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審理(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504 字 2020-06-18

茶館事件的出資人、政事堂堂後官賈煥及幾個在京師的家人被一並拿到內廠監獄審問,他本人拒不承認與賈家及岳父崔家有關系;但他的兒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牽涉崔家的供狀上畫了押。宇文孝得過皇帝的口諭,再無顧忌,直接又將郎中崔明善一家逮捕。

好在宇文孝辦事還算老練,賈氏那邊只抓了當事賈煥一家,並沒有動其他人、特別是欽天監賈膺福。賈膺福可不是隨便能動的人,早在太平公主的哥哥李旦還在做皇帝的時候,就投靠了太平黨。當時正巧出現了彗星,這是難得一見的凶兆,俗稱掃把星,賈膺福作為欽天監在皇帝面前暗示太子想取而代之,意欲幫助太平公主對付李隆基。雖然最後這事兒弄巧成拙,但賈膺福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站隊是絕對正確的。如今太平公主一脈大權在握,肯定不會輕易動這些以前的舊人。

賈膺福也知趣,現在他自己都可能脫不了干系,沒想著去通關系游說幫助賈煥家。連本族做大官的人都袖手旁觀,就別說其他人了,風口上趕緊躲到上位者的視線之外方是明智之舉。

賈煥家的一個忠實老仆總算見著了賈膺福,見面就大哭,一個勁磕頭哀求,賈膺福看在同宗的面子上才好言寬慰幾句打發了。然後他的老婆提醒他可以去見太平公主試試,但被他斷然拒絕了。這兩年賈膺福看得明白,這種薛崇訓親自要辦的事,太平公主是不會輕易和兒子唱對台戲的。賈膺福也不願意把自個牽連進去,只是在家人面前正言罵賈煥:「不知時務,他而今還要和滑州崔氏攪一塊兒,能怪誰?」

事到如今,崔郎中和賈煥兩家的狀況已顯得十分不妙。士族之間通過聯姻等方式結盟,但也不是完全之策,不然武則天的時候也不會死那么多人。

此案是欽案,審理的人是刑部尚書、御史中丞、內廠令,對於內廠令官場上的人還沒什么概念,但宰相和御史中丞卻讓人們感覺分量十足,因此案子也變得嚴重起來。刑部尚書蕭至忠那是真正從官場上靠實力走過來的,李宓雖然有被破格提拔的原因也是真正走仕途的官僚,他們比較遵守規則,一合計就覺得這事兒十分棘手。詆毀皇帝真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蕭至忠更是參與了「慎用刑律、收攏人心」的國策制定,如果按照他的看法,這種事兒大可以象征地懲罰一下表明是非黑白了事。

宇文孝因為和宦官張肖等內廷的人混得熟,知道內情,在內部商議案情就一直持嚴懲意見:「今上非常憤怒,親傳口諭『連夜將賈煥及其幕後主使者捉拿下獄!』如果蒙混過關,豈不辜負了今上的信任?」

內廠令,這官職在以前是根本沒有的,根本上不了台面。但蕭至忠對宇文孝十分客氣,不為別的,就因為他的女兒是三夫人之一。蕭至忠問道:「那依宇文公之見,該如何處置才算妥當?」

宇文孝那張平常朴素的老農臉忽然閃過一絲陰狠之色,舉起一只手掌向下一劈做個動作:「不殺人,難消今上心頭之憤。將賈煥及幕後主使者崔明善定為居心叵測圖謀不軌之罪,滿門殺了以絕後患!」

蕭至忠和李宓頓時面面相覷,蕭至忠皺眉道:「這樣是不是司典太重了?」

「重不重不用咱們操心,反正審完之後得上奏章讓今上御批,如果今上批復,就證明根本不重。」宇文孝淡定地說道,「若是今上駁回奏章,那便是重了。重審一邊就是,這有什么關系?咱們怒今上之所怒,典至重,今上絕不會怪罪我們。」

其實宇文孝對賈煥是沒什么成見,卻私自想置崔郎中於死地。那個郎中崔明善和宇文孝基本沒什么來往,是如何結怨的?其實崔家根本沒有做過得罪宇文孝的事,只因以前崔日用被滅門的那件事是宇文孝從中催促武將殷辭干下的,如果不是宇文孝在場或許殷辭還下不了手將一家老幼幾百口人全給殺了。這事兒最後是算到薛崇訓頭上的,因為他當時是整個東征軍的老大;但宇文孝認為有可能此中的來龍去脈泄漏出去了,崔家會仇恨他。

誰有可能惦記著自己,先下手置之死地而後快,是宇文孝一直信奉的處事原則,也是在江洋黑道上歷練出來的狠勁。所以明明是他自己對不起崔家,不僅沒有愧疚之心,反而視若死敵。

宇文孝又道:「崔明善這類人早就該被清除出官府,不知怎么之前還在尚書省當著官,諸位都不體諒聖意的么?崔日用當初是李隆基一黨,後來又聯絡李隆基造反想卷土重來,因此被滅門。崔明善此人是滑州崔氏一族,諸位這么想想,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