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闕下(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582 字 2020-06-18

第336章 闕下

比起高太後金城公主等宮廷貴婦來太平更喜歡熱鬧排場好大喜功,她的統御力也是相當的強,睡了七個月剛剛醒來就可以呼風喚雨招呼一大幫子人聚集在自己的身邊,這方面的能耐連薛崇訓都無法望其項背。

只見她乘坐華麗大車和太後皇帝等人從大明宮出來時,身邊文武百官禁軍將士呼啦一大片好不壯觀。除了政事堂諸相公閣老,還有左右散騎常侍、諫議大夫、給事中等許多官僚隨從,比皇帝出行還要有排場。

內侍省的人早已在太極宮朱雀門前設了木台、寶座、傘、扇等物,又有羽林軍侍衛四處戒嚴,讓朱雀大街北頭熱熱鬧鬧猶如逢年過節了一般。大街兩邊各路口有南衙兵守備控制路面,但仍然阻擋不了看熱鬧的百姓,他們在聚集在各個路口興致勃勃地圍觀。越往北人越多,因為城北本就繁華得多,許多住在南邊的窮人也趕到了北邊湊熱鬧。

朱雀大街的規模是大唐帝國霸權氣勢的縮影,橫寬約五十丈(大概一百五十米),長達十里,它仿佛並不是一條街,而是一個縱穿首都的長條型巨大廣場。在朱雀大街面前古今中外任何廣場的規模都會顯得小家子氣,也難怪唐人叫它「天街」。

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使者商人旅客從這條大街進入長安,此時被軍隊戒嚴,他們沒法過去也樂得站在兩邊觀看。

幸好這幾天天氣轉晴了,不然下雨的話還真會讓人們吃點苦頭。太陽掛在古典「天橋」上,就如一枚能普照大地的大燈籠。橫跨朱雀大街的天橋格局有點類似現代的立交橋,不過人們更願意稱它為彩虹,弧形的人工景觀半封閉的木料廊道與自然融為一體,仿佛本來就在那里不露痕跡不加雕飾形成一道美麗自然的景觀。

許多仰慕大唐風采的異域人士今天才到達長安,還來不及洗掉身上的風塵就被滯留在大街上,但他們並沒有不高興,反而能停下腳步觀賞著這美輪美奐如同仙宮的奇跡都城,黑暗文明中的燈塔之城。經過長途跋涉的旅人仰起那飽經風霜的臉,眺望著東方古典風格的宅院、高塔、宮殿,臉上滿是仰慕,至少從表面上這里乍一看去真真和天堂很近了。

許久之後南邊響起了鼓聲和整齊的腳步聲,人們紛紛側目便見到神策軍的人馬正跑步而來。隊伍整齊得叫人驚訝,第一回到長安的人一輩子也沒見過這樣的軍隊,就連長安居民也從未見過這樣的唐軍。

神策軍二十個團組成十個步騎方陣,目測橫排二十五人豎列十五人,加上領隊的將帥、旗手、鼓手等一個方陣約由兩團四百人組成。這幫人馬衣甲簇新鮮明整潔,一色精良裝備衣服好像都是燙平過的,步調一致軍紀出奇得好比其他唐軍整齊得多。如此情況自然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甭管他們戰斗力如何,就憑這軍容就有大國風范。許多小國能養得起四千常備軍就不錯了,更別說為這么多人馬配備一模一樣的裝備訓練成這個模樣;更有些地方的士卒連飯都吃不飽,更別說有余力弄得如此光鮮。

「哐……哐……」他們跑步的時候鐵鞋踏在路面上的聲音急促而整齊,在鼓聲號聲的伴奏下猶如一曲恢弘的樂曲,聽著也叫人心情舒暢。

「大唐的兵馬!」人群中有人喊了一聲,人們很快頗有些自豪歡呼起來。漢人很好面子的並不只有宮廷,官民也差不多,在長安至少好幾萬的外國人的面前長臉自然很高興,何況今年以來不斷有士族煽動民族情緒,輿情被引導氣氛就更加濃厚了。

小娘媳婦們也興奮地搖臂呼喊,被那些穿著新衣服的抬頭挺胸英姿勃發的年輕人給吸引了。神策軍組建不過幾年,征募的時候選的都是青壯,對身高臂力等都有篩選,這樣的兒郎在家鄉都是很招小娘媒婆喜歡的,這會兒聚集了幾千人在風氣開發的長安,那些婦人看得高興幾乎恨不得沖上去把他們給瓜分了。

隊列中的士卒因為軍紀不敢亂說話,但前面騎馬的將領卻沒那么多約束,一個校尉轉頭對旁邊的將領說道:「長安的娘們真軟吶,你瞧那些她們跳得多歡。」另外那個將領臉都笑爛了:「等著俺們去疼愛哩。」

前面的部隊過了開化坊便停止了跑步整隊向北齊步走,隊列比先前更加整齊耐看了,旌旗獵獵刀槍閃耀著太陽的光輝,一副精銳之師的軍容氣勢。很快出現在了太極宮門前的宮廷貴族們的視線之內。

太平公主見狀也微微有些吃驚,回頭問侍立一旁的常元楷道:「這些人就是神策軍?怎地看起來比禁軍還嚴整?」

常元楷道:「回殿下,他們光是好看罷了,打仗又不是表演歌舞更跳得好看誰就厲害,光看隊列是看不出好壞的。何況兵部偏袒神策軍數次增加軍費,您瞧他們身上穿的手里拿的都是沒使用過的軍械,樣子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