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鳳入巴蜀(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鏡照萬界最新章節!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贊賞!

ps:求推薦,求收藏!感謝『合而歸一』的打賞!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有成都之名。

策天鳳走在這繁華街頭思緒卻不在此間,那日趕回竟陵以後他與高大星順流而走開動鐵甲飛艦的全速,急急回到了江都。

隨後策天鳳早來了墨家麾下的治理官員與墨家軍方的頭領,交代了一系列的事情,甚至將很多事情的進行速度加到了最快,一下子墨家這具龐大的機械開動到了最大,這也讓不少有心的勢力開始暗暗戒備,不知道這個已經占據大半壁南方的勢力又將有何動作。

安排好了墨家勢力的下一步行動之後,策天鳳將高大星留在了江都讓墨家學宮的師者們繼續教授她武學文藝,自己又獨身離開來到了西南的成都探查一番西南霍亂之源。

成都亦是數百年的古城了,戰國時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秋,秦王派大夫張儀、司馬錯率大軍伐蜀,吞並後置蜀郡,以成都為郡治。

翌年秦王接受張儀建議,修築成都縣城。

縱觀歷代建城,或憑山險,或占水利,只有成都既無險阻可恃,更無舟楫之利。且城址在平原低窪地方,潮濕多雨,附近更多沼澤,惟靠人力來改善。

為了築城,蜀人曾在四周大量挖土,取土之地形成大池,著名的有城西的柳池,西北的天井池、城北的洗墨池、萬歲池和城東的千歲池,既可灌溉良田,養魚為糧,更可在戰時作東、西、北三面的天然屏障。加上由秦昭王時蜀守李冰建成的都江堰,形成一個獨特的水利系統,一舉解成都平原水澇之禍、灌溉和航運的三大難題。

成都本城周長十二里,牆高七丈,分太城和少城兩部份。太城在東,乃廣七里;少城在西,不足五里。

隋初,成都為益州總管府,旋改為蜀郡。

大城為郡治機構所在,民眾聚居的地方,是政治的中心,少城主要是商業區,最有名的是南市,百工技藝、富商巨賈、販夫走卒,均於此經營作業和安居。

而此時的蜀郡,正在川幫,獨尊堡與巴盟三個勢力的管轄之下,原來隨著楊廣漸漸昏庸,隋政解體,這三方勢力某日在一處密談定下了決定蜀地命運的事項。

那就是決定保留原有舊隋遺下來的官員和政體,改蜀郡為益州,以示新舊之別,由三大勢力為新政撐腰,不稱王不稱霸,等待明主的出現。

聽傳言說道此事是有「武林判官」之稱的解暉一力促成,可見此人卓有見地,知道四川受山水之險所阻,兼且民風淳朴,熱愛自給自足的生活,偏安有望,卻是無緣爭霸。

只不過這一手本來是慈航靜齋為了李閥南下打開通路所布置的暗手,卻因為墨家在南方的異軍突起而開始有了異動,不少巴蜀勢力認為現在墨家可以說是當今最為龐大的勢力了,而且墨家治下人人平等,崇尚實力發揚人道道德,對於巴蜀這種少數民族混雜的勢力來說有著天然的吸引力。

不過是因為一個是背後有宋閥按兵不動沒有表露意向,另外一個是解暉暗地里游說才沒有做出巴蜀舉郡相投的事情,不過也因此巴蜀不少人暗地里與墨家接觸,墨家的勢力也滲入了巴蜀多矣。

而此時策天鳳正仔細分析著曹應龍送來的訊息背後的信息,西南有亂,突厥開始動作了是很明顯的表面信息,但是讓曹應龍送信息過來明顯還有別的用意,四大寇盡滅表示邪王已經對魔門內部的清理差不多了,開始處理魔門外圍勢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