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蓬蓽(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602 字 2020-06-18

第452章 蓬蓽

薛崇訓注意到蘇晉之前完全不知道這個人,不過一旦看到了他的才華,要打聽還是很容易的。原來那小小書吏竟是進士出身做過各級京官,難怪他對官場的事頗有幾分見解。睿宗朝時,宰相宋憬欣賞他的書法和文采,多番栽培提拔,由是二人結了深交之誼。不料宋憬被貶黜後一蹶不振,後姚崇獲罪,宋憬也被罷官歸野,其好友門人牽連謀逆案甚眾,被抄家殺頭者雖然不多,因此前途暗淡仕途走到頭的人卻很多。

得知了來龍去脈,薛崇訓也感嘆宰相果然是百官之僚,只要某宰相是非正常倒台,影響都非同小可非得有一大群人跟著倒霉。劉幽求是如此,姚崇是如此,現在這個蘇晉也是因為宋相公的倒台而淪落。

這時被問話的胥吏說道:「王爺,小的把知道的都說了。」

薛崇訓這才說道:「嗯,你下去罷……對了,你家讓蘇晉代筆的那些字,過段時間可能值不少錢。」

「啊?」胥吏茫然地站了一會兒。

薛崇訓笑了笑,揮手讓他出去。他順手拿起蘇晉平日處理公事的字跡,那是一手相當有水准的毛筆字。薛崇訓的字不怎么樣,於書法也沒什么造詣,但前世被逼練字時倒是見過不少各種風格的字帖,字兒漂亮不漂亮卻是能看出來的。不過就算蘇晉的字再好,在他有污點身份的時候官場文人界也不敢拿出來炒|作;一旦翻身,其名聲被一幫冠以好友之名的文人追捧,情況又完全不同了。

這時已到午間,薛崇訓就在親王國吃了飯。官署里有廚房,不僅做給薛崇訓吃,那些官吏也有一頓免費的午餐,也算是親王國的一項福利。

人們習慣一早忙碌有個好開頭,所以上午往往事兒比較多,下午就清閑得多。他又想起了上午過問的那個蘇晉,心下琢磨:雖然他是宋憬門下的人,可樹倒猢猻散,起用拉攏這個人才應該也沒什么問題;再說他如若還想著宋憬那一套,何苦要委身晉王府下謀差事,又何必要表露自己的才華,這些事說明他上進之心仍在,並沒有因挫折而放棄仕途。

薛崇訓此時左右已無什么要緊的事,想著在長安日子幾乎是三點一線的生活,無非就是家里、親王國官署、大明宮來回跑,也想偶爾出去走走。正好等下值後可以親自去蘇晉家里拜訪一趟,這樣先表個禮賢下士的態度,並表示對蘇晉的足夠看重,也好為起用打好伏筆。這古代任用人才倒也特別,明明是你情我願的事兒,下士非要先故作清高然後才被拜官,好像是在表明出仕並非為了物質利益而是因為與主公的禮遇情誼。

酉時之後,長安城牆上的鼓聲一響,吃皇糧的人們便從各自的官署陸續回家了。這時薛崇訓才叫龐二備車准備出門。親王國尉請帶侍衛著布衣隨從,薛崇訓說這次出行不必低調,遂命鮑誠率一隊全副武裝的飛虎團騎兵護衛,車仗一應俱全。

車馬儀仗大搖大擺地走在大街上,官民一應回避,雖沒有跪在道路兩旁那么誇張,但人們不敢大聲喧嘩,目光中露出敬畏……薛崇訓混到這個地步,其實已經不在乎排場面子之類的事了,周圍的敬畏就是他的自尊,早就習以為常。有的東西就像爬山爬上了山頂發現風景也不過如此,當你憧憬著某種東西不斷往上爬之後,那些憧憬的東西也許並不似想象中那么重要。

有個與蘇晉熟悉的書吏在旁騎馬隨從,直接往南去蘇家。越往南走人煙越少,就算同在京城,南城和北城真是天壤之別,這邊的房屋也更低矮,當然價格就便宜得多。薛崇訓挑開車簾問道:「蘇晉罷官之後竟沒有積蓄?要住在這樣的地方?」

書吏答道:「回稟王爺,蘇公是武周朝的進士(武則天為了政治目的,大興科舉,並不論出身),家道並不殷實。加上獲罪險些身家難保,腿都被打折了,總算過了難關,生計自是不富余。」

對蘇晉現在的書吏們自然是非常羨慕,同時也心知肚明這個平常可以隨便玩笑的蘇侍郎要發跡了,所以稱呼也左一個蘇公又一個先生地恭敬起來。

果然這時薛崇訓隨口一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唯有經歷過挫折而不喪失志氣的人才懂得世間沉浮」更加讓人們肯定了蘇晉的好運。

薛崇訓放下車簾時,同車的「書童」白七妹咯咯笑道:「親王殿下,蘇家是不是又個小娘子長得很漂亮?」

「何處此言?」薛崇訓愕然。

白七妹道:「親王國里的人說杜家小娘子一進薛府,杜暹就要往上爬了;這回蘇晉看樣子又要得意,不是蘇家有漂亮小娘子么?」

薛崇訓道:「事兒要是這么簡單,我早被人算計死了。你不懂就別挖苦我。」

白七妹抱住薛崇訓的胳膊,一對挺|拔有彈性的柔軟隔著衣服貼了過來,嗲聲道:「我不懂你教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