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喜事(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626 字 2020-06-18

第361章 喜事

楊思勖凱旋歸朝後被恩准回宮到內侍省安置,同時封了明威將軍,這是個武散官有別於職官,沒有具體的職務。由此看來他終究是有污點的人不能得到重用,如此封賞也算是受到善待了。

讓薛崇訓印象深刻的一個場景是楊思勖在紫宸殿伏拜的模樣,這個宦官又黑又瘦頭發已經花白,戰戰兢兢地跪在殿下屁股……翹……得老高,對高高在上的寶座充滿了敬畏。他的樣子給薛崇訓挺可憐的錯覺,不過周圍的大臣都是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實際上能夠在大明宮先拜了天子又受到太平公主的接見應該是一種榮耀。

不兩日薛崇訓便在晉王府設宴款待楊思勖,答應了給他接風洗塵。之後便時常宴飲接觸趁機拉攏。薛崇訓認為他是一個難得的軍事人才,自然很有誠意地親和他……在薛崇訓的長期計劃里,要在軍事和內政上建立更多的功勞,才能鞏固自己的地位和威望進而達到稱帝的高度,這些事都需要大量有用的人才,所以不願意錯過楊思勖;而楊思勖也正好在朝里需要尋找新的靠山,在太平公主那里不受重用,自然積極向晉王靠攏。一個願打願挨,倆人的自然一拍即合關系突飛猛進。

這時劉安終於提出了「兩稅法」,是一種新的稅收方式,有別於現行的「租庸調法」。新稅法的要旨便是以土地財產多寡為稅收憑據,因觸及了高門大戶的利益,剛一提出就遭到了許多士大夫的反對。他們自然不會說真正的原因,只引經據典上書言各種害處,「與民爭利」是最流行的說法。

由於反對的人太多,而且正值「秋防」准備時期,隴右、劍南、西域都傳來消息吐蕃人頻繁出現,太平公主便認為不宜在此時增加國內動盪,薛崇訓也贊成了母親的意思,稅法改制便暫時擱置下來。

兩稅法是薛崇訓早就內定要辦的事兒,但這時作出讓步是因為他要爭取另一件事:吐蕃戰爭的兵權。

太平公主舍不得讓他到邊陲之地去冒險,就說「你連子嗣都沒有」,朝廷又不是沒有人才可用不必躬親涉險。時兵部尚書程千里、安西都護杜暹、北庭節度使張孝嵩都是已經成長起來的一批能征善戰的定邊人才,就連中書令張說也是文能提筆定國策武能上馬平兵戈之輩,完全不需要她的寶貝兒子出國門。

薛崇訓不甘心,又找不到說服母親的辦法,便有些悶悶不樂。

一日他天黑後才從大明宮回到家里,正准備洗澡睡覺時,李妍兒卻在房里磨蹭著不走。薛崇訓沒啥那方面的心思,便說道:「記得前幾***才說月事要來,這么快就好了?」

李妍兒委屈地說道:「這不還沒來么?」

薛崇訓腦子里忽然靈光一閃,忙問她上月的時間,掐指一算都快四十天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妍兒,見她活蹦亂跳的也沒什么內……分……泌不調之類的征兆,便瞪眼道:「妍兒該不會是懷上了吧?」

「懷什么?」李妍兒瞪著大眼睛。

薛崇訓笑道:「大孩子懷上小孩子。」

李妍兒忙去摸自己的肚子,薛崇訓道:「就算有了也只一個多月,摸得到什么?趕緊把宇文姬叫過來給你把脈。」

他立刻喚來裴娘去叫宇文姬,然後搓著手在地板上來回走了幾遍很是期待的樣子。在他的想法里自己還不到三十歲,對後代的事兒也不是特別急,不過如果李妍兒懷上了……母親說他沒後代這個理由,不是就更容易說服了么?

只見薛崇訓的眼睛里發出光彩來了,野心之火仿佛在熊熊燃燒。他受夠了對未知未來的擔憂,當有朝一日兵權政權在握羽翼豐滿之時,名正言順也就近在咫尺了。

過得一會,宇文姬便和裴娘一起進屋來了,她看了薛崇訓一眼連禮節也沒有,便坐到一張案前,將一塊布枕放在案上道:「王妃請坐,我給您診診脈就知道了。」

李妍兒坐到她的對面,伸手撩了一把長袖將手腕露出來放在那布枕上。宇文姬的指尖輕輕放到她的脈搏上,然後就安靜下來。薛崇訓瞪圓了眼站在旁邊屏住呼吸看著她們,期待地等著。

過了許久,宇文姬放開手腕,露出一個笑容道:「恭喜王妃,真的有喜了!」

「不會有錯吧?」薛崇訓按耐住高興的心情問了一句。

宇文姬白了他一眼道:「不信我可以叫其他郎中來診脈。」

「信,我當然信。」薛崇訓喜道,「男的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