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利用(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704 字 2020-06-18

第215章 利用

薛崇訓一面和吐谷渾慕容氏互通書信;一面和長安聯系,既通過官方渠道上奏疏,也和兵部尚書張說聯絡,約他支持自己。張丞相作為薛崇訓的***聯盟,這點事他肯定會支持,正如上回薛崇訓支持他辦成了「長征健兒」兵役改制一樣。

朝里諸公對隴右大捷的原因心知肚明,要輪首功還真輪不上邏些道行軍大總管程千里,得算在張說頭上。若非兵部改制以健兒充府兵,隴右哪里有十幾萬大軍與蠻夷聯軍一較高下?如果沒有改制,真打起來了,只能調河西、隴右、關內等地駐軍湊在一起抵擋,防守尚且不足,更別說對外擴張。長征兵,至少在現在只有利沒有害,有害的地方大伙暫時也看不到。

當國勢有日漸興隆趨勢的時候,君臣自然不會忘記張說的功勞。太平公主心情一好,也對張說越發看重。時左相陸相先淡泊無爭,倒給了右相那邊的人進取的機會。

在此形勢下,薛崇訓只要能拿出讓大家可以接受的章程,得到中樞支持困難不大。家國天下,***也就那么回事兒。

薛崇訓這么內外一聯絡,此時交通不甚方便,幾個來回下來,時日已接近年關了。過年在後世又***節,是春天到來的節氣,但鄯州這地方仍舊沒有半天春的味兒,冬意正隆。

不過年貨陸續從各地運來,長街上的紅燈籠也逐漸掛上,年前的准備倒讓城里多了幾分熱鬧勁頭。因為年關,官民都不再像那冬眠的蛇一樣窩洞穴里,外頭多了許多人氣。宇文孝這幾日便在忙著調人手收拾州衙旁邊那宅子,要掛牌組建「情報局」。

本來那是個放儀仗車馬軍械等東西的倉庫,不太適合居住辦公,可宇文孝正看中了里邊那些密不透風結實防盜的屋子,說是打探情報的場子鋪開了需要存放許多不便公開的卷宗,倉庫剛好適合,雖說在這兒辦公實在不太舒適。

薛崇訓一想後世電影里那些什么中情局聯邦情報局,好像確實神神秘秘的,進出還有掃描瞳孔的先進機器……一個字「洋氣」。這消息機構確實應該弄嚴實點,薛崇訓當下便拍板同意,叫人把倉庫里的那些儀仗東西搬到州衙里來,騰出地方、調撥經費,由著他搗騰。大堂里贊政亭旁邊有間大屋子,簽押房外邊也有些公廊,挪些東西進去倒沒問題。

地上屋頂上全是白花花的積雪,薛崇訓剛從劍南軍駐地張五郎那里回來,走到衙門門口,便看見宇文孝正在那旁邊的大門口,門口還有許多胥役雜役抬著東西進出。本來他們不過是在辦常規的事,沒什么看頭,薛崇訓卻一下被那雪地上的場景給吸引了。

只見宇文孝身穿長袍,胡須上沾著細細的雪花片,手里拿著一本冊子,一面看那些東西一面看手里的冊子。鳩尾屋檐、長袍古人、線狀書籍,古意盎然……可門口掛的牌子上居然寫著三個字「情報局」,薛崇訓不禁啞然失笑。

宇文孝身邊的小書吏遙指州衙門口,他便轉身看來,便看見了薛崇訓的馬車,當下便把手里的冊子交到那書吏的手里,向這邊走過來。

見宇文孝抱拳見禮,薛崇訓便說道:「外邊那么冷,這些瑣事交給下邊的人辦就好了,宇文公別凍著了,隴右的天氣可比長安冷呢。」

「我這把骨頭還硬朗,不打緊。」宇文孝笑道。

薛崇訓道:「一會這邊忙完了來簽押房,咱們下盤棋。」

他說罷便驅車回衙。還是上值的時間,長史王昌齡正在在簽押房看地方發上來的卷宗,還有上頭發來的來往咨文等等。那些枯燥文件薛崇訓基本不看,卻每每見王昌齡看得津津有味,當下便是佩服不已。

王昌齡見薛崇訓回來,便拿著一張寫著蠅頭小字的紙放到案上:「昨日主公擬的奏疏條呈,我稍加理順潤色之後已成文章,但需主公親筆抄錄一遍,方可漆封上奏。」

薛崇訓一看那朗朗上口的古文,當下便贊道:「我這么寫上去,朝里的同僚不定會認為我的學問大有長進呢,哈哈。」

王昌齡作揖道:「主公過譽,奏疏公文原不是賣弄學問的東西,只需把內容名目簡單明了地寫清楚並注意避諱即可。」

薛崇訓點頭稱是,「如無少伯輔佐,我寫本折子也是困難。」王昌齡忽然想起什么,恍然道:「去歲子壽(張九齡)書三河賦之時,主公一篇三河法不逞多讓,在官場的名氣完全可以與之齊名,莫不是出自他人之手?」

薛崇訓汗顏道:「轉運使劉安寫的,不過內容是我口授。」

王昌齡呵呵一笑,點頭道:「所料不差。」

薛崇訓摸了摸額頭,便展開出自大文豪親手的文章。剛提起毛筆時,便見白七妹又來纏他了,於是指著案上的硯台道:「來得正好,磨墨。」

白七妹頓時翹起小嘴,摸著自己的玉手道:「人家這雙手,是磨墨用的么?」

王昌齡在一旁道:「多沾些墨香書氣,興許能懂些禮儀。」

白七妹沒好氣地罵道:「老小子!」

薛崇訓一個不留神,哈哈大笑:「少伯的諫言可是一字千金,不是誰都能問到的,我看你最好虛心納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