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人治(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564 字 2020-06-18

第115章 人治

三月初十日,政變那晚剛過,突然就下了場暴雨,只持續一天,旁晚就停了。關內的春天里出現這樣的天氣實屬反常,晚上又降小霧,於是天地之間都籠罩在一層淡淡的薄霧之間,朦朦朧朧撲簌迷離。

上皇下詔書,汾哥這個早已被邊緣化的人物居然要被召回長安登基稱帝了。這件事成了組建新格局時最首要的大事。

幾家歡喜幾家愁,更多的人是失望與悲觀,無休止的動盪和政變,浮躁的起伏,許多上層人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隨時可能被牽連其中……久亂思安,本來李隆基是一個希望,但現在他敗了,希望的火種被撲滅,重新回到武後執政以來的氛圍中。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場政變,待局勢稍安,如果能建立相對公正的人才選拔規則,本朝對那些關隴世家以外的勢力,特別對山東門閥未嘗不是再次提高政……治影響力的機會。

這時陸象先上書言七事,其中幾件深得人心:以寬恕的態度,防止李隆基「逼宮」的事件擴大,以致人人自危;任人以賢,停止斜封官的授予,對現任官通過殿試等方法考校篩選,德才欠優者應罷停……

飛虎團駐扎在興慶坊就地取食,薛崇訓在十一日便脫下盔甲,穿上紫袍,進宮參加朝會去了。天剛蒙蒙亮,太平公主在紫宸殿召集朝廷要員商議要事,參與者多是三品以上大員,薛崇訓卻是例外,他現在的地位可謂飛升了一個檔次。

現在大伙主要是想辦法維護治安與穩定、鞏固勝利果實,至於新的權力分配還不急,要等汾王登基之後。

最近才投靠過來的兵部尚書張說在政變時沒出半分力,這時他額外積極,馬上提出了解散萬騎的主張。

「將領可安排在南衙十六衛任職,士卒解散,北軍各衙全由左右羽林軍接管。待局勢稍定,可新組兩軍,分擔禁衛職權。」張說奏請道。

誰都知道萬騎以前和李隆基淵源很深,但現在里面的死忠分子已經就戮,只要把其他將帥撤換一些,就沒什么危險了。可是張說卻提出了更加激進和穩妥的方法……直接解散。

太平聽罷對張說十分滿意,倒是蕭至忠等人說沒什么必要。

就在這時,京兆府尹李守一站出來說道:「臣覺得,最該解散的應該是飛虎團!」

在場諸位皆盡愕然,不由得向李守一投去了佩服的眼光。薛崇訓的飛虎團在景雲政變中可謂是功勞苦勞居功至偉,事情才剛剛完,就要這么直接地卸磨殺驢?眾人心里面嘀咕,就算怕他們成為隱患,也不能當面說出來啊!起碼的彎彎繞繞,曲線手段應該用的,李守一真是……

薛崇訓一聽心里也是添堵,心道:媽……的,這個李守一為毛老和我過意不去!

李隆基一敗,大權盡落太平公主之手,薛崇訓現在可是紅人,李守一還真不怕得罪人?大家覺得,李守一這廝既無後台,如此當官,恐怕真要當到頭了。

李守一正色道:「當國者無論是誰,都應該減少內耗、維護公正。有功於國者理應封賞,但飛虎團這支驍勇私兵駐在京師,殿下就不怕它成為動亂的禍根嗎?衛國公封王、飛虎團有功將士封賞,李某第一個贊成,但飛虎團決不能再擰成一股,必須解散!」

眾人都悄悄看向薛崇訓,坐於上位的太平公主也把目光投了過來。現在薛崇訓心里別提多難受了,飛虎團能戰,那是他手里的一張好牌,也是一種資本,任誰也舍不得……可是現在有人已經把話挑明了:你就是個隱患。還能怎么著?

薛崇訓只得硬著頭皮站出來說道:「母親,我覺得李府尹說的有道理,以我的身份,無權在京城手握如此多私兵。」

除非是太子,誰能在天下腳下養那么多甲兵,要造反嗎?

太平沉吟不已,低著頭,良久沒有表態;站在下邊的眾人更沒有多言,全都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來紫宸殿之前,薛崇訓確實沒有料到這么快就有人揪住飛虎團的事,他毫無心理准備。但李守一這么說,薛崇訓也不記恨他,相信他確是出於公心。

薛崇訓皺眉沉思,這時候一個念頭冒出來:做人應知進退。站在風口浪頭,被一幫人惦記,或許並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