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意外(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652 字 2020-06-18

第495章 意外

最近的草原上又漸漸恢復了寧靜,下雪之後空中常常飄著連綿不斷的雪花,天地之間仿佛都籠罩在一層白紗之中。激烈的戰鼓聲與慷慨激昂的吶喊聲已消失不見了,那些曾經浴血奮戰的陣亡勇士也埋葬在了白茫茫的雪花之下,一切恍然若夢消失不見,唯有旗桿下當值的軍士縮著手踱著腳顯得滄桑孤寂,寫著「薛」字的戰旗在偶爾的陣風中「噼啪」抖動一下。

唐人接受漠北突厥的和平願望,意味這場戰爭已進入尾聲。薛崇訓也適時地布局獲得了北方各族軍事聯盟盟主的名號。那么再呆在這寂寞的草原上已沒有太多必要,薛崇訓開始打算班師回朝的事兒,不過在原突厥汗廷設置軍事據點等善後還是要安排妥當。

時薛崇訓手里的北方軍隊除了定期向長安傳報軍務,長安沒有過多的信息,更沒有對其組織的聯盟格局置評。這種安靜的情形一如這里的草原雪地,但是薛崇訓很容易猜到長安各方肯定非常關注此事,還有他手里的十幾萬唐軍精銳。

無論怎樣,關內才是所有人的歸宿,是該回去的時候了。

薛崇訓早上和突厥公主阿史那卓一起起床,倆人顯得有些沉默,不過阿史那卓也沒表現出什么不好的情緒。她大概已經開始去接受新的生活,不僅因為昨夜身已有所屬,還有已經被注定的命運,她注定要服從邦交大計充當和平的絲帶。

吃過早飯,薛崇訓或報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兒,說是上次在黑沙城會戰中立功的突厥人亓特勒有事要稟報,事關他們部落的要緊事。薛崇訓心道:多半是亓特勒所在的部落想要內附投奔過來,雖然兩國要重新修好,但亓特勒為唐軍立功也是對突厥汗國的背叛,其部落在突厥汗廷處境尷尬,而在唐朝卻是功臣的角色,何去何從很容易選擇。

正好今日薛崇訓沒什么正事,管理軍營有各個大將、處理單於都護府相關事情有王昌齡主持經手,他是不必親自去過問的。於是他就下令召見亓特勒,又讓謀臣蘇晉等人過來幫忙出謀劃策查漏補缺。

阿史那卓見薛崇訓在安排正事兒了,便說:「晉王要辦公事,我留在這里不方便,還是先回原來的住處罷。」

薛崇訓不以為然道:「亓特勒今日求見定是說暾欲谷部落歸降的事,雖然突厥人曾經是我的敵人,但我對待那些誠心歸服的人一向厚道。你是突厥公主,參與此事並無不妥。再說現在還搬去別處反而不好,留下便可。」

阿史那卓心道自己欲回避是不想見到亓特勒,但薛崇訓的話也提醒了她,她是突厥公主不能忘本,嫁到唐朝更應關心一下突厥人的事。於是她就答應了下來。

薛崇訓的中軍大帳周圍警戒森嚴,五十步內不能有閑雜人等隨意走動。不過亓特勒是獲准被召見的人,便很順利地到了帳門外,從里面出來的內侍官吏也大聲說:「他是王爺要見的人,讓他過來。解劍隨我進去。」

亓特勒取下掛在腰間的彎刀,擱在帳門的刀架上,指著帶子上的火石小刀等物道:「飾物要取下來么?」

「不必了,趕緊進去不要讓人久等。」官吏道。亓特勒是突厥人卻封了唐朝的官,主人早已變了,現在和唐軍將士才算自己人,加上薛崇訓曾經對他的功勞贊譽較高,大家平日也從不難為他。

一行人規規矩矩地進入大帳,只見正中擺著一張案後面坐著晉王薛崇訓,阿史那卓也光明正大地坐在他的一側,儼然有了些王妃的派頭。下面的凳子上有兩三個文官,靠近帳門這邊的兩側站著兩列未戴甲的武士,有點像家丁私武一樣的人,他們穿著布衣沒帶帽子,頭上梳著發髻用簡朴的發簪插|著,身上未見顯眼的兵器。而且薛崇訓也一身漢人士子一般的打扮,頭上戴著個襆頭……大概戰爭結束的緣故,連這中軍大帳中也不見兵甲,沒多少氣氛反倒像一個書堂。

亓特勒看了一眼阿史那卓,可阿史那卓的目光平視前方連正眼也不給一個,好像沒發現亓特勒這個人一樣。

「拜見晉王。」亓特勒抬起手臂放到胸上行了一禮。

薛崇訓顯得很隨和,淡然道:「給亓特勒端條凳子來,有什么事兒坐下說。」

亓特勒謝了一聲,到凳子上坐下卻半天沒有下文。薛崇訓納悶催道:「你本來是來說什么事的?」亓特勒拿眼睛向周圍看了一眼,支支吾吾沒說出句完整的話,這下薛崇訓明白了,當即就坦然道:「單說無妨,這幾位都是我的故交,公事沒有什么不能當著他們面說的。下面的那些人是薛府帶來的家仆,除了跟我出來時根本不出長安的,更別說和突厥那邊有什么關系,你不必擔心走漏消息。」

亓特勒這才只得開口沉聲道:「此次派遣來議和的突厥人中有我祖父的心腹,前幾天與我密會了。我的祖父突厥左賢王暾欲谷知道我為內應立功的事,擔心會被可汗知道殃及族人,故欲請朝廷安排暾欲谷部落內附,以保部落近萬帳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