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不平(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712 字 2020-06-18

第55章 不平

「西日下山隱,北風乘夕流。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儔。鴻鵠雖自遠,哀音非所求。貴人棄疵賤,下士嘗殷憂。眾情累外物,恕己忘內修。感嘆長如此,使我心悠悠……」

薛崇訓剛出艙門,便看見張九齡長身站在船頭,仰頭吟起詩來。「眾情累外物,恕己忘內修。」這一句薛崇訓聽得最是真切,心道:他莫非是想著那些為非作歹的斜封官才有此感嘆?

只見船頭的張九齡一臉的惆悵,但惆悵中的神情卻透著堅定。那堅定的東西就是胸中的抱負吧?匡扶宇內,平治天下。這是很多有信仰的文官共同的抱負,或許張九齡也是懷著這樣的理念。

平治天下,可能很多人的想法是大功之日衣錦還鄉,留得身前身後名,留得青史萬代傳;也有的人是為了建功立業獲得食封千戶萬戶侯;當然也有人是懷著大慈大悲之心,憐憫黎民百姓。

不管是出於何心,也不管是不是有時代局限,薛崇訓心里其實是很敬佩他們的。起碼有追求有目標、信一些東西不是,哪像後世,多少人只是口上唱得好聽而已。

薛崇訓自己就覺得比較慚愧,他細想之下,不認為自己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當然有時候會感動,不過想的說的,能和做的比嗎?真要人犧牲到嘴的利益,甚至犧牲性命,只為了一個義字,他自問做不到。

……運糧船隊過了三門砥柱,薛崇訓留在岸邊的十來個侍衛也接上了船,然後和熟人們告別,因為隨同運糧船隊的那些人是西去,而薛崇訓要東去洛陽,分別在即。薛崇訓只等船行到大路旁就下去從陸路繼續趕路。

天氣很好,大家都在甲板上寒暄著說話,張家叔侄多次感謝直不必言。

這時黃河西邊迎面有艘小船航行過來,薛崇訓無意中看了一眼,也沒怎么注意。卻不料就在這時,忽然「嗖」地一聲,冷不丁一支箭羽破空而來,甲板上的一個人捂住脖子便一頭栽下水去,「撲通」的落水聲讓眾人都震驚了。

「有河匪!快敲鈴!」有人大喊了一聲。

方俞忠沖了上來,護住薛崇訓回到躲進了船艙。甲板上的人紛紛找地方躲,一時慌亂不已,這些被征運糧的富戶,多是良民家,雖然雇有一些會拳腳的壯丁保護,小股匪患還能應付,但真遇到大事真是夠看不夠用的。

這時對面小船上有人大聲喊道:「前面封了,你們過不去,想活命就乖乖聽令,先把船靠岸。聽咱們的,咱們就只為財,不殺生!」

幾個當頭的人聚到了船艙,人心惶惶的,有人指著河岸上剛剛出現的一群土匪說道:「起碼上百持械河賊,都是亡命之徒……而且這幫人竟敢動朝廷糧船,鐵定不只這點人。要是惹惱了他們,不得死傷無辜么?張家的,你快拿個主意。」

張岳然皺眉道:「要錢咱們給錢就是,可船上裝得是朝廷賦稅,有糧有帛,要是他們把糧帛也搶去了,我們無法如數交付,這可是殺頭的大罪!」

另外一個人沉吟道:「我們的護衛其實也不少,可都分在各船上,要是能聚到一塊兒,能和河賊拼上一拼,現在關鍵是要把人聚一起。」

「賊人還能給機會准備不成?要是有異動,他們先殺上船來了,到時候場面一亂,咱們雇得那些人指不定會硬抗著賣命,才多少錢的差事?」

這時外面的匪徒又在喊話了,自是威脅之言,再不靠岸就要動手了之類的。船上的人更是驚慌,不由得催促張岳然:「張家的,您盡快拿個主意呀!」

薛崇訓看了一眼張九齡,他沒說話,看來也是個外行,有治國策的人不定有急智。

眼見船上這些人都是外行,薛崇訓不由得嘆道:「真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你們這么磨嘰什么機會都沒有了。這種事還用猶豫?匪賊攔道搶劫,你們有刀有弓,就這么拱手投降,然後洗干凈了脖子等官府問罪?行,看在李鬼手的面子上,這事我管了。再說這些船運得是朝廷的賦稅,我頭上掛著官銜遇見了卻不管回去名聲也不好。我手下有十八人,個個不錯,沒點本事的人也混不到我衛國公手下。你們這條船上會幾下子的有多少人?」

張岳然道:「大約二三十人,都有兵器,但無盔甲陌刀。」

為了緩和氣氛,讓他們能鎮定點,薛崇訓便笑著說道:「您這不是廢話么,盔甲陌刀?真想造反不成?」

張岳然不放心的說道:「就算如此,加起來也不過四五十人,以寡擊眾,萬一衛國公有個好歹,咱們張家還有活路么?」

「烏合之眾罷了,別一提起亡命之徒就腿軟,他們真要強,東躲西藏的作甚,怎么不見這種人殺官造反?亡命之徒就是欺軟怕硬的另一個說法。」薛崇訓道,「不用猶豫了,快把人都叫到一起來。辦事!」

因為船上當頭的也拿不出個果斷的主意,加上薛崇訓又是朝廷大員身份,大家便只好聽他的,把這艘船上的壯丁都叫到了一起,薛崇訓開始安排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