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廣廈(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615 字 2020-06-18

第292章 廣廈

錢法總算順利通過,不過期間有些曲折罷了。沒辦法的事兒,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在此時已算比較健全,要施行一道比較重要的政令確實有點曲折麻煩。

政令一下,薛崇訓就變得有些忙碌起來了。自然大部分事都不需要他親自去做,更別說事必躬親,不過就算是提綱攜領都很繁雜,畢竟一個人一天只有十二個時辰的時間,也不能一直忙事兒,總得吃飯休息不是。

必須薛崇訓親自拿主意的無非三件事:其一,法令;其二,人事;其三,布局。

無論做什么事,都得有個規矩,就連商行都有大家公認的規矩;而戶部錢行這種朝廷官府下屬的機構,更需要明文規定的法令,大伙才有個標准可依照。如何獎如何懲,各分司之間的職權分布等等。

幕僚們各自提出各種法令建議,薛崇訓和王昌齡二人篩選合理可行的列成條目,拍板定策是薛崇訓一個人說了算。畢竟這是他一手經辦的大事,准備前不慎重過問,以後出問題了再臨時改就很麻煩。

然後很重要的事就是人員安排,薛崇訓現在已經收羅了不少可以勝任書吏一類職務的人才,都識字那種……如果字都不認識的人,怎么好意思在別人府上做門客?至於拉攏那些不識字但很勇武的人,那是西邊親王國里的飛虎團辦的事,不關這邊幕僚團的事。

但是薛崇訓對手下這幫***部分都不熟,不知道誰有什么特別的才能,只得翻看記錄他們資歷的卷宗,相當於檔案的東西。朝廷吏部也有這樣的卷宗,對在職官吏祖上三代都有記錄。中國古代領先於世,絕非吹噓,早在秦朝連紙都沒有,就已經有對天下戶籍統計的竹簡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世人對統治手段研究很深吶。時值唐朝,各方面的制度在此時已是相對合理先進。

薛崇訓翻看卷宗,聽取人事意見時,又在考慮第三件事:布局。他這個戶部錢行要怎么運作,非得布置一些分司機構。需要些什么人、需要多少人,人事方面與布局安排也是緊密相關。

大家正在相互舉薦某某應該任何職,此時任用人才的法子無非就是舉薦、考校兩種。上位者對那么多人了解不過來,就需要道德品質好的人來舉薦。

坐在正北的薛崇訓一手拿著毛筆,一手正在翻著書案上的卷宗,並很認真地聽著廳中諸公各抒己見,他自己倒是很少說話,偶爾只是聲音不大地說兩句短促的話。

「房先生所言與卷宗記錄不差,我看讓他先試試東市那邊的帳房掌櫃不錯。」

「很好,咱們正缺這樣的人。」

「此人不能用,給盤纏讓其回家,吾意已決!」

他一面聽著舉薦一面在名單上做記號,偶爾說一兩句話,滔滔不絕者反倒不是上面的人,而是下面那些幕僚,一時客廳中氣氛十分熱鬧。

薛崇訓理起正事來的時候非常效率,話也很少,不過當大家議論中遇到分歧時,他總是能一錘定音,用無法質疑的口氣決定結果……雖然他的決斷不是完全合情合理,不是所有決定都讓人心服口服;但是他的親王身份擺在那里,明白就是所有人的老大,沒人有權和他爭鋒相對,於是只有聽他說了算。好在薛崇訓並不是那種昏庸得沒辦法的人,大部分決定還是有所考慮合情合理的。

他其實是一個很***的人,很多時候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需要別人讓步來遷就他。不過這種性子也不全是壞處,因為大家經常就需要這么一個***、果斷、能負得起責的人拿主意,否則就容易扯皮。

很快外頭傳來了一陣鼓聲,是長安城上的報時鼓,眾人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估摸著鼓聲是報酉時。這會兒,京里各衙門都到散值之時了。

薛崇訓便起身道:「今天就到此為止,散了。」

「在下(老朽、老夫)告退。」眾人急忙起身抱拳鞠躬行禮,亂糟糟地說著禮節話。不料這時只見薛崇訓已經從座位上走下來,徑直從偏門走了……大家都是知書識禮的人,很是注重禮儀,薛崇訓這種簡單就顯得很失禮,很多人都感覺有些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