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擊鞠(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833 字 2020-06-18

第49章 擊鞠

能參加麟德殿的國宴是莫大的殊榮,普通人要是能在里面吃上一頓飯,估計能吹噓一輩子。不過對於薛崇訓這樣的皇親國戚來說,倒也稀松平常,每逢佳節總是能進去吃上一頓,看看里面的歌舞表演。大明宮有美女上萬,但宮廷貴族喜看胡舞,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表演異國風情的節目。

薛崇訓其實不太喜歡看胡舞,老是轉來轉去的,看久了會產生一種頭暈的錯覺。

時逢佳節,今天大明宮真是熱鬧極了,歌舞升平一片太平盛世。幾乎所有人都興高采烈,吃完了國宴,還有馬球賽,這也是大伙十分喜歡的東西,不能親自上場,看看也很歡樂。

宴會一個時辰之後,讓大家期待已久的擊鞠(馬球賽)就開始准備了,就在麟德殿前的廣場上舉行。觀賽的人以萬計,皇親貴胄、朝廷大臣、宮廷女子、宦官、外邦使節,紛紛前來觀賽。近些年來,難得有機會看到這樣高水准的擊鞠,人們都不願意錯過。

今上李旦登基以來,就沒有舉行過大規模的擊鞠,這是第一次,因為李旦本人對擊鞠的熱情度不高。而前任幾個皇帝都十分熱衷,時不時就要來一場。

主賽事便是羽林軍組成的「棚」和隨同吐蕃使者前來的隊伍,兩棚對決,國家級的比賽。擊鞠是比較奢侈的運動,也不是誰都有條件練好的,一般只有貴族才玩得起;又因為禁軍操練的常規項目有擊鞠,軍隊里又兵強馬壯,所以擊鞠水准高的除了皇室貴族就是禁軍。

麟德殿殿前布置了一個千步左右的場地,場上填以沙土以防摔傷。但馬匹在沙土上跑回塵土飛揚,需要打濕,有的是用水,但宮里的球場是灑油,更加奢侈。

場地一端豎有兩根木柱間嵌滿木板的球門,木板下部開一圓孔作為球室,就一個門,誰把那顆拳頭大小的球打進去誰就算贏;當然其中還有一些簡單的規則,不然打球就成了打架了。

北面搭了個高台作為觀台,上面設有黃傘羽扇,皇帝坐於正中,旁邊坐著皇後嬪妃,太子皇子公主等人;正台旁邊還有一個稍矮的副台,吐蕃使者和朝廷大臣就在那邊。薛崇訓的母親太平公主也在高台上,但薛崇訓兄弟幾個只能在下面觀看。

他抬頭用目光搜尋時,只見金城公主也在上面,但她並沒有看見薛崇訓,估計已經忘記遇到過薛崇訓這么個人了吧?薛崇訓心里頓時冒出一絲失落。

就在這時,突然聽得一陣響徹雲霄的歡呼,薛崇訓轉頭看向球場時,只見大唐羽林軍棚隊裝束一新,將馬尾巴扎起,手執球桿策馬進場了。歡呼聲久久不絕,人們的熱情可見一斑。

這樣的歡呼在開始打球時也會時不時爆發,因擊鞠在大明宮里舉行,主場優勢還是不錯的,氣勢上就勝了吐蕃人一籌。

不料這樣的歡呼沒持續多久,人們就目瞪口呆了。開場不到一炷香時間,吐蕃人就連進兩球,這撥人的球技十分厲害,唐朝人被沖得毫無還手之力。

那邊的吐蕃使者見狀「哈哈」大笑,得意之極。

就在這時,人們無法忍受這種一邊倒的節目,而且被虐的還是自己的人,看著自然不爽,許多人都高喊「三郎,換三郎上場」。

三郎自然就是太子李隆基,有一回他打在宮里擊鞠,四人勝十人,所以大伙都知道李隆基的球術很厲害,呼喊著他的名字,要把頹勢挽回。

皇帝李旦舉起手平息住眾人的吵雜,對旁邊的李隆基道:「你下去參加,別掃大家的興。」

李隆基跪倒抱拳道:「兒臣遵旨。」

很快他就換上了窄袖袍,足登黑靴;頭戴襆頭,手執偃月形球杖,英姿勃發地進入了球場。人們立刻又燃起了希望,再次高呼起來。

只見李隆基騎高頭大馬,飛馳如電加入了其中,來回奔走,神駿異常,氣氛再次熱烈起來,喊得最凶的是一個女的。薛崇訓抬頭看時,原來就是那個小公主李妍兒,李妍兒顯然非常崇拜她的叔叔,是手足舞蹈喊得可起勁,「皇叔最厲害了,打敗吐蕃人!」

無奈這回李隆基運氣不再,那些吐蕃人的技藝非同尋常,恐怕是精挑細選訓練了很久才派到長安來的。薛崇訓也是個擊鞠愛好者,以前政治局勢沒那么緊張的時候他經常干的事就是練武和擊鞠,所以很容易就看出來這回的吐蕃人水准比以往任何一次來長安的人都要高。

李隆基左沖右突,苦戰了近三炷香時間依然不得其門,雙方陷入僵局,打得不分勝負。

不料就在這時,一個吐蕃人的馬突然沖撞到了李隆基座下的馬肩,那馬向旁邊一側,就把李隆基給摔了下去,周圍頓時嘩然。一隊騎兵沖了上去,救起李隆基,帶了回來,比賽暫停。

李隆基看樣子沒有大礙,但下馬時一瘸一拐的,腿上好像受了點輕傷。那邊的吐蕃使者大聲道:「小幅沖撞,並不是橫沖,不算違規!」

李旦關切地問道:「三郎,你不要緊吧?」

李隆基苦著臉道:「回父皇,我沒有大礙,剛才大意了,本來不應該摔下去的。」

李旦大度地笑道:「沒事,人沒傷著就好,不過是一場擊鞠而已,勝負乃兵家常事,咱們大唐這點氣度還是有的。」

吐蕃人聽罷抱拳道:「皇上宅心仁厚,令我等萬分敬佩。哈哈……」最後笑起來的時候得意極了。

就在這時,在球場邊上休息的武二郎策馬來到台下,跪倒啟稟道:「皇上,臣請長兄衛國公上場,請皇上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