前因玄武門之變,民間已經有所議論,可不想再背上一個不孝的罪名,所以任憑父親冷嘲熱諷,每日請安依舊是風雨不誤,只要有時間,就一定要往太上皇處問安、探望。

褚龍驤既然來不了啦,李世民便去探望自己老爹了。

這時候,哄走了褚龍驤和尉遲恭的李魚,辭別了那送柴的老漢,領著深深姑娘正趕往司天監。此處距司天監已經極近了,走路過去,也不過就二里多地。

這一路走,李魚便沉下臉來,一路教訓:「禍從口出,懂嗎?先賢所言,千錘百煉,你說能沒道理嗎?你昨兒個被人追殺,也是因為你這張嘴巴,對不對?不長記性!」

深深姑娘聽得又氣又羞:「郎君你好不講道理,今兒這事跟昨兒那事,能一樣嗎?」

李魚道:「怎么就不一樣了?你不練吞劍,那常劍南能打你的主意嗎?你早上若是不多嘴說那一句,我現在能讓尉遲恭給埋坑里么?你呀,記住一句話,沉默是金!」

深深吃人家的嘴軟,只好應付道:「好好好,你管飯,你有理。我以後一定沉默是金!」

李魚滿臉不憤地瞪了她一眼,也不知道她是真心還是假話,只是看她一臉的不服氣,恐怕是沒聽進心里去的。

李魚帶著深深到了司天監,還是昨兒那小吏接見的,一見二人,不等他們開口,便搖頭道:「足下還是為了袁少監來的吧?袁少監還沒回來。」

李魚皺了皺眉,心想:「也不知道這兩人進山訪道,何時歸來,我總不能天天來問吧。」便向那小吏道:「既如此,能否麻煩足下,一旦袁少監回來,就告訴他一聲,有位利州舊友,在集賢坊褚將軍府等他。」

那小吏道:「此等小事,舉手之勞,何勞足下一再托付,等袁少監回來,在下自會轉告於他。」

李魚道:「既如此,那就多謝兄台了。」

李魚道了謝,辭別那小吏,領著深深往回走。

深深忍不住問道:「小郎君認得這些可與天上星宿溝通的活神仙?」

李魚乜了她一眼,深深趕緊吐了吐舌頭,道:「沉默是金,沉默是金!」

李魚哼了一聲,陰陽怪氣的,沒再理她。

行不多遠,走到一處巷口,恰見昨日所見那制傘人依舊在那支著攤子。不過此時他並未做傘,而是提筆研墨,在寫著東西。旁邊還站了一個大嬸兒。

李魚好奇,湊近了去看,卻見那制傘人寫的是一封書信,內容不知如何,但是瞧字跡卻是極為優美整齊。待他書信已畢,又拿起信來,大聲朗讀一遍,李魚聽在耳中,覺得用詞卻也平凡,不過看那大嬸的模樣,若寫的之乎者也文謅謅的,只怕她或她的家人也聽不懂。

那大嬸兒聽得連連點頭:「就是這意思,就是這意思,多謝先生了,這是潤筆費!」

大嬸兒摸出三文錢,遞給制傘人。制傘人連忙雙手接過,連聲道謝。

深深贊嘆道:「哇!真是風度翩翩,這位大叔,太儒雅了。」

李魚撇撇嘴,道:「瞧你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替人寫書信,賺倆潤筆費,有什么風度可言?嗯……」

李魚說著,就從那攤子前走過去了,可話一說完,突有所悟,立馬又站住了。

深深正扭著頭,色色地欣賞著那位賣傘的帥大叔,不提防李魚會突然站住,哎喲一聲,一頭撞在他的背上。深深捂著鼻子,嗔道:「你做什么突然站住呀。」

李魚沒理她,而是滿臉笑容地走到那制傘人面前,一副天官賜福的和氣模樣:「呵呵呵呵,足下……除了賣傘,還兼替人寫書信么?」

賣傘上看了他一眼,笑若春風:「僅靠賣傘,家用不足。多賺些錢,貼補貼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