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巫術(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582 字 2020-06-18

漫山的契丹兵如狼似虎地撲將下來,凶悍之勢猶如大群惡狼,哪里還有半點贏弱之象?許多人裝備有鐵盔、面具及各型盔甲,有的應該是從中原購置的看起來與漢人地方鎮兵的裝備無異,也有的髡發、左衽,沒穿盔甲只穿著圓領窄袖衣服手提利器飛奔而至。東西兩邊很快就殺聲震天,刀光劍影血肉橫飛。

沖近的敵兵看上去個個凶狠,陣仗就像晉兵與他們有殺父之仇,東北夷兵的凶悍之風較吐蕃高原鐵騎只多不少。

此時的遼東地區還沒有如何開發,無論是生存環境還是律法治理都十分惡劣,東夷漢子信奉弱肉強食,為了爭奪生存空間你死我活的廝殺猶如家常便飯一般,環境造就了他們的勇力。此時漢人的軍隊沒有任何借口便堂而皇之地出動,契丹等族當然不會相信「文明」之地的漢人是去拯救他們的,被奪去勢力范圍的唯一結果就是被更加凶殘地掠奪壓榨。選擇只有兩個,要么被奪去土地遷徙到更苦寒的北方要么拼命。

戰斗進行得非常慘烈,地面上的屍體不斷增加。晉兵也不是吃素的,他們號稱精兵不是浪得虛名,無論在裝備上和訓練上都達到了這個時代的頂峰水准。而且這場戰爭根本沒有雙方都認可的正邪之分,漢人還覺得自己在進行正義的征伐,舉族上到官僚士大夫下到黎民百姓,都想占有任何可以耕作的土地,對於統治者來說,更大的地盤意味著更多長久的利益。而且開疆辟土在人們的價值里從來都是正義和榮耀的象征。

杜暹居於中軍,沉著地下達一個個軍令。此時此刻的命令無法更多地論證,只能憑借經驗和直覺臨時判斷,部下也不能去計較對錯,唯一應該干的事就是執行。

「報!公冶誠部在北部遭到攻擊,為防合圍已向中軍撤退靠攏。」一騎奔來大聲稟報。

杜暹道:「准其人馬入陣,幽州軍備戰。」

又有人來報:「左明光軍攻擊南部高地不利,敵兵擁堵在山前以圓木箭矢阻擊,將士無法沖上去,將軍請命暫緩進攻。」

杜暹怒道:「不奪取南邊高地,難道要東西兩軍從斜坡上仰攻敵兵?傳令左軍將軍,不論用什么法子也得上去,否則提頭來見!」

契丹及奚聯兵的伏兵突襲圍攻到現在已近一個時辰了,兩面夾擊但晉軍陣腳未動,看樣子短時間內難分勝負。杜暹對五軍戰斗力有自信,才有意圖反攻。

不料過得一會又有傳令兵來報,負責後翼進攻南山坡的將軍中流矢陣亡,杜暹只得傳令副將暫領左軍,讓攻擊的人馬暫時退下來修整。

胡兵自兩翼居高臨下反復沖殺,戰至旁晚終不能破陣。晉軍輪換廝殺,因天氣悶熱各軍都已疲憊不堪,好在太陽下山了敵兵的攻勢漸漸減緩最終撤回山上。因人馬疲敝又是仰攻,杜暹也沒有下令軍隊反擊,戰場上漸漸消停下來。

天色漸暗,人們用車輛圍成兵營,因找不到足夠的柴薪,只得吃了些干糧喝了些涼水充飢。有軍士挖地三尺撅水而不得,部將紛紛建議次日一早就應該發動攻勢,不能再困守在山谷中。

氣溫很高,雙方戰死的屍體在太陽下曬了一下午就開始有腐|爛的跡象,晚間一下涼空氣中就隱隱能聞到一股子怪味兒。人們害怕引發瘟疫,遂收屍點火焚|燒。屍骸在火光濃煙中化為灰燼,將永遠埋藏在異地他鄉,將領們點香潑酒燒了一些紙錢算是告慰勇士在天之靈。

及至天明,杜暹觀南邊谷口的高地上胡兵擠作一團堵在那里,人馬十分密集,遂下令將四門大炮拉到後軍對著上坡上擺開。這時熱兵器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不僅胡人沒有什么動靜,連晉軍這邊也對大炮不報什么希望。因為高地上的大路距離約二里地,晉兵在這么遠的地方搗鼓幾輛大車,胡人也沒感受到有什么威脅。

炮工科官吏們忙活著對炮表調整高度,軍士們稱火葯開始填葯了,又有人抬著鉛鑄的實心炮丸上來。天剛剛亮,敵兵還沒有開始第一輪進攻;晉軍也沒更多的動靜,只在那里搗鼓幾門鐵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