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陰晴(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637 字 2020-06-18

第84章 陰晴

正如薛崇訓所料,宦官魚立本一到幽州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禮遇。因為魚立本走的是官路,先有咨文通知幽州官府,然後本人才正大光明地乘船而來。李守禮以下的官員早有准備,從迎接到安排食宿、游玩,一應按章辦事,根本不需要魚立本自己操心。

魚立本只是個內給事,原本不是什么要緊的人物,但他是京里派下來的,而且還和采訪使一塊出京,地方官就得尤其重視。不然那廝回去隨便說兩句壞話,隔得又遠沒法及時查證,李守禮就會有不小的麻煩。

當天晚上,李守禮便親自接見,設宴款待。宴會上魚立本只覺得這宗親貴胄舉止荒疏,言語也沒啥講究,和在長安那會差不多。

酒至酣處,李守禮當眾講起了在京師的往事,頗有些感傷地說道:「記得孝皇帝(中宗李顯)剛登基那會,大家都很高興,諸王常常在一起宴飲。有時雖然天氣陰暗,但我告訴眾人:快要放晴了。不久果然放晴;有時一連十天都處在酷熱中,我卻說:要下雨了。果然很快下起一陣及時大雨。有人就把這件事向皇帝稟報:邠哥對天候很有研究。後來皇帝見了我就問起原因,我說:『臣沒有研究,這件事也別無所他原因,想當年天後掌政時,章懷太子有罪,臣被幽禁在宮中長達十幾年,每年都被杖擊好幾回,傷痕累累。現在只要快下雨時,臣的背脊就會感到沉悶;快放晴時,背脊則感到輕健。臣是因為這樣才能預知晴雨,並不是因為有研究的關系。』此話說完,涕泗沾襟,皇帝也為此相當感傷,便賞了我幽州刺史。這兩年逍遙快活,多得感謝先皇的恩典。」

說罷往事,眾人皆是唏噓,魚立本不動聲色,干笑著附和了幾聲,尖聲尖氣地說道:「使君現在不是苦盡甘來了么?封了幽州刺史尚在其次,聽說鎮國太平的長子衛國公對金城公主很是愛慕,要是能擺平吐蕃使者,聯姻起來,使君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魚立本說的金城公主就是李守禮的親生女兒,雖然自小就抱養給了唐中宗,但是李守禮一脈是不能改變的事實。魚立本說的並沒有錯,真要聯姻起來,李守禮就會更加接近政治中心了。

這時李守禮正想說什么,卻被旁邊陪坐的一個大胡子打斷了,潘大胡子很沒禮貌地勸道:「使君喝高了,未免失禮,先休息一下吧,這里讓諸同僚作陪。」

李守禮正說得高興,聽罷非常不爽,但見大胡子潘好禮遞來眼色,他也就壓住郁悶,勉強同意了……因為他心里還是明白的,身邊這幾個佐臣,常常頂撞自己,卻又常常能很好地排憂解難,李守禮是很依賴他們的。

「魚公公,我不勝酒力,先行告退,你慢用。」李守禮起身退往後院,潘好禮急忙扶住他。

二人來到後院,剛走到廊廡上,潘好禮就皺眉埋怨道:「使君怎么說起那些事來了?」

李守禮的背是弓的,有點駝,儀態實在猥瑣,不過臉卻長得很周正,濃眉大眼,額寬鼻高,四五十歲了皮膚還很好,一點老年斑都沒有……也難怪生了個金城公主如此美貌。

他瞪眼道:「魚立本是老宦官了,我就是和熟人聊聊往事,吐露一點感恩的心跡,有何不妥?」

潘大胡子十分無奈,一臉恨鐵不成鋼的表情,毫無上下尊卑講究,跺腳罵道:「你吐什么心跡,啊?魚立本你很熟么,你知道他是哪邊的人?現在京城里風雲變幻莫測,關系別提多復雜了,你倒好,在一個宦官面前吐什么鳥心跡!你感誰的恩?孝皇帝那一脈已經不在其位了,今上能領你的情,太平能領你的情?」

「很嚴重么?」李守禮感覺有些不妙地問道。

潘大胡子道:「現在還說不好,這個魚立本大老遠的跑到幽州來做什么?考察漕運?漕運關他一個宦官鳥事!咱們得先弄明白魚立本是哪邊的人,使君切勿再亂說話!」

就在這時,只見一個儀態優雅,有玉山將傾之風的高大男子走了進來,李守禮和潘大胡子一看,原來是長史袁嘉祚,也是李守禮帳下非常得力的能人之一。

袁嘉祚的性子沒潘大胡子那邊急躁,不慌不忙地說道:「剛才在酒席上,那宦官有句話很有深意。我見使君和潘哥進來,就尋了個借口跟來看看。」

潘大胡子道:「你是說魚立本提到金城公主那事?」

袁嘉祚閉眼點點頭,若有所思地說道:「金城公主必定要和親吐蕃,是經過朝臣商議後決定的國策,魚公公扯到太平公主的兒子身上干甚,其中有何目的?」

潘大胡子焦急地搓了搓手:「我看這不男不女的東西多半是太子那邊的人,跑過來試探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