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風雨飄搖的邊疆和特供卷的發行(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紅色商人降臨1949最新章節!

事實上,當時的中國不是鍵盤政治家成天掛在嘴上的藏南,外蒙這兩個問題,而是新疆,西藏,內蒙都同時出現了分離主義的傾向.

在新疆的問題上

1930年代和1940年代,蘇聯多次試圖吞並新疆地區,將其改為「東突厥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為此扶植了很多新疆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團體,並積極尋找在新疆的代理人。

1934年,由於盛世才奉行親蘇政策,在他當選新疆省主席後,借助蘇聯的力量驅逐南疆張培元、北疆馬仲英,成為名副其實的「新疆王」。

1942年,盛世才懷疑蘇聯企圖推翻新疆省政府,分裂中國以建立蘇維埃政權,便與蘇聯決裂,轉向國民黨靠攏。1943年1月,盛世才奉國民政府之令,要求蘇聯撤出新疆駐軍及其機關,遭蘇方指為「非法且仇視的行為」。

1944年,蔣介石將統治新疆達十年的盛世才調離新疆,赴重慶任農林部長,改派吳忠信任新疆省長。盛世才離疆後,新疆出現權力真空,盛時期新疆民族問題以及與蘇聯關系的惡化由之而曝露,新疆境內的少數民族開始爆發暴亂。

1944年4月,在蘇聯駐伊寧領事館的支持和幫助下,「伊寧解放組織」成立,主席為蘇聯籍烏茲別克人艾力汗?吐烈。

1944年8月,蘇聯韃靼族僑民帕提赫?莫里斯莫夫組織鞏哈游擊隊,發起「鞏哈暴動」。

1944年10月7日,游擊隊攻占鞏哈縣城,伊寧駐軍主力1600人調往鞏哈平亂。蘇聯僑民鐵伊?伊凡諾維奇?列斯肯在果子溝組織游擊隊,形成戰略呼應。

1944年11月6日,在得到蘇聯駐伊寧領事館的幫助下,蘇聯軍官阿列克山德洛夫率軍從霍爾果斯潛入伊寧,同「伊寧解放組織」組成軍事指揮部。同日,列斯肯占領蘆草溝,切斷迪伊公路。

1944年11月7日,伊寧事變爆發,外有鞏哈游擊隊進攻,內有蘇聯紅軍和武裝人員呼應,駐軍中少數民族士兵嘩變。

1944年11月9日,伊寧駐軍負責人曹日靈電告朱紹良內有:「名為剿匪,實為國際戰爭」、「市區土匪全為歸化人及塔塔爾族,以其領事館作根據地,所獲武器系蘇聯制造」。

1944年11月10日,伊寧全城被攻占,守軍殘部及漢族官員、平民約8000人撤至城郊機場及艾林巴克、鬼王廟兩處高地,等待救援。

1944年11月12日,「伊寧解放組織」召開大會,宣布成立「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臨時政府,主席為艾力汗?吐烈,副主席有包爾漢等。

1945年1月5日,艾力汗?吐烈宣布「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脫離中華民國而獨立。

1945年2月1日,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民族軍攻占艾林巴克。7月31日,攻占塔城。

1945年期間,國民政府屢次與支持叛亂的蘇聯政府交涉。1945年7月5日,蔣介石在一次中蘇會談上提出:「蘇聯政府如果能保證中國對東北和新疆的領土和行政主權,對中共和新疆變亂不再作任何支援,中國政府才考慮蘇聯有關外蒙的要求」。會後宋子文繼續與蘇聯談判。斯大林表示,無論延安、新疆均服從蔣委員長的領導,蘇聯只支持國民政府,可以根據中國政府的要求發表聲明,並答應宋子文關於制止從蘇聯往新疆偷運武器的要求。

其後,《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緊接著在1945年9月,蘇方代表莫洛托夫與中方代表王世傑在倫敦就「新疆伊犁事件」磋商時表示這個事件是臨時現象,不久就可以平息。在得到蘇聯的保證後,蔣介石開始在公開場合表示「願意和平地解決新疆問題」。

1945年10月,雙方同意派代表赴迪化進行談判。南京方面派出了張治中,三區派出了等人組成的代表團。蘇聯亦派出一位代表。經過半年的談判後,最終在1946年4月制定了十一條和平條款,取消了「東突厥斯坦共和國」的名稱,恢復伊犁、塔城、阿山三個專區的建制,後成立新疆省民主聯合政府。三區臨時政府高層中的一部分封建勢力、宗教人士和泛突厥人士被清除出領導層聯合政府的核心改由從親蘇派組成,此後蘇聯仍試圖控制新疆地區,國民黨軍隊與三區軍隊隔瑪納斯河而武裝對峙。直到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整個新疆才完全統一,三區軍隊改編成中國人民解放軍」。

而同時的內蒙1945年,蘇軍出兵東北後,占領內蒙,在蘇軍的卵翼下,東蒙和西蒙分別成立了政府,這兩個政府都發表了獨立宣言,都正式宣布脫離中國獨立。國民政府鞭長莫及,中共對蘇聯因為種種原因,也是不能武力解決,很棘手。這時雲澤為中共解決了大難題。雲澤以他深厚的蘇聯背景(他是象王明那樣一手由蘇聯培養起來的蒙族干部),加入西蒙政府,通過方方面面的活動,在主席選舉中,雲澤成了主席!雲澤就職後,就做方方面面的工作,不久後就宣布取消獨立,既讓中共和平解決了問題,又不使中蘇為此而翻臉。解決了西蒙問題,雲澤由到東蒙的獨立政府,與政府負責人進行了艱苦的談判,經過軟硬兼施,哈對方終於答應取消政府,東蒙和西蒙組成統一的中國架構下的自治政府。所以才有1947年就成立的內蒙古自治區,內蒙自治區是在建國前就成立了的。

而西藏的情況更是復雜,當時的西藏有印度的商站,駐軍——甚至部分通用印度的貨幣.事實上,印度在中印戰爭中認為自己退出西藏,對中國有恩。才有對中國堅決的自衛反擊極為驚訝的事情.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氣,毛主席時代的中國,邊疆都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絕對不是某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疼,拿不回藏南,外蒙那么就是如何如何沒用那樣.所以說句實在的,這個時候想外蒙回歸,在難度上比大躍進不靠譜多了——大約只比畝產萬斤差一點.

同時也看得出來,蘇聯當時對中國的滲透之深,而由於中蘇邊界的邊疆很長,如果象某些人意淫的那樣,建國後一邊倒向美國,那么沒有核武器讓蘇聯投鼠忌器的中國的邊疆區就不可避免的讓蘇聯大幅度侵占,成為兩國的緩沖——別以為蔣介石無緣無故對蘇聯退讓是腦子有病——那就是倒像美國之後,中國付出的必然代價.

何況就是美國接受了中國的投入,沒有工業基礎也是空中樓閣,南斯拉夫也挺親西方,下場如何?

因為美國人援助不會直接給東西的,他們會給你一筆很大的低息貸款然後指定你去美國采購。而且還是產業鏈的一環而不是全部,這樣就不會威脅美國地位了。和後來大規模的產業轉移完全是兩回事.

蘇聯對中國援助可不僅是幾個工廠的設備而是從教育,科研,到工業技術,各種配套規劃甚至城市下水道設計這些工業社會一整套的東西,後來蘇聯援助其他國家的時候就學精了,基本上跟西方和我們今天承接外國工程差不多,建好工廠,培訓完人員,交鑰匙完工,最多留幾個技術顧問,然後加入蘇聯的產業鏈條——成為經互會產業鏈的一部分.

所以說,蘇聯當時對中國的援助是非常特殊的,當然也不代表我們中國如何虧欠他們,朝鮮戰爭作為蘇聯對中國援助的杠桿已經說明了武裝起來的中國人力量的強大,完全能在美蘇之間作為平衡的郵碼.

抱歉又貼了資料,可是很多事情不貼資料說不清楚的——畢竟我這是合理文,不把這些常識普及一下,後來主席贖回外蒙的艱難很多人也就難以理解——而且我在這里劇透一下,主角因為贖回外蒙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最後吐糟一下,別以為貼資料就不是勞動了,為了避免一些莫名其妙的河蟹問題,我改了十幾次,用了兩個多小時——比碼字速度還慢.