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書冊(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624 字 2020-06-18

第319章 書冊

送走王昌齡等人,薛崇訓便待內宅里閑逛。這段日子他並非無所事事,不過此時的生活節奏本就比較慢,他更不必事必躬親勞累自家,平日只見重要的那些人,也就並不見忙碌。其他人想見他一面卻是不容易。每天都有求官的托關系的人找上門,全被薛六篩選之後找借口推辭了,只有一些薛六認為有正經事的人才會報到薛崇訓面前,讓他決定見或是不見。

正當他看著波光粼粼的湖面欲無病***一番時,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回頭一看原來是姚宛,今日白天正當她當值。她低著頭輕輕一屈膝蓋道:「管家叫人遞名帖進來了,問郎君見不見。」

薛崇訓接過名帖一看,上面寫著:夏社(空格)李毖。他沉吟了片刻,心下正琢磨這人是誰,因為薛六能叫人遞帖子進來的,都是可能有見面價值的人。

就在這時姚宛說道:「管家說郎君以前見過這人,還資助過一筆錢財籌辦書社。」

「哦……」薛崇訓一下子想起來了,這廝在程千里家的燒尾宴上露過面,在最近幾年士族開始清議的「華夷之辯」問題上言辭激烈,頗有後世民族主義的影子,遂引起了薛崇訓的注意;後來李毖又來王府籌錢建書社著書立說,欲與論點反對者角逐,薛崇訓當時認為投資此事有潛在的政治價值,所以弄了一筆錢過去。但是一兩年都沒聽到有成果,他早就把那事兒給忘了。不想今日李毖又找上門來,也不知是想繼續募款還是交成果來的。

「好像他是李鬼手的本家?」薛崇訓隨口問了一句,隨即意識到身邊的只是個近侍並非幕僚,便住了口。

不料姚宛竟答了上來:「他稱隱士李玄衣為叔父,不過其父並非李隱士親兄弟,同宗而已。」

薛崇訓不覺詫異地看了她一眼,她忙道:「李毖在關東有些微名,又因和李玄衣同宗,故以前我家中客人偶爾會說起,我也是耳聞得知。」

只見姚宛雖然穿著淺布衣,早已不是世家千金的打扮,可是言行舉止之間仿佛也能看出一絲墨香氣質,又加上高挑的身材,總之和裴娘董氏她們有些不同,畢竟出身不同啊。她見薛崇訓在看自己,臉蛋微微一紅頭更低了。

薛崇訓便把目光轉向湖面站了一會。姚宛又問:「郎君現在見他,還是定個日子,我好去回復管家。」

聽她的語氣忽然變冷仿佛衙門里的官僚一副公事公辦的口氣,薛崇訓也無從猜測她剛才在想什么,只說道:「把李毖帶到倒罩房客廳等我,我這就過去。」

見到李毖之前,薛崇訓已經記不住這人的長相年齡了,待見到人之後才隱隱覺得有些面熟。是個年輕人,比薛崇訓估計還小幾歲,身上穿著一件舊的布袍,頭上用布巾扎的發髻,蠟黃的窄臉,身材倒是比王昌齡要高大結實一些。

見禮之後李毖便掏出一本書和一本冊子來,放到薛崇訓旁邊的幾案上道:「承蒙王爺資助,這是一年多以來夏社印發的文章,收集成冊之後刻印成書;另一本是帳目,維持書社之錢物來源於晉王府,事非圖利,錢財去向皆有帳可查。請王爺過目。」

薛崇訓把帳目丟在一邊,直接拿起那本書,隨手翻看起來,小字一篇接著一篇,他一時也沒仔細看內容,只是作出態度偶爾點點頭,以示鼓勵。反正他經常干的事就是在官僚文人面前裝腔作勢各種表演,已經非常嫻熟了。

李毖又道:「本來我們每月都到王府帳房支取錢帛維持開銷,但最近入社者日漸增多,漸漸入不敷出,故請王爺細看帳目增加資助……」

「不是問題,具體的事兒你和薛六談就是。」薛崇訓爽快地答應了下來,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因為前幾天他得到消息戶部錢行完成了前期的准備,第一批試用的紙幣就快印發出來了,薛崇訓花錢自然底氣就足。

他又拍了拍手里的書籍道:「以後帳目的事兒一律和薛六談,你們只需要送這種東西進來就行。」

「是……」李毖猶豫了一番道,「還有一件事,京師地方各衙門都暗自查明了咱們夏社的錢帛來源於晉王府,遂未有干涉,諸事順利。可是京兆府王少尹卻到書社扣以心懷不軌等罪名,多般威脅。咱們聚在一起讀書清談,又未作奸犯科,難道會因言獲罪?」

薛崇訓笑道:「此事你不必擔心……姓王?」他一面說一面提起筆來在紙上記了一下,「我會處置妥當,你們且安心,如有德才傑出之輩,也可推薦入朝為官。」

李毖執禮作為應答,事情也說得差不多了,他便告辭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