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這一夜(1 / 2)

逍遙游-月關 月關 2277 字 2020-06-17

第200章 這一夜

燈火通明。

正是華燈初上的時候,因為皇帝駕臨,要陪太上皇用膳,所以太安宮里的燈火點的格外多了些,內外警戒也更多。

這太上皇目前所居的太安宮,原名為弘義宮。這是為了表彰秦王李世民的功績,由李淵下旨興建的。結果如今父子易位,反倒是他住進了當初給兒子敕建的宮殿,弘義宮這名字,也變成了太安。

父子倆這頓飯,依舊是吃的很尷尬。李世民當然是察顏觀色,巧妙地尋找著時間搭訕、敬酒,奈何他老爹不給面子,這就互動不起來了。

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爆發,大權落於李世民手中後,李淵也是認了命的。其實那時候他在朝中仍然擁有極大的力量,你要知道,李世民只是發動玄武門之變,干掉了兩個兄弟,在此之前,他的力量主要在他的天策府,朝中重臣的職位他是插不了手的,那都是李淵的人。

當時以裴寂為首的朝臣、還有宗室和關隴貴族的老班底,全是李淵的,李淵如果不肯屈服,仍有一搏之力,弒父的勇氣,李世民可未必有,而且真就這么做的話,情況只會更糟。

但李淵這個當爹的能怎么辦?已經失去了兩個兒子,難不成為了晦暗難明的未來,再跟這個兒子大干一場?再說,他年事已高,他一手締造的大唐帝國也是想穩定地傳承下去的,太子已歿,也只剩下這一個最合適的人選了。

本來沒有幾年,也該傳位了,難不成這時候跟自己的親生兒子再火並一場?不過,理智雖然促使他做出了決定,心里有多么的不舒坦,這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而且,李淵在位時,大封宗室,光王就封了幾十個,李世民上台三個月,除了幾個有戰功的,其他的諸王就統統降為「縣公」了,李淵心里肯定不舒服。

後來,李世民又把李淵最親近的裴寂等人趕出了朝廷,李淵就更不開心了。尤其是李世民把裴寂罷黜官職,趕回老家的時候,斥責他根本就不配成為朝廷重臣,告訴他說:太上皇當政時亂象頻頻,全是你的責任。我不處理你,只罷了你的官讓你回去養老,已經很寬容了。

這話里話外,分明是說太上皇昏庸,錯用庸碌之人。這話傳到李淵耳朵里,他能怎么想?從那時起,李淵賭氣,和兒子來往就更少了。

好在兩年前大唐與多年的死敵突厥大戰獲勝,連頡利可汗都被俘虜,送到了長安當寓公。李淵當年起兵之初,可是被迫向突厥稱過臣的,這在他心里也是奇恥大辱,如今兒子為他找回了臉面,李淵開心的不得了,父子關系這才緩和了許多。

但所謂緩和,也只是相對於之前堅冰一般的父子關系。心結未去,有兒媳長孫皇後或者其他朝臣在時還好,只有爺兒倆時,李淵話音話外,難免要對兒子損上幾句,這氣氛就尷尬的很了。

李世民都有點後悔獨自前來探望,沒有攜皇後同來。有兒媳婦在場,他爹多少還會給他留點面子,不會讓他這頓晚飯吃得如此寡淡無味。

大殿上,父子倆像咽葯似的吃著御膳房依著太上皇和皇上口味精心烹制的美食。太安宮一角宮牆的陰影處,卻有兩道人影,與那夜色渾然一色,只露出亮晶晶的目光。

「太安宮怎么這么多侍衛,燈光如此明亮!」

楊千葉蹙起了眉頭,她沒想到宮里竟然戒備如此森嚴,燈光也照耀的如同白晝。照理說,就算皇帝富擁四海,也不可能把人力物力如此揮霍,常年累月這么干,就算是皇室,這也是一筆無法想象的巨大支出了。

馮二止疑惑地道:「不應該啊!先皇在時,也只有大宴群臣時,才有如此陣仗!」

馮二止說的先皇,指的是隋煬帝。隋煬帝是個極喜歡擺排場的人,但就算是他,也沒有每天如此鋪張的道理。

這時候,二人身邊又悄然多了一道人影,是打探消息的墨白焰回來了。墨白焰低聲道:「殿下,老奴打聽明白了。今兒李世民前來探望他的父親,此時尚未離開,所以宮中警戒嚴密,燈火也格外明亮了些。」

「李淵父子都在?」

楊千葉嬌軀一震,心中油然而生一個念頭,只是這念頭乍一冒出來,她就知道不可能,所以又迅速壓制了下去。

墨白焰聽話聽音兒,趕緊勸阻:「殿下,萬萬不可!雖說李淵和李世民都在,可恰因如此,根本沒機會下手的。」

楊千葉深深地吸了口氣,低聲道:「我明白!那,咱們還是依原計劃行事,等李世民離開,對李淵下手!」

「是!」墨白焰和馮二止答應一聲,三人一起把目光投向了那叢燈火通明處。雖然看不到,但他們知道,大唐帝國的先後兩代首腦,就在那里。

************

一燈如豆。

燈下坐著一人,站著一人。

坐在燈後的那人,燈光正照在他的臉上,面如冠玉,目似朗星。相貌儒雅,溫柔和煦。坊間的人都認得他,這位是每日出攤制傘、賣傘的蘇有道蘇先生。

站著的那人臉部正好橫在燈罩透出的燈光之外,卻是有些朦朧,難以看清真容。

此刻,他正向蘇有道稟報著:「屬下查明白了,那個李魚去了司天監,而且已經不是第一次去。」

蘇有道皺了皺眉:「他去司天監做什么?」

那人道:「屬下問過曾和李魚有過接觸的人,那人也不清楚。所以屬下又想辦法和袁天罡簽押房的小廝搭上了關系,從他口中得知,袁天罡曾安置了一對來自利州的女子,還曾親往探望過兩次。只是男女有別,等那兩個女子安頓下來之後,就不大前往了。」

蘇有道屈指輕輕叩著桌面,道:「李魚,就來自利州!」

那人道:「是!所以,屬下又差人按照那小廝所言地址前往探訪,原來,那兩個女子,一個是李魚的母親潘氏,一個名喚吉祥,似與李魚已然定了終身,算是李家的媳婦。」

一日之間,查明這么多東西,效率之高,可想而知。

而且,蘇有道只吩咐了他一件事,但他直接查,並不能明白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而他卻能隨時想到新的辦法,迂回地去查清楚整個事件,而不是上面交待一步,我便只做一步,此人的機敏仔細可見一斑。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在蘇有道門下,卻只是一個跑腿的小人物,蘇有道與其交談,甚至連名字都懶得喚上一聲,這蘇有道又該擁有多少人傑?誰能想得到,這個坊間賣傘人,竟然擁有這么大的能量。

「很好!」

蘇有道沉吟了一下:「趁著袁天罡、李淳風不在,李魚又尚未找到他的母親和吉祥,按照咱們的計劃,迅速行動,通過潘氏和吉祥,先與常劍南一方拉上關系,等李魚尋到她們,想不涉入其中也難了。」

「是!已經按先生的安排做了。不過……」

那人答應一聲,神色忽顯猶豫:「先生,這個李魚,真能不負先生所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