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鄯州(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614 字 2020-06-18

第130章 鄯州

送親隊伍在鄯州扎下營地修整,正在這里善後的刺史劉訥不知從哪里弄來了一批牛羊勞軍,倒讓眾軍好吃好喝了一頓。劉訥也是看在兵部尚書張說的份上才如此上心,畢竟張說是當朝宰相,在中樞能說得上話的人。

於是薛崇訓與飛虎團將士便在營地上升起篝火烤羊肉,相聚一場。這件小事在後來的《新乾書?武帝本紀》上竟也有記載:帝既送親,軍鄯州,將引軍而西,劉使君以牛羊犒,聚之城東。

此時薛崇訓倒覺得自己成了說書先生一般,在眾人吃喝的時候講故事。他本來也不想廢話,好吃好喝一頓休息,可一開了頭,眾人便不依,非得讓他講完不可。他只得說道:「這個班固何許人?抄書小吏而已,他希望立功異域以取侯封,故投筆嘆息:安能久事筆墨乎……」

羊肉在火烤得吱吱作響,油都被烤了出來,叫人看得口中生津。眾將士的眼睛泛著篝火的光亮,閃閃發光,都聚精會神地聽著薛崇訓講故事。或許是今日看見鄯州城的慘狀,燃起了眾人的血性,特別愛聽漢人的豐功偉績。

仰慕祖先的榮光,渴望恢復昔日的霸權,這樣的想法深深埋在許多人的心底。

不知什么時候,刺史劉訥也來了,聽著薛崇訓在那忽悠,待其講完,劉訥不禁嘆道:「漢初武功還成,後來還不是混戰內耗?」

張五郎聽罷不服氣道:「某在家讀史,未曾聞漢軍敗於外寇者。天下大亂之時,三分天下,一隅之邦照樣打得蠻夷找不著北。」

劉訥苦笑道:「漢朝也和親匈奴。」

薛崇訓沉吟道:「我送劉使君一首詩如何?」

劉訥抱拳道:「願聞郡王指教。」

薛崇訓吟道:「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李逵勇適時開腔,贊道:「好詩!」頓時又遭來將領們的一頓奚落。他摸著腦袋無辜地說道:「俺真聽懂了!」

倒是劉訥沉吟不已,對「關山五十州」頗為不解。

就在這時,一個穿長衫的人走了過來,對薛崇訓執禮道:「金城殿下召見河東王,請王隨我來。」

薛崇訓拿起旁邊的頭盔抱在懷里,站了起來,對眾人道:「我去去就來,大家吃好喝好。」說罷隨著那個人走到金城的帳篷前,他先抱拳道:「薛某請見。」

金城的聲音道:「請河東王入帳敘話。」

話音剛落,一個侍女便掀開垂門,薛崇訓抱著頭盔正身而入。只見帳篷中燒著一盆火,上面吊著口鐵鍋。金城款款請薛崇訓入座,然後親手為他沏茶。

看到她臉上溫柔的艷光,且天色已晚,薛崇訓倒有些莫名緊張,不禁坐直了身體。金城卻幽幽嘆了一氣道:「出了鄯州,便是吐蕃領地了,薛郎何故不返?」

薛崇訓道:「此地方有入寇,擔心殿下安危,故相送。」

金城臉上突然一冷:「你定有什么心思瞞著我!」

見薛崇訓默然不語,金城又凄然道:「薛郎,有一件事我也瞞著你,當初接近你,我是抱著一絲幻想,想薛郎在太平公主面前為我說兩句話而已……其實多此一舉罷了。」

薛崇訓淡然道:「我身邊有個人(宇文姬)曾進言殿下多有心計;還有你去三清殿見太上皇,並想以此博得母親好感的事,母親也對我說了。這些事我都清楚。」

金城臉上一紅,低頭道:「既然瞞不過薛郎,那你為何還要相送?」

薛崇訓笑道:「我不在乎。殿下既不願入蕃,並因此而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我覺得是人之常情。不認輸不認命,我倒更喜歡這樣的心思,反倒是那些有德無才、逆來順受、三從四德的女子,太過愚昧,略覺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