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看花(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627 字 2020-06-18

第311章 看花

待長安城各譙樓上的鼓聲依次響了一遍已是日落西山之時了,如果是晴天的話,不過今日天陰未見太陽。丹鳳門外很快就熱鬧起來,下值的官吏從外朝出來,宮城外面還有許多家奴馬夫之類的,人一下子就變多了。

薛崇訓倒是很少見到宮城下值的情形,因為他一向是「早退」,最多就是去朝見皇帝日常並不辦公。只有最近戶部組建錢行,這事兒是他一手促成的,這才常常到尚書省那邊走動。

一行車馬沿著丹鳳大街往南走,左右的人全都是些熟面孔,龐二吉祥方俞忠等家奴幾乎天天都見的;還有李逵勇等一行飛虎團衛隊,有的將士薛崇訓叫不出名兒因為平日沒和他們說話,不過是很面熟的。

坐在馬車里的還有三娘,她的工作是近身保護薛崇訓的安全,薛崇訓雖也是個武夫,不過對於陰招刺殺之類的方式卻不甚精通,有她在身邊多半是要安全一些。三娘也是個悶葫蘆,平常難得聽她說一句話,像這種在路上的時候,薛崇訓耳邊充斥的多半是吉祥那廝逗馬夫龐二玩的渾話。

不料三娘今天卻是寒暄了一句,她淡淡說道:「郎君看起來有些疲憊呢。」

「是么?」薛崇訓隨口道。

然後聽得三娘「嗯」了一聲,就沒有下文了。薛崇訓也見怪不怪,她就是這么個性子,能憋出一句聽起來關心別人的話已是意外。

疲憊?經三娘這么一提醒,薛崇訓倒是真感覺身上有些乏。在朝里一整天也沒干什么,主要還是心理壓力的關系罷。

如今這攤子一鋪開,薛崇訓就覺得很難把握掌控。他心里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於大略並不擅長,對於書里描寫諸葛亮那樣的坐在家里就能摸清天下脈絡的本事打心眼里佩服,可惜自己顯然沒那么牛比。能夠挺到現在這種權勢,多半還是手里的牌比較好,有太平公主制造的資源,而且本身就是門閥出身;並在關鍵點干翻了李隆基。

對付李隆基有先知先覺的優勢,如今這狀況就沒有以前那種優勢了……高太後垂簾聽政借以把持大權,這事兒會產生什么樣的後果,會不會激發矛盾?薛崇訓自己都拿不准。天下太大,一個人能握在手里的就那么點事兒,誰知道會發生什么?

他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讓形勢向有利於自己掌權的方向發展,因為他面對的情況,只有自己說了算的時候才有道理仁義,一旦別人說了算就等著死罷。用黑暗的眼光來看世界,就是這么個道理。

「錢法」這一步,薛崇訓認為是走對了的,不僅有利於斂財,也是一種布局。

幾年前張說提出官健法,使得軍隊更加職業化,把更多的壯丁從兵役中解脫了出來有利於經濟的發展,這兩年稅賦增長和關東幾大都市的繁榮就說明了問題;而「錢法」改革成功,無疑又是對古代經濟的一劑興奮劑,可以預見到不久之後市面的繁華程度。因為一旦紙幣獲得信用之後,在安全范圍內擁有一份硬通貨儲備金,就可以發行五份紙幣,貨幣的總量和流通一增加,結果不是很顯然么。

只要唐朝經濟能繼續繁華,就很難發生大范圍的動盪。臣民很實際,不到沒飯吃的時候多少人提著腦袋造反?

這幾個月薛崇訓時不時會讀《王莽傳》,把王莽篡政的事兒也看了差不多。也挺難為他的,因為看的都是沒標點的繁體。在此之前他還真弄不明白王莽的故事是怎么一回事,不過知道有這個人而已。西漢末年,如果沒有經濟問題出現大批流寇,光武帝是不是能有資本翻身也難說。

於是薛崇訓得出結論,讓天下人生活在經濟繁榮的環境下,能更好地避免王莽面對的困難。

薛崇訓在腦子里思量了一會錢法的脈絡,又想到中央權力格局上來,他確實是有些擔心高太後垂簾聽政會激發一些矛盾。門閥士族、民間輿情等一旦把當權者妖孽化,大失人心政權就等同非法;管制輿情施行高壓政策更不是好辦法,古人已經說過了防民之口勝於防川……再發展為政令不通一切都得玩完,占了長安大明宮也是無用。

於是薛崇訓回到安邑坊之後,首先是去了親王國,把高太後即將聽政的消息對王昌齡說了,讓他明日召集心腹幕僚開會,近期寫出見解和方略出來。

幕僚團不就是應該干這種事么?不過薛崇訓還是覺得李鬼手對古代政治的見解更高明一些,可惜很難收到此人。

過得一會他走進了內宅,看著滿園綠樹新枝花朵欲放的景色,心情也輕松了許多。就在這時他忽然想起早上孫氏說要他去聽雨湖那邊看花,答應了的正好調整一下心境。

天都快要黑了,而且又沒有陽光,這種天氣賞花實在不是最好的時候,不過也只好將就。

往北走了一段石路,便是聽雨湖,書房院落就在聽雨湖之畔。薛崇訓走到湖畔時,看著波光粼粼的湖面,又想起這名字是金城取的,轉頭看時,那片桃樹林的樹枝上已長滿了***。過不了多久,桃花也會滿樹芬芳了,他仿佛看見一個仙女般的女子在那里笑靨如花,轉動的裙子分外美麗。真有些想念起金城來,今日白天去了承香殿見高太後,在同一處宮殿內卻沒見著她。他不由得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