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後宮(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568 字 2020-06-18

因今夜無宴席,夜幕降臨之後就漸漸安靜下來了,要是遇到節氣或是有晚宴,在外面就能聽到絲竹管弦人聲鬧聲。而此時則一派美麗幽靜的景色,古典風格的建築在湖泊山樹之間分外漂亮。蓬萊殿各處都能看見宮女們成小隊地穿梭,她們在給路旁檐下的燈台放蠟燭,有的負責抬一張放滿了燭火的燈床,有的負責開罩放燭,一絲不苟地重復著每天的工作。此時的大明宮和明清宮廷不同,這里的宮女數量明顯多於宦官。因為宦官沒有被列入政治體系,不像後來從宮廷到地方都有許多宦官;此時的宦官除了低級的負責體力活的,就是內侍省那些管事的。大部分工作是宮女們在做,所以後宮的各處道路上常常能看見成群結隊提著燈籠的宮女,卻鮮見有宦官走動,南面含元殿到紫宸殿那邊的政務區域宦官要多點。

薛崇訓饒有興致地觀察了一會兒,他有時候確是喜歡干一些無聊的事讓精神放松,懂得休息的人才能在做事的時候保持精力。[]

晚上沒有宴席或晚會就沒有什么活動,電視電影什么的當然一概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宮里的娛樂活動就是干那事兒,男人還只有一個。不過他今晚不想去任何妃子那里,想一個人睡……這樣的好日子可能真不多了,上回死了個昭儀,太平公主就提起了侍寢的規矩。

如果按照前朝的規矩,薛崇訓就比較苦了:可不是翻牌子,皇帝根本沒得選,而且天天都要「耕耘」,大多數時候還不只一個。朝定有陪侍御寢的一定順序,按照月圓月缺來定。每月的前十五日為漸滿,後十五日為漸缺。所以從初一到十五就由地位低的輪到高的,十六到月底前則反由地位高的輪到低的。皇後及三夫人有優先權,九嬪以下則「九九而御」,即每九個人共同承恩一夜。

初一到初九是八十一御妻,每九人共享一夜;初十到十二是二十七世婦,每九人共享一夜;十三是九嬪;十四是三夫人;十五就是皇後獨享。同樣,十六也是皇後獨享;十七是三夫人;十八是九嬪;十九到二十一是二十七世婦,每九人共享一夜;二十二到三十則是八十一御妻,每九人共享一夜。整體就是皇後兩夜,三夫人兩夜,世婦六夜,御妻十八夜。

這樣的規矩對嬪妃而言是公平的分配,能稍微緩解一些後宮的矛盾。不過皇帝真要完全按規矩辦的話,有時候就是一晚御九個女人,就是鐵打的身體也遭不住啊。據薛崇訓所知,唐朝的皇帝都沒有這樣干過,規矩只是規矩而已,有的嬪妃被皇帝娶了好幾年還沒和皇帝合歡過。薛崇訓自認身體很好,也覺得真要這樣也熬不住,可能到頭來就是讓那些女人陪著睡覺而已,什么也干不成。

太平公主當時就提出繼承前朝制度,一則避免矛盾維持穩定、二則也好讓薛崇訓多搞靠譜的女人早日有繼承人。但薛崇訓當時就沒同意,真用那規矩還不如翻牌子;但太平公主也不同意翻牌子,助長陰謀詭計的規則。

最後沒談攏,因為嬪妃的職位也不滿額,這事兒就暫時擱置下來。薛崇訓登基之後,大明宮處於新舊交替之際,按理應該清理前任皇帝的嬪妃,給有兒女的妃子以安置、沒有生育的搬到離宮或寺廟,但是這里面又存在一個問題:有的女官是太平公主的舊黨,以前為她控制宮廷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果被弄走孤獨終老顯然太平公主本身也不太願意,但是她們名義上又是廢帝的女人,讓她們又換個男人顯然道理上說不過去。這也是太平公主掌權留下的後遺症,如果是正常政權交替,換了皇帝以前的嬪妃無論多么得寵都和新皇無關,直接就打入低谷。

現在的狀況是那些有品級的嬪妃女官大多數是李承寧的女人,因為投靠太平公主現在還管著事兒,只是在此之前沒有給薛崇訓侍寢。她們占著職位,自然就沒能選新的女人上去。

薛崇訓登基以來侍寢制度都是混亂的,大抵和在晉王府一樣,他想哪個妃子了就去哪兒,完全沒規矩可言。除了在大明宮才搞的一些他名字都記不住的女人,他自己帶進來的妻妾不過數人,皇後李妍兒,夫人程婷、杜心梅、宇文姬,嬪阿史那卓,還有個慕容嫣還在娘家。以前那些有名分的偏妃就封了嬪妃;沒名分的近侍現在還是近侍,薛崇訓讓她們呆自己寢宮左右陪伴,還有一個六詔使者送來的大蠻殘廢了,因為身份的關系太平公主不同意封品級,不過薛崇訓同情她死掉的同胞姐姐仍舊留在蓬萊殿養著,什么事也不做。

本來能決定後宮秩序的人應該是皇後,但太平公主太強勢,這些事兒都是她說了算,在後宮事務上她甚至比薛崇訓更有權威。太平公主那些女官舊黨不好安置,她估計也難辦,薛崇訓樂得如此混亂,這樣就不用被迫做種馬了。不過漸漸地總會有一個規矩,那時候就沒現在這么逍遙了。

宮廷里其實就是這么死板的,各種關系和規矩,實在不是什么談情說愛風花雪月的地兒。薛崇訓覺得美女雖多,總的來說卻感覺死氣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