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暴力之始(1 / 2)

逍遙游-月關 月關 1887 字 2020-07-01

第266章 暴力之始

西市,十三街區,九路,鐵行。

東西為街,南北為路,十三街區第九路,就是鐵行所在。

小學徒們把風箱拉得呼呼作響,石炭(煤)燒得爐火純青,鐵具在爐火中燒得紅里透白,放到砧板上,渾身脻子肉的大師傅便拈起錘子,一陣叮叮當當極具節奏感的打鐵聲便傳揚出來。

當然,鐵具也不都是給人一種傻大黑粗的感覺,比如有的坊里正在制做鋼針,這就安靜多了。熟鐵鍛成細條,加熱拔絲,再搓削光滑後穿眼兒,再放到鐵鍋里翻炒退火,最後再用松木、木炭、豆豉做滲碳劑拌以細泥,將針覆蓋加熱進行滲碳,直至將針在水中淬硬。整個過程比較從容,並不像大型鐵具,非常講究火候的捕捉。

這條街上的客人不多,因為很少有百姓到這兒來買東西,這些鐵匠鋪子以批發、定制、承接為主,偶爾也有直接來此零購商品的,主要以長安附近鄉鎮的百姓為主。

此時九路第六家,一間兵器鋪子處,就有一個帶著外鄉口音的客人正在買刀。

刀是橫刀,也就是唐刀,這是在漢代的環首刀基礎上改進出來的,去掉了漢刀刀柄尾部的環,並延長了短柄,改為雙手使用的長柄,就變成了一柄窄刃厚脊的長直刀,基本形狀與後世的東洋刀很像。

因為東洋刀就是模仿的唐橫刀樣式,只不過唐橫刀的刀身及刀鋒基本上都是直的,不象東洋刀也有著小小的弧度曲線,所以一旦入鞘,極容易被人誤會為劍,因為它是筆直的。

那客人三旬上下,看起來像個練武的,腰帶扎得板整,整個人魁梧健壯。

他拔出刀來,用指肚試了試刀鋒,又舞動幾下,微微點頭。回頭問道:「店家,這刀確是不錯,卻不知價格幾何,可否再便宜一些。」

這時,有兩個行人恰好經過此處,一見那刀在陽光下熠熠放光,刀上鋼紋精美,刀型款式極是漂亮,不由得兩眼放光,馬上迎上來道:「店家,這刀怎么賣的?」

那客人瞟了他一眼,道:「我也是買刀的客人,店家在里邊。」

那人馬上向店內喊道:「店家,這刀,怎么賣的?」

里邊走出個矮壯結實的赤膊大漢,懶洋洋地道:「這是一口上好的鑌鐵刀,兩千文。」

異鄉客人驚道:「這就是鑌鐵刀?」

店家撫須,自得地道:「那是自然,你看那刀上淬練打磨中形成的鋼紋,你在別的鐵刀上可曾見過。若非如此,我豈敢要兩千文,這刀可是削鐵如泥,是可以傳家的寶刀啊!」

那時節物價低廉,一斗米不過三五文錢,兩千文錢,算是極大一筆開支了。不過,寶刀難得,若是一口上好的鑌鐵刀,兩千文錢也算是極公允的價格了。那本地客人喜道:「兩千文?給我拿一口來。」

店家道:「鑌鐵刀打造不易,我這店中現時也就這一口,並無第二口。」

那客人道:「既如此,我就要這一口。」

店家馬上轉向異鄉客人道:「這位客官,請把刀還來。」

異鄉客人早知鑌鐵乃西方大食國傳來的上好精鐵,可這還是頭一回看到,頓覺珍貴無比,聽他索刀,不禁有些惱怒,道:「店家,你是怎么做生意的?凡事總有個先來後到吧?這口刀可是我先看中的。」

店家陪笑道:「客官,您別生氣。這不是您沒出價,人家出價了么。」

異鄉客人怒道:「誰說我沒出價?成,不是兩千文么,我買了,把鞘拿來。」

先前那客人聽到這里,不禁冷笑:「嗨!我說你這人,我不出價,你也不出價,成心抬杠是不是?店家,我出兩千一百文,刀拿來!」

異鄉客人惱怒起來:「我出兩千兩百文,刀鞘給我。」

兩下里激將起來,你一言我一語地抬價,眼看那本地客人把價抬到了兩千五百文,那異鄉客人悄悄摸了摸纏在腰間的口袋,微微有些遲疑,沒有再喊價上去,那本地客人得意洋洋道:「田舍兒,出不起價了吧,店家,把刀給我拿來」。

這時那本地客人的朋友拉了拉,小聲道:「你瘋啦,今兒一共就帶了這些錢出來,若買了這刀,囊中再無富余……」

還沒等他說完,那本地客人已打斷了他的話,小聲道:「你懂什么,好刀難得。就這口刀,就這長安城里,一轉頭找個識貨的行家,我也能賣上三千文,出了關中,還得更貴。」

二人說著,聲音雖小,但那異鄉客人卻也隱隱綽綽聽清了大概,登時把那刀往櫃台上一拍,大聲道:「店家,這口刀,我出兩千六百文!那位朋友,你若出得起更高的價,盡管拿去,若是不然,休再糾纏。」

那本地客人聽了登時一呆,下意識地也去摸了摸袋囊,臉孔脹成了豬肝色。

店家也機靈,一瞧二人神情,就知道這筆買賣塵埃落定了,連忙取出一把紋飾極為庄重華麗的刀鞘,雙手奉送與那客人,陪笑道:「成交,這口刀,您請收好。」

異鄉客人將袋囊中的錢傾倒在櫃上,數出七文,放回懷中,把那刀捧在懷里,得意地向那本地客人橫了一眼,那本地客人面紅耳赤,被朋友拉著悻悻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