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祥和(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601 字 2020-06-18

第102章 祥和

春暖花開,緊挨著東市東北面的隆慶坊內,王府豪宅風景綺麗,太陽暖洋洋的一片祥和。李隆基做藩王的時候就住在這里的五王子府了,現在當了太子一年多,仍沒搬進宮去,依然住這兒。他還叫人縫制了一個夠五個人睡的長枕頭,說是要兄弟五人睡一起,當然不是為了搞基,只是表明團結親兄弟的態度壯大勢力而已。

在這樣暖烘烘的午後,李隆基忽然收到了一份禮物,是他的心腹謀士之一名叫姜皎的人送來的。李隆基便叫人打開包裹,驟然眼睛一晃,原來是把明晃晃的橫刀,連刀鞘都沒有,一展露便反射著太陽的明光。

就在這時,門外數人求見,聽說是高力士等人,李隆基便即刻宣之入內。進來的人有三個,宦官高力士、謀臣王琚、家奴出身的王毛仲。

王毛仲已有四五十歲的年紀了,面方肚大,本是高麗人,做了李隆基的家奴,因在對付韋皇後時幫李隆基結納諸多萬騎將軍,居功至偉,現在已經封了官職,不過平常仍舊留在府上做管家一樣的事。

所以進屋的三個人都是李隆基心腹中的心腹,高力士一看案上剛打開的包裹,不禁問道:「殿下,這是誰送來的?」

李隆基若有所思地答道:「姜皎。」

高力士立刻沉聲道:「刀可斬斷困擾,他是在勸殿下盡早決斷!」

李隆基道:「你們也是這樣的心思?」

王琚忙道:「薛大郎去幽州聯絡汾王等蛛絲馬跡表明,太平一黨可能有陰謀,殿下不如先下手為強!」

除了家奴王毛仲沒有多言,另外兩人一唱一和,力主李隆基盡早動手。李隆基自己也有這樣的心思:除了防止太平先下手;還有一個原因,就算自己登基,重要大權仍在李旦手里,不政變是得不到大權的。

這時高力士也說道:「禁軍四軍中左右飛騎將領多私謁太平,飛騎主力又駐扎在虔化門,偏偏今上讓殿下仍在太極宮武德殿聽政,萬一他們要魚死網破,飛騎和南衙兵前後夾擊,殿下危也。」

虔化門在太極宮內,是內宮與外宮之間的東面通道,左右飛騎的大本營就在那個地方,飛騎要進攻武德殿的話,中間根本無險可守,所以高力士才有此一說。

時長安的武裝主要有兩大股:一是禁軍;二是衛士(府兵)。

其中禁軍主要有四軍:左右羽林(飛騎),左右萬騎。直接統兵的將領分別有十個旅帥和五個校尉。禁軍掌宮廷北部防御,左右飛騎的本部在太極宮虔化門,左右萬騎在宮城北面的玄武門夾城。很顯然飛騎更近武德殿。

目前太平和李隆基在禁軍中的勢力:飛騎多數將領更傾向太平,特別是大將軍等上層統帥,毫無疑問是太平的人;但李隆基對萬騎的控制很好,將軍是他的兩個弟弟岐王和薛王,剛安排上去的,不僅如此,里面的許多中層將領都站李隆基這邊。以前李隆基率萬騎擊斃韋皇後一黨眾人時,萬騎就跟他干過一次了,他在軍中的人氣更增一步,更如葛福順等校尉都是李隆基的心腹。

……其實李旦有點懼怕自己的兒子,很大的原因就是李隆基在萬騎中的人脈。

不僅謀士們在勸,李隆基自己也直覺到了危險,便問道:「計將安出?」

高力士立刻急可不奈拿出了一份策劃程到李隆基的面前:「我已經想好了一個步驟,請殿下過目。」

「等殿下一旦正位,當日便率侍衛去虔化門,以聖旨召羽林將軍見之,即可斬殺!如果他們不見,便是抗旨,殿下可統左右萬騎往擊之,羽林將軍抗旨不尊本有大罪,軍心不穩必敗。控制羽林之後,再將外朝的竇懷貞、蕭至忠等一干黨羽全部問斬,大事可定。」

出其不意,雷厲風行,李隆基一看心下甚是滿意,很符合他干脆果斷的形象,當下便贊道:「此法甚好。」

就在這時,王琚忽然冷冷道:「我想到了一個人,要不要找郭元振一起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