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家宴(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604 字 2020-06-18

立節郡王薛崇簡是薛崇訓的親弟弟,一個爹媽生的,但關系並不親密,特別是立節郡王住到河東老家之後更是一年都難得見上一面。他在以前的政治斗|爭中站位錯誤,雖然太平公主比不上武則天一樣凶狠,沒把他逼上死路,卻在內心里對他十分疏遠了。皇室的親情和民間有些差別,不是什么錯誤都能容忍的,皇子因為對父母的權力構成威脅時被處死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兒。

親弟弟尚且如此,薛家的兩個妹妹就更和薛崇訓不怎么親密了,她們十三四歲出嫁之後,也是難得見上一面。武家的四個弟妹同樣如此,要不是太平公主在,薛崇訓是不是真會把他們當兄弟妹子也難說,連姓都不同。武則天政權失落之後,武家唯一能出現在宮廷廟堂的時期便是武三思那幾兄弟,不過是當時的李唐皇帝認為自己實力太淺,想拉攏一批盟友而已。而現在武家兄弟早已退出了權力場,掛著萌封的官職爵位享太平富貴,太平公主還在他們倒是沒有多少生活之憂;其實武家二兄弟和薛崇訓的私人關系也還不錯,顯然以前無意中給自己謀到了一處好退路。[]

至於武家的兩個女兒,薛崇訓甚至長什么樣都不太記得清楚了,畢竟女大十八變。而且她們和薛家妹子也有差別,這也是薛家妹子封了公主,她們仍封縣主的原因。

不過太平公主的兒女們能聚在一起向她問安,她看起來還是很高興的,只是還稱不上團聚,人沒齊。兒子也少一個,可能在太平公主眼里有這三個兒子就可以了,武家兄弟雖然沒幫上她的大忙,勝在聽話也算忠誠。當然薛崇訓對她最特別,母子倆是生死之間攜手過來的。

這確實是場家宴,除了薛李兩家的親戚,只有翰林院的幾個號稱名士的文官作陪,沒有外朝的大臣也無使節。不過座位上就分了高低秩序,和百姓家一家人圍坐在一張桌子上的光景大為不同,這些禮數大約也是造成皇室親情比較淡薄的原因之一。太平公主坐的台子上的座位,其他後輩都在殿中列席;薛崇訓也屬於後輩,但他是皇帝,家國天下的傳統使得他與兄弟姐妹們完全不同,也是和太平公主並排坐在中間的正位上,一旁坐的是皇後李妍兒。平輩的親戚要自稱臣,也可以跪拜,與對長輩的禮節相差無幾了。

本來大殿中嘻嘻哈哈的,薛崇訓一來坐上去之後,眾人便漸漸收斂。起先看起來武家二妹永和縣主是最活潑的一個女子,武家兄弟都和她玩笑,這會兒也安靜了許多。武家兄弟以前也和薛崇訓稱兄道弟關系比較熟,現在卻保持著恭敬的態度。

太平公主見狀也笑道:「看來大家不喜歡崇訓,你一來都不說話了。」

薛崇訓內心里也頓時有些失落,但他也不能隨意在家人面前輕浮玩笑,保持權威也是同等重要的。他說道:「大家來問母親安好,是來孝敬長輩的。我為兄長見他們都過得還好,也就無需多言了。」

兄弟姐妹們都一本正經地向上面拜道:「皆蒙皇兄之恩。」

就在這時武永和縣主笑道:「我有那么多嫂子,你可別冷落了哦,給妹妹生個侄兒抱抱呀……嫂嫂,咱們家的薛夏州怎么沒抱過來呢?」

這玩笑有點冷,大家都沒有起哄,也就是性子活潑一些的武永和這么說,而且也不見外,口上說著「咱們家」。李妍兒便搭腔道:「小夏在蓬萊宮讓奶娘帶著,我也想帶她過來的,姑婆說這邊太吵了就沒有。」李妍兒的性格是比較溫柔可愛的,雖然有時候要耍耍性子,但以權壓人的時候是沒有。眾人一聽她的話,都感覺比較親切,報以友善的目光。

薛崇訓聽見有人開始輕松地說家常,心下也產生些許欣慰,便好言對永和說道:「你們在宮多住幾日陪陪母親,妹妹喜歡夏州(他的女兒的名只有一個夏字,生下來就封了夏州公主,有時候也叫她夏州)明日到蓬萊宮陪她玩。」

他和氣地看著永和縣主,只見她圓圓的臉,估計還不到二十歲,但嫁了好幾年,已是當母親的人。

永和一臉高興,拍著手道:「好哇!哥哥記得么,我小時候你還抱著我玩多疼我,現在我當然疼侄女啦。」

這句話可能有點過於輕浮了,大家頓時忍不住都嘲笑她,不過帶著善意。這時一個女子的聲音酸溜溜地說道:「永和左一個哥哥右一個咱們家,說得你們武家倒比咱們親,皇兄成了你一個人的哥哥了。」

薛崇訓聞聲轉頭看去,只見是自家的小妹河中公主,很久沒見過了也還有點印象,到底是一個爹媽生的,面相上確實比武家的兄妹幾個更和薛崇訓相近,額頭光滑飽滿、眉毛濃、眼睛大而明亮、鼻梁較高,只是臉色不怎么紅潤。

其實河中公主對於薛崇訓來說照樣感覺很生疏,哪怕是親妹妹。不過他聽得妹子的話有些不太適合,心道是自家人罵兩句也沒事,總比讓武家的人心里產生不快好。他想罷便斥責道:「娘在這里,在場的兄弟姐妹都是自家的人,你怎能如此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